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说课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说课(通用13篇)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说课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章节。利息的计算"一课是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事情。教材设计这一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重点:能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应用题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归纳出"创设情景-一构建模型一一解释应用"的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再从中提取数学问题(即应用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构建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题策略),最后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释或解决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利息的计算"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且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技能已熟练掌握,本课时教学和认知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会不会计算利息,而在于应用。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自选一张计算利息,主动探索利息的计算方法,构建利息计算的模型。
三.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由于利息的计算应用较广,学生在目前和今后的生活中都会有较多的应用机会。因此先设计了每个学生都熟知的"过年一-拿压岁钱一一存银行一一得利息"的情景,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利息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学会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后,请他们设计自己的压岁钱的存取方案,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所学的知识能运用于生活。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老师那时只拿几角压岁钱,也很开心。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2.联系生活,理解意义。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有关储蓄的知识已知道哪些,再让学生观察一张真实的存单,让学生从这张真实的存单上获取有关存款的信息,并由学生自己举例说明本金、利息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利率的意义就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在理解利率意义的基础上,出示三张真实的存单,让学生自选一张计算利息,主动探索利息的计算方法,构建利息计算的模型。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生:去年我存人一千元,今年到期取出1024元,这24元是利息。)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前存好的一张100元的真实存单,请学生观察后回答:你能从这张存单当中知道些什么?(同桌可以商量)
师小结: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就是利率。(板书)在一张简单的存单上,我们能知道很多的信息。
师出示三张复印的存单(分别为①200元,存期3年,年利率为2.7%。②100元,存期2年,年利率为2.43%。③200元,存期1年,年利率为2.25%。),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存单,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巡视。
师小结:存期不同,所以年利率不同,其实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不同时期的利率是不同的。
师出示现行银行储蓄的利率表: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里的2.7%表示什么意思?(生:这里的百分之二点七,表示利息占本金的百分之二点七。)
师:是定期几年的利率?(生:三年。)
师:这里的月利率表示什么意思呢?(生:月利率是一个月的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
3.引导探索,构建模型。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存期不同,利率不同,利息的多少与利率有关。请你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张存单,帮那位储户算一算,这张存单到期后可拿到多少利息?(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存单利息,教师巡回指导。)
师:利息的多少跟本金、年利率和存期有关,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学生观察上述三个算式)(生:本金乘以利率再乘以时间等于利息。)
教师补上"×"和"=",形成计算利息的模型。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4.巩固训练,解释应用。
学生掌握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后,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训练,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一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分别请学生计算(1)张阿姨购买5000元三年期国库券的利息,(2)张伯伯向银行贷款7000元4个月的利息,(3)李叔叔存8000元活期半年的利息:二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请学生设计1000元压岁钱的储蓄方案,(2)为王大爷出主意解决取款的两难问题
四.教学效果的预测和反思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点:(一)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利息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一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连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二)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有关储蓄的知识已知道哪些,自己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引导学生讨论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利息计算的数学模型。说明教师已成功地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能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息的计算"一课,在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研究中感到困惑的:以此种模式和方法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方向是否正确?长此以往,是否会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模式化?"利息的计算"一课,其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便于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如果换成其它的教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那么其"创设情景"、"解释应用"是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说课 篇2
教学内容:
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使学生沟通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探求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计算。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百分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产生问题。
1.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土豆能浮在水上吗?
(边说边做)老师这里有一杯凉开水,另一杯凉开水中有一些盐,如果教师把同一只土豆分别放入杯中,观察发现了什么?
2.师:你能根据老师刚才的实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提,师随机板书,如: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答吗?
(板书提供数据:盐80克,水170克)
现在能解答吗?指名口答。80÷(170+80)=80÷250 =8/25
3.小结: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这类题的解答方法是──一个数÷另一个数。
二、探索新知
(一)如果求“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生尝试)
1.与前面的算法比较一下,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3.师小结:它们的解法是相同的,都是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只是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果要用百分数表示。
(二)百分率
1.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盐占盐水的32%。生活中,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一般叫含盐率。(板书:含盐率)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率的应用。(板书课题)
反问:什么叫含盐率?怎样求含盐率?
师:计算百分率的公式通常这样写: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100%(板书)
同学们,对这个公式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解释:为什么×100%)
2、出示例题
一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10克糖。
二号杯中:倒入200克清水中放入20克糖。
师:你会求这两杯糖水的含糖率吗?含糖率=糖的重量/糖水的重量×100%(板书)
3、想想这两杯糖水的口味会怎样?谁愿意尝一尝。为什么?
因为含糖率9.5%比0.5%大,说明了什么?含糖率越高,糖水就越甜。
三、知识迁移、完善揭题。
1、 师:百分率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除了含糖率、含盐率外,你还能举出一些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
读一读
实行科学种田,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计算发芽率;
用花生仁、油菜籽等榨油,可计算出油率;
每次考试后,老师要了解本班的及格率、优秀率;
护林工人了解小树苗的成活情况,可计算成活率;
工厂检验所生产零件的质量情况,需计算合格率;
根据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可计算出勤率;
调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可计算正确率;……
2.小组活动:请大家组成四人小组,每人挑一个你感兴趣的百分率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并尝试着像老师一样编一道求百分率的应用题,并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交流。
四、比赛、调查、应用延伸
(一)只列式,不计算
1、加工400件产品,经检验,合格的有390件,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2人事假,求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
3、某电视台调查了500个家庭,有462个家庭收看该电视台的节目,求该电视台的收视率。
(二)判断
(1)我校五年级共有100名学生,今天缺勤2人,今天五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98%。
(2)林场种了杨树100棵,成活了98棵,杨树的成活率是98%棵。
(3)一批零件的合格率为85%,那么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4)工厂加工了105个零件,合格率达100%,则这批零件有100个合格。
(5)小麦的出粉率达到100%。
(三) 六(2)班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计算每组近视率。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说课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含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
将例题写在小黑板上,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凭条和取款凭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
“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将怎么办?”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当有学生说要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时,接着提问:
“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你们知道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利息的知识。
板书课题:“利息”
二、新课
出示例题:小丽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到1999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5.67元,共105.67元。
先请学生读题,然后教师再说明:题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一般来讲。储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额存款等方式。所谓活期存款是指储户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种存款方式。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小丽存的是“定期—年”,即小丽在银行存的100元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银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提取。
教师:在银行储蓄要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小丽在银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说她的本金是100元。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存款到期时,小丽到银行取回105.67元,银行多付给小丽5.67元,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这5.67元的利息是根据什么给小丽的呢?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利率计算出来的。板书:“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这是由银行规定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小丽存的是定期一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67%,也就是说如果存100元,在银行存一年可得100元的5.67%的利息,即5.67元的利息,再加上本金100元共105.67元。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1997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利率是5.67%,二年期的年利率是5.94%.三年期的年利率是6.21%。五年期的年利率是6.66%。
按照上面的利率,如果小丽存300元钱定期存款二年,到期时她应得利息多少元?提问:
“二年期的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5.94%是什么意思?”(到期取款时每100元可得5.94元的利息。)“小丽的本金是300元,到期时她每一年应得利息多少元?”(300元的5.94%。)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00×5.94%。
“二年应得利息多少元?”学生口述,教师接着板书:×2
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可以得到的利息是35.64元。
“想一想,存款的利息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板书: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说课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