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2024-06-053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56页,例1、例2、例3、例4,练习十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等认识人民币。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

  人民币学具、硬币、课件

  教学过程:

  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认一认

  (1)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可以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2)看书53页的例1,认识更多的人民币。

  (3)认真观察观察人民币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三、自我探究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欢的方法给人民币分分类。

  按质地分

  按单位分

  2、换一换

  (1)换钱游戏:(有小组内换一换)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1元=______角 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钱,另一人拿等值的钱交换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找出多种方法并优选出最简便的)。 提示: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另外 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四、课堂测评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9元=( )角

  80角=( )元

  1元=( )张2角

  1元=( )个5角

  5角=( )张1角和( )张2角

  3、完成48页做一做2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针对性作业

  课本第55页第2、3、4、5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

  ①纸币、硬币。

  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力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

  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电脑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

  [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c.归纳整理。

  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吗?”

  学生可能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可能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细分。

  师:“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有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种。谁可以帮助老师?”

  学生进行介绍。

  2.人民币兑换。

  [这次活动中,引导学生由动手而动脑,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注意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并逐步脱离操作,进行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课件同时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块橡皮吧!’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他?”

  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

  师:板书 1角=10分

  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书 1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 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 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在这一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使静态的内容成为动态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应用

  1.兑换游戏。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略。)

  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捐给希望工程等。

  师:“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名取8角钱。

  [在这一应用环节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P46-P48例1、例2。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开放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教学,倡导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设计基调定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懂得兑换人民币。

  能力目标: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若干套;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文具若干。

  【教学设计】: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电脑出示主题图:用钱购物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呢?

  师:世界各国的钱有不同的名字,小精灵明明要带我们去看一看,大家说好不好?如:美国的钱叫美元,(展示美元图);日本的钱叫日元,(展示日元图);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钱呢?

  生:澳大利亚的钱叫澳元;香港的钱叫港元;……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人民币?(买玩具、买车票……)

  归纳引入:人民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请打开书本P46-47。

  (设计意图:课的开头用电脑演示太空拍摄的世界地图,让学生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钱有不同的名字,使学生从世界钱币的角度认识了人民币。这样的情境既有趣又不失知识性,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精神高度集中。)

  二、快乐学习,认识新知。

  (一)认识1元、5角、2分

  1、自主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1)请看P47,出示整套人民币。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的面额有这么多种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2)小组合作

  师:请四人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倒出来,(内含1角、2角、5角、1元、2分、1分、5分若干),每位同学从中选出你认识的人民币跟同伴说说面值是多少。说完了放回信封里,比一比哪个组的动作最快。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人人参与,把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在这里课中设置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面值1元的人民币

  (1)你们这么快就认出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真棒,能告诉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巧办法来判断的?(图案、字样、颜色、数字、大小)

  (2)电脑演示1元的正面和和反面,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两张1元,仔细观察它的正面和和反面,互相讨论,1元有什么特点?

  (3)汇报:四人小组到电脑前指着屏幕说(主要是汉字表示的面值,颜色、数字、两个少数民族女同胞头像,国徽)

  (4)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我们爱护人民币,就表示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爱护人民币呢?(不乱涂乱画乱折)

  (5)咱们人民币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图案,每一种图案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下课后,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小伙伴或老师,好不好?

  (设计意图:仍然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学生普遍地动脑、动手,广泛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并习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电脑上演示5角和2分

  (1)你们认识这两张人民币吗?你是怎样认出来的?(根据数字、单位、颜色等)

  (2)通过看数字和单位,同学们很快认出了这两张人民币,就是说看人民币最主要看的是什么?(板书:最主要看数字和单位)

  (3)人民币的单位就是:元、角、分。

  (4)人民币上主要的数字有下面这些:这个“壹”字,你们见过吗?这个是咱们汉字“一”的大写,它也表示数量“1”。

  (5)在人民币上,咱们还能看到下面这些汉字:贰、伍、拾、佰。认识的同学请大声读出来。(边读边板写黑板上)在人民币上,这些汉字在人民币的哪个位置呢?(演示:贰圆、伍圆、拾圆、和壹佰圆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

  (二)认识全套人民币

  师:不同的数字配上不同的单位就组成了各种人民币了的面值了。请大家来看看老师手中的人民币面值是多少?知道的同学站起来回答。

  师及时表扬:你们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以1元、5角、2分为例,抽象出人民币的主要数字和单位,强调认知方法:不同的数字配上不同的单位就组成各种人民币,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并轻松认识了整套人民币)

  (三)质疑

  同学们请看书P4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如:

  A、为什么有斜线?

  B、为什么人民币的颜色不同?

  C、为什么有的.有国徽有的没有?

  D、为什么有的有毛主席像有的没有?(新版和旧版)

  E、为什么没有60元、70元?

  (四)、游戏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人民币的游戏,屏幕上的人民币只看到一角,你能猜出它的面值是多少吗?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学生上课已有15-20分钟,该让学生轻松轻松,故我选择让学生猜人民币,既联系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时复习巩固,又可以活跃身心。)

  三、闯关练习,渗透新知。

  第一关

  教学1元=10角

  (1)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老师听说动物园来了一只大狮子,我们一起去参观好不好?(好)现在出发,呜......动物园到了。

  演示:动物园门口,门票每人1元。

  (2)你能从信封中拿出1元来吗?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钱倒出来,看那个小组的拿法最多,最与众不同!

  (3)小组展示:为什么这样拿?还有不同拿法吗?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不同拿法,但老师看到有一点是相同的,凑够10角,就是1元。电脑演示:

  (4)老师板书:1元10角,请同学们把这条式子补充完整,齐读。

  (5)电脑演示过关图,开门进入动物园。

  (设计意图: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思想之一,今天,我们倡导“用教材”,而不只是“教教材”。而在这一环节中,我把例题和练习题大胆整合,既把同一层次的几道练习同时解决,又突出1元=10角,并为后面的购物游戏赢得了时间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5篇)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56页,例1、例2、例3、例4,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