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0的认识》教案
数学《0的认识》教案(精选16篇)
数学《0的认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纸盒若干。
2、糖果、扑克牌等若干,0~5带粘贴数字卡片。
3、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师幼问好,手指游戏"打枪"二、了解吗"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幅有趣的图片。
(PPT第3、4页)听小鸟在做什么呢?小鸟在树上愉快的唱着歌儿。忽然,"嘣"的一声,猎人开枪。小鸟都飞走了。
(1)树上有几只小鸟在唱歌?用数字几表示?
(2)树上没有小鸟用数字几表示呀?
2、PPT第5、6页。
(1)水果篮里有什么水果?一共几个呢?
(2)你最爱吃什么水果呢?一个一个吃,直到吃完没有了。
(3)水果没吃的时候共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吃完没有了用数字几表示?
教师小结:没有了,吃完了……我们用数字"0"表示。
三、游戏:猜一猜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盒子。
教师展示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盒子,里面分别装有3个棒棒糖,2张扑克牌和0个物品。
请小朋友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盒子里面是否有东西,并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贴在盒子上。
请全班小朋友也照着样对桌面上的盒子也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提问部分小朋友。
教师小结:盒子里有3个棒棒糖我们用数字3表示,2张扑克牌我们用2表示,盒子里没有东西我们用数字0表示。
四、说说"0"的形状像什么?(PPT第8、9、10页)数字宝宝"0"像什么呢?引导幼儿说说像:鸡蛋、橄榄球、像椭圆形、像眼睛片......
五、"0"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1、"0"可以表示起点。
播放课件: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一把直尺)在直尺上找找"0"在哪个位置?(直尺的左端)0右边的第一个数是几?(是1)0在这里起的是起点的作用。
2、"0"可以表示界限播放课件:温度计当温度为0摄氏度时,冰和水可以同时存在,并且这个时候水不会变成冰,冰不会变成水。
当温度上升高于0摄氏度时,冰会融化成水,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还会升华成水蒸气。
当温度下降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结成冰。
0在这里起的是"界限"的作用数字宝宝"0"随处可见,比如:手机、电话机、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等等。在不同地方存在着不同的意思。
活动结束: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0","0"宝宝还有许多本领呢,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教学反思
认识“0”是大班幼儿所需掌握的数学内容,这次活动我首先通过游戏引出“0”,然后通过引导幼儿感知“0”的实际意义以及“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最后通过操作“0”等活动环节,让幼儿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孩子非常喜欢这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处于积极的主动状态。活动结束,我认真总结了活动过程的成功与不足。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要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活动开始,我首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幼儿发现“0”就是表示设有,并在在幼儿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0的认识,让幼儿发表自己对于0的认识。在让幼儿说自己对0的认识时,我发现幼儿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幼儿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电话机上,手机上,书本上,门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孩子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也许学生就会有了“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活动中,我还会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幼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自己发现、探究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引导幼儿发现“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时,我通过讲述《有趣的0》的故事,让幼儿发现“0”虽然表示没有,但在和数字组合成另一个数字时是不可以缺少的。最后通过操作“0”的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0”站在数字朋友的后面能使数字变大。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操作活动十分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以来可以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活动最后一环节中是让孩子们操作“0”,在“0”的帮助下让数字变大,孩子们操作的比较好,但在教师最后讲评中,教师只找出变得最大的数字并表扬了这些孩子,其他孩子变的数字就没有讲评,就如孩子把“0”放在了数字的前面,这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我应该怎样向孩子们解释呢?我就这样结束了整个活动,整个活动就好像缺少点什么?就是向孩子解释的过程。数学中的概念首先老师一定要理解清楚否则就会误导了孩子。还有在情境游戏中自己没能完全融入角色中,在这一些环节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
数学《0的认识》教案 篇2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努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例1从小白兔采蘑菇引入0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例2通过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明白“没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认识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并认识已学过的数的排列顺序。接着教学0的写法。“想想做做”一方面巩固0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四、学习者分析
这虽是学生初入学的第三课,但在生活实践中他们对“0”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0”的经验,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教师选择有趣的话题,让孩子们在动中完成学习。经历了观察—“眼”动,操作—“手动,讨论—”嘴“动多种感官参与,一人动,同桌动,小组动,在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主动完成学习。
六、本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格尺等也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教学例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四、全课总结
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3(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歌
数学《0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熟悉0-5的数序。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力、探究能力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几种含义,学会书写0。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几种含义。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个新教室里,你发现了那些数学知识)
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今天,郭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见数字王国里的一位特殊宝宝。猜猜看,他会是谁呢?(书写0),认识他的小朋友请举手。和他打声招呼吧,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他的老朋友了,那你觉得他像谁呀?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直接导入,引出0唤起学生对0的记忆,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的学习。)
二、引导——探究
(一)0的写法
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知道0要怎么写吗?好,请上来写(强调: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写成椭圆型。)
闭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样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个“0”。究竟谁写的最漂亮呢,咱们把他写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谁是咱们一(1)班的书法家,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闭眼想0到写0,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0的样子,会正确书写0)
(二)0的含义:
1、表示没有
师:已经和0成老朋友了。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学生发言。)
师:对,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猜一猜,郭老师盒子里有几枚硬币?
师:当一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字。
师: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师生互说-同桌说)
①黑板上有3个0,都檫了还有个0。
②请两个小朋友上台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回去了现在讲台上还有几位小朋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说说做做动动猜猜,使学生从表象到抽象,深刻感知了0的一个含义——没有)
2、表示起点
师:当什么也没有时,用0表示。那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谁的前面?这时0表示什么?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这长度越长,直尺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量东西的,这时0就表示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100米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让两个小朋友表演)
①你能填尺子上的数吗?
师:0在数字队伍里排哪里?为什么排在最前面?
排队歌:6个数字来排队
从小到大排一排:0、1、2、3、4、5
从大到小排一排:5、4、3、2、1、0
3、表示分界线
师: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他。
出示温度计,也有0,越往上越,越往下越。
说说对0度气温的感受
师:0不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和温度的分界线。
0还有许多作用,等着我们小朋友们去研究和发现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活动,通过学生的找、说、猜、做,利用身边的物让学生充分感知0的含义。)
三、游戏——加深
现在,你们和0是不是已经成为好朋友了?那么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好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
1、猜一猜:
①我是一个数,排队排第一,你说我是谁?
②我排3的后面又排5的前面,请你猜猜我是谁?
③今天,郭老师带了3个气球,可一不小心3个气球都飞走了,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这时郭老师只剩下了我。你猜我是谁?
2、你的桌上几本书,好,郭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桌上有0本书,做一做。
4、做手势猜数字(师生做——同桌做)
(设计意图:在活动游戏中巩固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激励:
今天,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
把你今天发现的0的小秘密去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猜一猜、做一做,好吗?
(设计意图:布置的亲子游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校学到的知识向家长说,还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反思:从教学过程看,这节课的亮点: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基本上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品尝了数学的生活味。
2、运用多种活动,动中学,学中动,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运用多种感官使学生从对0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不足: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距离。
1、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的语言还不够精炼,以至于在三次不同的问题中,学生却重复着相同的问题:
①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
②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③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朋友,当遇到什么情况时,他就会出现啊?我想表达不同的意思,但是表述出来的却是相同的意思。给人感觉在重复着上相同的内容。
2、在教学活动着我没能很好的与学生的思维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一些精彩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
3、课堂环节的处置上还不够和谐。
4、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上课过程语速太快。
数学《0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0的含义。
2.、规范0的写法,让幼儿能够正确地书写0。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幼儿对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让幼儿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
规范0的写法,能够正确地书写0.
教学准备:
ppt课件、实物、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宝宝了,下面老师出示卡片,请看卡片上是几就拍几下手掌。
(二)情境引入
(1)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0表示没有
1.师: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生:小猴,吃桃。小猴子发现了一盘桃子,可高兴了,看,盘子里面有几个桃子呀?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2)小猴子肚子饿了,吃掉了一个桃子,还有几个?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小结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2.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哥哥手里有几个气球?哥哥不小心松开了手,2个气球都飞走了,那现在他的手里还有气球吗?没有气球了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3.笑脸
小结:“0”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像之前的例子一样。
4.师:小朋友们认识了数字“0”,那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0”?
(三)故事导入书写“0”
1.有一天呀!毛毛虫要和它的好朋友进行田字格赛跑,它要经过这几个地方(上线、左线、下线、竖中线)毛毛虫从上线起点开始,向左跑经过左线,到达下线,中途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跑,最后到达竖中线,然后回到了起点的位置上线。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毛毛虫在田字格赛跑中的路线像数字几呢?
2.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0。你能说说0像什么样吗?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的0像圆圈吗?(有点像)
0没有那么圆,有一点长,有一点扁,像个椭圆。
师: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给数字宝宝0编了一个儿歌,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的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把它写的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想知道0到底怎么写吗?写的时候要注意:在上线偏右的地方碰线,在下格左线的中点处开始转弯,在下线偏右的地方碰线,起笔在上格右线的中点。(从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画弧,虚线以下碰左线,再碰下线、右线,画成一个斜斜的椭圆,向上回到起笔的地方为止。)看,写出来的线多圆滑呀。
3.小朋友们还记得毛毛虫田字格赛跑的路线吗?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把毛毛虫赛跑的路线画一下(书空)
4.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身边的纸,把纸中的数字0描一下,比一比看谁描写的美观整齐。
(四)、回顾反思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认识了数字的新朋友——0。生: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
生:还学习了怎么写0。
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当表示一个也没有时可以用0表示,“0”还有很多的含义,请小朋友们去找找生活中的“0”,它还表示什么含义。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教学设计符合幼儿认知规律,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选择内容能很好体现数学生活化、情境性、互动性的教学特点。
在导入和结束活动中,能有机整合语言领域。以复习“拍手歌”形式,自然巧妙导题激趣,引发“小猴吃桃”的情景,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活动结束时,复习《五只猴子荡秋千》的儿歌,幼儿边念边表演,即活跃了活动氛围,同时也突出了此活动教学重点,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起到了前呼后应的作用。
教学活动中,能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课件,让幼儿在视觉感官中认知“没有了”,可以用数字宝宝“0”表示,很好地扩展幼儿思维的发展。
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运用已有的表象,引导幼儿想象,说说什么东西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
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直观形象材料中探索操作,去参与活动,让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寻找、发现“0”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寻找生活中的“0”中,能更好地感知、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从中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同时也可以体现幼儿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
数学《0的认识》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上数学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数。而0是
数学《0的认识》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