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通用16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篇1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发兴趣):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同学们高兴吗?(生:高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在刚刚结束的体育运动会中,我们六(2)班包揽了团体赛的冠军,你们在赛场上的团结、拼搏精神给全体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更想看看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六(2)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面临这种考验,你们想不想说点儿什么?
生:我想对老师们说,我们一定会好好表现的,不会让你们失望。
生:我们的课堂将比赛场更精彩……
师:我坚信你们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
一、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体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
生: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生:我还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生: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课件演示这一过程
师:你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真了不起,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生:想)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还想知道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师:过去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学生摸其表面积,并追问: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生: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板书)
1、圆柱的侧面积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的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侧面积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突破口)
小组代表汇报: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所以我们由此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推理吗?(生:我们讨论的结果也跟他们一样)你们能够利用以前的经验,把它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太棒了。
课件展示其变化过程。
师生小结:(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评价:在体育赛场上你们是我的骄傲,在课堂上你们更是我的自豪)
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我们的成功。(掌声……)
投影呈现例一: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1)学生独立解答
(2)投影呈现学生的解答,并让其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思路说明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周长和高
师:无论是直接告诉,还是间接告诉,只要能求出底面周长和高就可以求出其侧面积。
2、圆柱的表面积
师:求侧面积似乎难不住大家,现在再加一问,你们还能行吗?(教师在例一的后面加上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师巡视,让一个学生板演,要求学生分步做,并标明每步求的是什么)
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这说明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积和侧面积
师生小结: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3、反馈练习:(略)
师:想一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4实践运用:师: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某些圆柱的表面积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比如,求一个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应该是怎样的呢?(生:略)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没有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生:要注意单位,还要注意所要求得圆柱有几个底面……
最后,你们猜猜听课的老师对你们的表现是否满意?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生:略)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篇2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知。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圆柱,请同学们回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常见的有那几种?
生: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同意吗?很好!请说一说这些侧面展开图和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比如说长方形。
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地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圆柱的高。
师:非常好!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的圆柱有什么特点?
生:圆柱底面直径和高的长度相等。(后来自己修正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师:老师还想考考你们,你们还记得圆柱侧面计算公式吗?
生:s侧=ch=∏d=2∏r(教师板书)
师:你们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吗?(会)
师出示圆柱形茶叶罐,你们能求出它的侧面积吗?请动手做一做。
生疑惑的看着老师:没有数据,怎么计算?
师:你们想知道什么数据?(半径、直径、底面周长和高)你们最想知道哪两个数据?(底面周长和高,因为计算简便些。)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20厘米.
生独立计算,并汇报.
师:继续观察圆柱体茶叶罐,想一想工人师傅在制作它时是怎样下料的(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二、自主探究新知。
师:你能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的表面积吗?(能)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强调:圆柱侧面的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生独立计算,汇报,师板书。
31.4÷3.14÷2=5(厘米)553.142=157(平方厘米)157+31.420=785(平方厘米)
集体对答案.
完成做一做第2题,一生板演,集体对答案.
①23.14=6.28(厘米)生1:计算结果错了,283.6应该是282.6,最后结
②2÷2=1(厘米)果应该是288.98.
③113.14=3.14(平方厘米)师:计算可一定要细心.
④3.142=6.28(平方厘米)生2:②、③和④可以写在一起简便些.
⑤6.2845=283.6(平方厘米)生3:计算时可以先算245,再算3.1490.
⑥283.6+6.28=289.88(平方厘米)师:很好知道在计算中使用简便算法.还有吗?
生4:①和⑤也应该写在一起,不然⑤式中的6.28就容易使人产生误会.
师:太好了,看来我们在做这种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书写有条理.应分别先求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表面积.同学们已经会求圆柱的表面积,你们能自己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生汇报,集体完善.s表=s侧+2s底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道很难的题想考考你们,请听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重点的条件记录下来.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对照课本34面进行检查.
生质疑:为什么1821.2平方厘米不是约等于18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答案.
集体研究自学问题:
⑴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片的多少,实际是求水桶哪几个面的面积?为什么?
⑵什么叫进一法?
⑶为什么1821.2平厘米≈1900平方厘米呢?
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知道了怎样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还知道了什么是进一法.)下面我们再换一个问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
生1:求圆柱的侧面积算不算接头处重叠部分的面积.
师: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一般不考虑接头处的面积.
生2:求无盖的铁桶的面积时,求不求里面的面积.
师:在计算中我们一般不考虑圆柱侧面的厚度,所以不计算里面的面积.
估一估:
师出示一个圆柱形塑料盒:请同学们估一估它的表面积?
无人举手,师出示刚研究的茶叶罐比较,再让学生估.
师请一没举手的生发言,并鼓励她:你没得出结果没关系,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我想它的高是茶叶罐的1/2,也就是10厘米,底面和茶叶罐的底面一样大,直径是10厘米……
师:这个同学虽然没有估算出这个圆柱形盒子的表面积,但她告诉了我们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估出圆柱体的高,再估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最后估算出表面积.估计出来的请举手.
生2:471平方厘米(结合茶叶罐的表面积计算出来的)
生3也是计算出来的.
师:这儿是要求大家估算,我们可以不用精确的计算,估出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就可以了.
下课了,没办法老师只好带领大家估出大约是400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篇3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发兴趣):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同学们高兴吗?(生:高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在刚刚结束的体育运动会中,我们六(2)班包揽了团体赛的冠军,你们在赛场上的团结、拼搏精神给全体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更想看看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六(2)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面临这种考验,你们想不想说点儿什么?
生:我想对老师们说,我们一定会好好表现的,不会让你们失望。
生:我们的课堂将比赛场更精彩……
师:我坚信你们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
一、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体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
生: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生:我还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生: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课件演示这一过程
师:你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真了不起,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生:想)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还想知道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师:过去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学生摸其表面积,并追问: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生: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板书)
1、圆柱的侧面积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的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侧面积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突破口)
小组代表汇报: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所以我们由此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推理吗?(生:我们讨论的结果也跟他们一样)你们能够利用以前的经验,把它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太棒了。
课件展示其变化过程。
师生小结:(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评价:在体育赛场上你们是我的骄傲,在课堂上你们更是我的自豪)
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我们的成功。(掌声……)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的半径是5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说一说,做一做)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的?(小组交流汇报)
4、那么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计算?
二、新授
(一)1、出示圆柱实物,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圆形面积s=πr2)
3、圆柱的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②圆柱侧面(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宽=?
③圆柱的侧面积=?
(组内观察交流讨论汇报说明理由)
4、小结:圆柱的表面=圆柱侧面积圆柱的高
(二)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①求需要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②厨师帽是由那几个面组成的?
(三)一个圆柱地面半径是2cm,高是4.5cm,求它的表面积。本题与上一例题有何不同?
三、练习(练习二)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知识拓展
1、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圆柱形水桶,用掉了9420cm的铁皮,这个水桶有多高呢?
2、一座风动力磨坊,高 10m,底面直径 6m,现在要为这座磨坊粉刷涂料,粉刷1平方米需要涂料 2公斤,那么需要买多少公斤的涂料呢?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已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迁移到圆柱的表面积。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了解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圆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长方形)面积,在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到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侧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重点难点: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推导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台、圆柱实物、学生自制圆柱模型、生活中的圆柱
预习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完成了本课的预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际圆柱物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篇5
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
学 习
目标
1、知道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重点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知识链接:
1、用公式表示出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
2、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它们的面积( )。
3、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知识超市 :
操作:(一)试一试,怎样可以得到圆柱形的侧面展开图?
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 ),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 ),圆柱的高就是它的( )。
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实际就是计算( )
圆柱的侧面积=
(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求它的侧面积。
(2)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5cm,高是10cm,求它的侧面积。
操作(二)有两底的圆柱展开后呈什么形状?
圆柱是由( )和( )三部分组成的。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 )和( )。
所以圆柱体的表面积=
(3)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我会用: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想:求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用多少面料,实际上就是求这顶圆柱形厨师帽的( ),厨师帽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列式计算:
达标检测:
(1)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是1.5m,深2.5m的圆柱形灯箱。它的侧面最多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2)用铁皮做一个圆柱形茶叶筒,底面直径是1dm,高是2dm,则做这个茶叶筒至少需要铁皮多少dm2?
(3)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是45厘米。做这样一对水桶,至少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篇6
一、教材分析: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应当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以及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后面学习一些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本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想象和操作等活动,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理解圆柱表面积的的含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操作等多种方法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理解空间观念,并能利用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从交流中获益。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认识来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让他们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计算,提高他们对问题的理性认识。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在本课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们是学习其它几何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于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较为抽象,加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所以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所得到的长方形各部分同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要按照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遵循启发式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探究证明思路、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这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实际上式交给了学生自由飞翔的翅膀,交给了他们点石成金的金指头。
五、学习方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学生的学法以学生自备的圆柱形纸盒、长方形纸、剪刀等学具为载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小组共同探索、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创设平等、自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学会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个目的。
六、教学过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落实这几点,我按以下四个阶段完成本课。
(一)温故而引新,巧妙入境。
这个过程我展示3个方面的复习内容:
(1)我知道圆柱的特征是……
(2)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说一说,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
以上设计让学生逐题完成,通过个人汇报——集体评价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圆柱的特征,回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及长方形的面积的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