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圆面积计算说课稿

2024-06-054

圆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8篇)

圆面积计算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等分圆教具。

  学具准备:

  分成十六等分、十二等分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出示图片:一片草地中间拴着一只小狗。

  提问:小狗的最大活动范围是什么?

  引出圆面积的概念: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2.我们以前都学过什么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推导出计算公式?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面积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圆面积公式推导。

  (1)动手实验。

  a:学生把附页1的两个圆剪下来拼一拼(同桌合作)

  b:派代表展示

  (2)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很惊奇的发现: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提问:a:这个图形哪里不像平行四边形呢?(边不是线段)

  b: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怎样使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平行四边形呢?(通过交流使,使学生明白: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接着,教师展示:把圆割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

  问: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相等)

  (3)分析圆与长方形的关系

  要求小组讨论: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出示提示:a: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b:指出长和宽(用彩笔标出长和宽)

  c: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然后教师按其汇报板书:)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所以:圆的面积 = 周长的一半× 半径

  S = πr × r

  S = πr2

  师:计算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半径)

  2.你能计算出小狗的最大活动范围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指名汇报

  3.教学例1

  出示例题: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先求出半径再求面积)

  (2)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强调:r2表示r×r。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1-3题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将结果填入表中,展示汇报

  2、第2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3、第3题

  (1)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六第5题。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圆面积计算说课稿 篇2

  【教学内容】:教材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2、利用已有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极限、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

  3、培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品质,锻炼自己面对困难,勇于克服,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3.剪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我们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它们的面积公式呢?

  预设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了面积计算公式。

  师:对了,在研究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利用了转化,对应的数学方法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数学思想求圆的面积呢?

  (板书: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勾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知打下基础。

  二、尝试转化,汇报发现

  1、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

  (1)学生通过预习,小组内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发言

  (发现:通过转化,可以成为其他图形.并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通过分的份数不同,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出来的越接近长方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也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尝试推导公式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把一个圆形转化成了现在的图形之后,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

  (1)请小组内讨论。

  学生发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师:虽然我们现在拼成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但是如果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图形就变为真正的长方形

  (2)尝试推导公式。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长方形。同学们,如果圆的半径为r,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

  师:好,同学们,谁能首先告诉老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同时闪烁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并标示字母r

  师: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呢?(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说明)这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半圆展开后拼成的,请大家看屏幕,这个红色的半圆展开后,其中这条黄色的线段就是长方形的长。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继续演示如图,半圆展开后再还原,再展开,),这个长方形的长究竟与圆的什么有关?究竟是多少呢?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关,并且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并且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那圆的面积呢?

  小组内讨论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上分组讨论与交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互助合作的精神,使他们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经验。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

  1.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1)找两个学生到前面版演

  教师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加强练习教师出示课件题目,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数学小诊所师:课件出示题目,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以做练习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四、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知识点。

圆面积计算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9~70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与圆相关的组合图形的特征,掌握计算此类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例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提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对组合图形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师:古时候,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结合课件出示)虽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建筑设计上。

  2.课件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等建筑,精美的雕窗。

  【设计意图】由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导入课堂,自然地引出例题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实践操作(课件出示教材例3中的雕窗插图)

  师:谁能说说这两种设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预设1:左边的雕窗外面是方的里面是圆的;右边的雕窗外面是圆的里面是方的。

  师:我们可以将上述特征分别概括地称为外方内圆、外圆内方。

  预设2:都是由圆和正方形这两个图形组成的。

  师: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组合图形)你能用学具组合出这两个图形吗?

  学生操作,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图形的组合与位置关系,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产生。与此同时,激活了原有的关于组合图形的认识,找到了新知的生长点。

  2.解决问题

  (1)阅读与理解

  师:怎样计算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先想一想,再同桌交流。

  预设1: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

  预设2:需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

  师:只告诉你这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米,你能计算出这两部分的面积吗?

  学生思考,尝试练习。

  (2)分析与解答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左图中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的?

  预设:正方形的面积是2×2=4(m2),减去圆的面积(3.14 m2),等于0.86 m2。

  师:你是怎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正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

  师:在右图中你能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吗?(不能)该如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呢?

  预设1:可以把右图中的正方形看成两个三角形。

  追问:

圆面积计算说课稿

圆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8篇)圆面积计算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