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2024-06-051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通用15篇)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篇1

  阅读课 

  两课时 2006年3月16-17 第三周

  一、组织教学

  二、提出要求

  1、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文章摘抄下来。 

  2、在周记无话可说的时候,可以写成读后感,把摘抄的内容作为些读后感的材料。

  3、在周会和夕会时候,把摘抄到的好文章读给大家听。

  4、周末,请寻找和摘抄有关“春”的文章、诗词、对联等等。

  《春风》

  教学目标:

  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4、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式问答式相结合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们跟作者一起感受了春天的花卉争荣,更让我们领略了一幅南国春天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春风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为什么要独出心裁的称颂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人们对他全无半点好感的北京春天的风沙。 

  二、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

  褒贬bāo飘拂fǘ塞外sài冰碴chá耗子hào乍暖zhà

  三、研读课文 

  本文写北国的春风,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1)读1、2段: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不是,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

  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2)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与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不是

  (3)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4)齐读7、8、9、10段

  ①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国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

  ②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冰的家族只有当北国的春风来临了,一夜之间可以使他们降伏:他吹开了冰冻的河流,吹折了残枝病叶,吹醒了冬眠的生命。

  人们开始走出温暖的家,“穿着老羊皮背心……把粪肥抛撒匀净”开始春耕了,人们规划着,忙碌着。

  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渲染了氛围,使北国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引导学生体会北国春风的巨大威力、气势,欣赏这种并不优雅,并不柔婉的、粗犷的美。

  ③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北国风与杨柳风的不同。 

  归纳:a特点:具有粗犷之美、雄健之美、阳刚之美 

  b比较: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 林斤澜的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④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

  ⑤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虽然“粗暴”却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有毫不逊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种美好。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无比的深情,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 ,宛如北方的汉子粗犷、豪放、雄健、粗犷之美。

  (5)第10、11段,作者再次和江南春风作对比,同时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使江南春天那霉腐湿闷之感更为具体可感,通过对比使北国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国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扬的目的。抒写了怀念之情

  总结:本文不写江南的春天,而写北国的春天;不写北国的春景,只写北国春风。作者从北方与江南春风的对比性议论入手,对北方的春风欲扬先抑;然后酣畅淋漓的描绘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最后呼应全文,在对比中强化对北方春风的赞美。

  四、写作特点:

  1、语言粗犷豪放透出。动词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问,使语言富于变化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2、语言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3、采用了对比烘托和先扬后抑的写法,突出了北国春风的阳刚之美。

  五、作业;

  1、思考:同样写“春回大地”,《春风》的写法《春》迥然不同,两种写法各有什么好处?

  2、完成《中华一题》 

  板书设计:

  春风 

  厌恶——怀念——喜爱

  (北)(南)(北)对比 扬———————抑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春、颂春,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2、学会“绿、醒、桃、青蛙”等生字。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画春、颂春,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音像磁带:《春天在哪里》。

  2、学生准备水彩笔和画纸。

  3、学生搜集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词语等。

  教学过程

  生成与反思

  一、激趣导入,观察春景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自主阅读,感受春景

  1、放声自读课文《春风吹》,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教学“绿、醒”等生字。

  3、课文与实物对照,说说春天的美景。

  (要求按顺序简单地说说柳树、桃花、燕子、青蛙等景物。)

  提供句式:美丽的春天到了,柳树了,瞧!。

  4、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有感情颂读课文。

  三、创设氛围,描绘春景

  1、伴随着《春天在哪里》,学生绘春天美景,可溶自己丰富的想象于其中。

  2、自由赏画,评出佳作,排列好。

  四、畅所欲言,咏颂春景

  1、指名按一定顺序说出自己画的内容,小组评议。

  (要求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语言通顺、连贯、完整,且更具体、形象、生动,想象合理)

  2、说一说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成语,分小组竞赛评优。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雨沙沙、细如牛毛,春雨贵如油,春到人间,春回大地)

  3、生将诗句写在纸上,诵读

  活动小结:鼓励观察并积累诗句。在歌声中结束活动课。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事物

  二、活动准备: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图片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儿歌,说准儿歌中运用的动词

  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事物

  四、活动过程:

  1、欣赏学习诗歌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

  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进行描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春天的认识。

  (2)教师朗诵诗歌,在朗诵的同时按儿歌顺序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幼儿感觉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3)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2~3遍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春天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天为什么能吹红了桃花?(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各种树木开始发芽生长了。)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了,开始了它们的活动了。)

  (4)幼儿根据理解朗诵诗歌,初步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采取逐渐抽取图片帮助幼儿学习巩固所学内容。

  2、仿编儿歌

  (1)春天真美,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还吹红了什么?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学习句式“吹×了”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原儿歌中某些名词,学习仿编儿歌。

  (2)将仿编部分的结构与原诗歌连起来朗诵,对幼儿进行表扬。

  3、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春天这么美,一起跟着老师去外面寻找春天的足迹吧。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1、小班幼儿的语言学习应从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只管形象出发,启发幼儿发准字音,学习字、词、短句。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准备了与儿歌内容相关的挂图,活动开始让幼儿围绕挂图上的内容展开讨论,讲述。接着,图片的顺序表现儿歌中事物的出现顺序,引导幼儿按顺序进行学习。最后,启发幼儿创编春风一吹会出现的事物。

  “吹绿了柳树,还吹绿了什么?还吹红了什么?”

  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思维比较敏捷,想象力丰富。

  例如吹醒了小鱼……边说边做动作,努力将音乐、动作等方面自然地整合在这节语言活动中,这种整合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信息,更有利于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表述,从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幼儿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形成概念,我们有春游活动做基础,首先对春天赶兴趣,有话可说,有话可讲。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篇4

  活动来源: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春天的风吹在自己的身上也是暖哄哄的,真舒服。春天蝴蝶飞来了,青蛙醒了,下小雨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感觉都是春风的功劳。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儿歌,通过此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事物。

  活动重点:

  初步学习儿歌,说准儿歌中运用的动词。

  活动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更换诗歌中的事物。

  活动准备: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学习儿歌。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

  启发幼儿从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蝴蝶飞舞等春天的特征进行描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春天的认识。

  (2)教师朗诵儿歌,在朗诵的同时按儿歌顺序指点图片上的景物,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幼儿感觉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3)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儿歌2~3遍引导幼儿理解“吹绿”,“吹红”,“吹来”,“吹醒”等词的含义。

  春天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天为什么能吹红了桃花?(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各种树木开始发芽生长了。)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了,开始了它们的活动了。

  (4)幼儿根据理解朗诵儿歌,初步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采取逐渐抽取图片帮助幼儿学习巩固所学内容。

  2.仿编儿歌。

  (1)春天真美,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还吹红了什么?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学习句式“吹x了”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原儿歌中某些名词,学习仿编儿歌。

  (2)将仿编部分的结构与原诗歌连起来朗诵,对幼儿进行表扬。

  3.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春天这么美,一起跟着老师去外面寻找春天的足迹吧”。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比较北国的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体会对比手法及欲扬先抑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3)理解文章的主题,领略作者的情感。

  4)掌握如何准确形象描述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欣赏散文的能力,迁移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应该做一个勇于挑战困难、挫折的人。

  2)要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等。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直接导入。

  二、新授:

  1)教师范读课文。

  2)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天的?

  (学生读书)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在欣赏江南春景图片)

  3)江南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春风的?

  (《绝句》志南)

  5)江南春风具有什么特点?

  6)北京人认为“春脖子短”,对于北京的春天,还有其他看法吗?

  7)作者喜欢的是南国的春风还是北国春风?(划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8)作者林斤澜是南方人,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为什么他要怀念北方的春风呢?北方的春风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9)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写自己喜欢北国之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作者如此怀念喜欢北国的春风,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先介绍人们对北京春天低调的评价呢?

  11)你认为北国的春风赋予了我们北方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12)你喜欢北国的春风还是南国的春风?为什么?

  13)总结准确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14)作业:小练笔。

  15)课堂小测。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某些名词。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投影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掌握儿歌内容,愿意大胆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设问导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出示大的背景图,导入活动。

  1、师:春天到了,景色非常的漂亮,一起来看看图片上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呢?

  2、出示大的背景图,引导幼儿自由说说。

  3、小结:春天有漂亮的东西,小朋友们说到了桃花、柳树、蝴蝶等等,今天老师还把这些漂亮的景色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观看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尝试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观看教师的课件,知道本次活动与春天有关,萌发不断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二、学习儿歌,熟悉儿歌的主要内容。

  1、教师:这首儿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春风,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儿歌里都念到了些什么。

  2、教师念儿歌,幼儿倾听。

  3、组织个别幼儿说说听到的内容。

  4、小结:小朋友们听到了儿歌里有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学习念儿歌,初步掌握儿歌。通过设问导答法,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中逐渐掌握儿歌的内容,从而喜欢上春天的一景一色。

  三、初步尝试仿编儿歌,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1、提问:

  (1)小朋友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

  (2)那我们应该怎么念,才会更好听呢?

  2、组织个别幼儿讲述。

  3、教师:对了,我们念的`时候要有感情,那我们再来有感情的念一遍。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念儿歌。

  5、提问:

  (1)春天真美,春风吹绿了柳树,还能吹绿什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春风》教案(通用15篇)北师大版《春风》教案 篇1  阅读课   两课时 2006年3月16-17 第三周  一、组织教学  二、提出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