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2024-06-051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认识整千数”。

  教学目标:

  1、在数整千数的过程中,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观地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

  2、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3、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4、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教学难点:体验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光盘、练习纸、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趣引新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吗?那你能估计出我们荣炳中心校一共有多少位学生吗?(出示我校早操图)我们学校大约有一千位小学生呢。

  2、出示万人体育馆图。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个体育馆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你能试着估计一下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

  3、大约能坐一万人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一万到底有多大,一万怎么写吗?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整千数的认识”。(板书:认识整千数)

  二、师生合作,获得新知

  (一)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

  1、(出示挂图)小朋友,你知道上面每幅图中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数数操作过程:先出示一个,然后出示十个、一百个、一千个,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多少。

  2、出示填空题:

  一个一个地数,( )个一是十;

  十个十个地数,( )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 )个一百是一千。

  继续出示课件:一千一千地数,下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那么几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板书:十个一千是一万)指名读、齐读。

  我们学校有一千位学生,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这个万人体育馆大约能容纳多少个像我们这样的学校的学生?

  (二)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1、复习旧知。(出示计数器)分别请几位小朋友到讲台前分别拨出5、68、395这些数,并分别说说为什么5一定要在个位上拨?68一定要在十位上拨6、个位上拨8?395为什么一定要在百位上拨3呢?

  2、请一位学生上来拨出三千,并说说为什么要在千位上拨三个珠子呢?千位上的这3个珠子表示3个什么?谁能在计数器下写出这个数呢?

  3、如果在千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几个千?是多少?谁来写一写,写完后再读一读

  4、 指名上来拨9000,并写一写、读一读。提问:如果在九千上再加一千是多少?一万这个数怎么在计数器上拨呢?(老师在万位上拨出一个珠子)提问:这万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你能把他写出来吗?(板书:一个万是一万)指名读、齐读。

  出示口算题:

  2000+3000= 6000-4000= 1000+9000= 10000-3000=

  (三)认识数位顺序表。

  (1)复习。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数位?

  (2)出示数位顺序表,你能把这个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生填,教师巡视)

  (3)思考:你知道表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吗?

  (4)同桌对照数位顺序表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5)抢答:从右边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百位?万位是第几位?十位呢?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出示数轴图:

  0 1000 7000

  (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2)小组讨论:7000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为什么?

  (3)对照数轴算一算:

  7000-1000= 10000-7000= 5000+2000= 8000+2000=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图片:

  (1)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同桌互相读一读横线上的数,并说说读了这些数有什么想法?

  3、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的图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请写出横线上的数。

  (3)写了这些数,你想到了什么?

  4、解决问题。

  (1)讨论解决“想想做做”第6题。

  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到那些信息?

  算出每个月进书的合计数,填在表中。

  你还能提出哪些条件?

  (2)讨论解决“想想做做”第7题。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条件?

  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解答后在班内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借助直观材料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 ”;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进行整千数加减的口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整千数和一万,会并结合具体的情景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在探索中得到自己的方法和结论,并与同学交流,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所学的数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建立一万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逐层深入,感知体会“万”。

  1.认识各种线段的长度。

  拿出事先剪好的10毫米的毛线,一边在尺上比划一边将毛线粘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能10毫米10毫米地数,数到100毫米吗?

  学生数的同时课件配合,然后板贴100毫米的毛线。

  提问:刚才你们是数了几次从10毫米数到100毫米的?

  那么,也就是说,10个一十是一百(板贴)

  提问:那么你们能数10次,从100毫米数到1000毫米吗?

  同上操作。(板贴:10个一百是一千)

  谈话:哇,同学们,很了不起,毛线越来越长了。千是我们小朋友目前学到的最大计数单位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尝试更大数的学习,有信心吗?

  不过,我有个要求:那就是待会要配合我的节奏,慢慢地,1000毫米1000毫米地数,因为我要在每个1000的那里用透明胶做个记号,好吗?

  学生数的同时老师将1000毫米的毛线在线团上一段一段地展示出来,直至量到10000毫米。(两个同学绷着毛线,在整千数处老师用透明胶做标记)

  及时巩固:师生共同观察,先请几个学生单独数,再同桌一起数,最后全班一起数出1000,2000,3000,4000,……,10000。

  刚才大家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整千数和一万。(板贴课题“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那1000和10000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板贴“10个一千是一万”

  2.感知体会“万”

  听了“一万”这个数,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觉得一万非常大。)

  是啊,咱们看看这1毫米和10000毫米之间的差距,确实,10000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还可以举个例子:你每天吃一个苹果,一年能吃多少个?一万个苹果要吃多久?(接近三十年)。那个时候你们都怎样了?

  3.借助计数器再次认识

  谈话:我们再来看看,只有一个计数器的时候你们能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十个十个地数,会数到100,这样就产生了百位;一百一百地数,会数到1000,这样就产生了千位;一千一千地数,会数到10000,这样的话?

  学生必定会想到新增数位万位。

  然后就请学生填写数位顺序表。学生在书上完成填空、校对。

  二、读写整千数。

  1.教师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

  提问: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指出:3个千是3000。

  提问:3后面的3个0表示什么?

  2.指名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一千。提问:你们能写出来吗?写在书上。然后读一读。

  3.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动作,请同学们看完后编一道算式。老师操作5粒珠子中拨去3粒。学生列式:5000-3000=2000

  那你们能在计数器上算加法吗?

  5粒珠子,再加5000是多少?

  对了,这就是一万,谁会写呢?

  10000后面为什么要带4个0啊?

  三、练习巩固、深入感悟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千数和一万,现在我们就要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真的很优秀的认识它们。这样,我们来个一万毫米长跑测试题。老师要出一些题目,每征服一道题目就算你跑了1000毫米,老师就在1000毫米处粘一个小脚丫。如果谁能全部征服,那就代表你能坚持跑完一万毫米,说明你是非常厉害的,好不好?

  1.1000毫米。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填空后,问: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学生讨论,指名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2000毫米。“想想做做”第2 题:读数。

  3. 3000毫米。“想想做做”第3题:写数。

  4. 4000毫米。“想想做做”第4题第一行。

  出示第一行计算题,指名说说怎样计算,让学生掌握方法。

  5. 5000毫米。“想想做做”第4题第二行。

  6.6000毫米。“想想做做”第5题。

  看,这位运动员已经跑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学生列式解答,集体校对。

  我们小朋友已经完成了6000毫米,那我们离10000毫米还有多远呢?

  7. 7000毫米。“想想做做”第6题。

  (1)读题,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2)请学生独立算出合计数。

  8. 8000毫米。“想想做做”第6题。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桌互相提问。

  9. 9000—10000毫米。“想想做做”第7题。

  谈话:离终点只有2000毫米了,如果这一题你能全部做出来,就可以跨一大步代表2000毫米,如果你没有成功,那么你只好停留在8000毫米的地方了。

  学生先独立解题,然后模拟情境:我们现在都不知道小明家和冬冬家在少年宫的哪边呢,这样吧,我们就请3位同学上来表示一下,好吗?

  当两家分别在少年宫的两边时,两家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呢?谁来列式?

  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当两家分别在少年宫的同一边时,两家之间的路程又是多少呢?谁来列式?

  四、总结新课、归纳提高。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的小朋友跑到了终点,取得了10000毫米的最终胜利,有的小朋友很是可惜,没有挑战成功,停留在了8000毫米的地方。不过没有关系,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的学习之路还很长,你们还有很多机会,希望你们抓住每个机会,争取进步多一点,好吗?

  现在我们再来把我们的每一个脚印读一遍:1000、2000、3000、……10000。

  这些就是我们学习的“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篇3

  在教学《认识整千数》一课时,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本意是想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感受“一万”到底有多大,没想到在孩子精彩发言的启发下,我稍加诱导,不仅达到了原有练习目的,更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延伸,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渗透了爱惜粮食的德育思想教育。

  教学片断一:

  师:昨天晚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数学作业,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数出一万粒粮食的?关于“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和爸爸、妈妈是10粒10粒数的,数出一千个10粒是一万粒。因此我知道了一千个十是一万。

  生2:我们是200粒200粒数的,数出50个200粒是一万粒。我知道了50个200是一万。

  生3:我们是500粒500粒数的,数出20个500粒是一万粒。我知道了20个500是一万。

  生4:我是一粒一粒数的,数出一万粒粮食大约用了2小时,我知道了一万很大。

  生5:我是先数了1000粒,放在酒杯里,正好是满满一杯。于是我用这个小玻璃杯只装了9杯,10个一千粒是一万杯。

  生6:我抓了一把,大约有200粒,我有抓了50把,50个200粒就是一万。

  学生精彩的发言大出我的所料,于是,我因势利导,向同学们提问:你们知道后面这两位同学数米粒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生:他们用的是估算的办法。

  师:说的太好了,掌声送给他们。

  师:这中估算方法好不好?

  生齐:好!

  师:那么老师建议你们回家后用这种方法再试一试。

  师:关于粮食你还想说些什么?

  生1: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节约粮食。

  生2: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节约粮食。

  生3:我知道粒粒皆辛苦,我们从小要爱惜粮食。

  师:你们今后打算怎样做呢?

  生齐:节约粮食。

  这道开放题的设计我本意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基础上巩固口算整千数的加,减法并感受“一万”到底有多大。在我稍加引导下学生不仅提出并回答了超出本课范围的知识,领略了数学的思维方法,也反映出了我们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啊!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思维是活跃的,解答问题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那些与众不同齐思妙解只要稍加引导,就会盛开出美丽的创新之花!正如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使我再一次的认识到在教学中“教无定法、学无止境”的道理。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篇4

  我们学校的家常课定位在“实在”二字!“实在”我认为是一种教学功力,它就象一位武林高手,运功自如,境界高远!实在的家常课,就似一湾清泉,清澈见底,潺潺流淌!实在的数学教学应给学生以实在的服务,实在的帮助。实在的教学必然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下面就国标版第五册《认识整千数》中的细节感悟!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⒉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表。

  ⒊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卡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猜想导入 揭示新知

  电脑显示,北京体育馆。

  师:这是我们北京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一个体育馆,你猜猜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生:2000个

  生:5000个

  生:1800个

  ……

  师:老师告诉你们,大约是10000个座位。

  生:呀!!!(很惊讶)

  师:10000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教师板书)

  二 层层深入 研究新知

  电脑显示,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

  师:我们在数数的时候,可以十个十个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还可以一千一千的数,现在同学们看到的正方体是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可以看成一千。

  电脑逐个出示,学生跟着数。

  生: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

  师:如果老师再出示一个大的正方体,那时多少呢?

  生:十千

  生:一万

  师:对,同学们,现在知道,一万有多大了吗?

  生:十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有十个一千那么大。

  教师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通过刚才一千一千的数,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有10个一千那么大。这是计数器,我们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在十位上拨四颗珠子表示40,在千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多少呢?

  生:2000

  师:请个学生拨5000

  生:上来拨5000

  师:请同学们自己拿出计数器,在上面摆4000。

  生:摆4000

  师报数,生摆,当摆到9000时。

  师:摆一万该怎么摆呢?

  反馈:

  生:在万位上摆1颗珠子

  师:你为什么这么摆?

  生:在千位上放一颗珠子表示一千,在万位上放一颗珠子就表示一万。

  生:在千位上摆10颗珠子。

  师:你为什么这么摆?

  生:千位上一颗珠子表示一千,十颗珠子表示十千,那就是一万。

  师:这两位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在数学上,一般是在万位上放一颗珠子表示一万。

  出示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师:这是一张数位顺序表,你能把它填完整吗?

  生:填。

  师:你觉得这张数位顺序表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个万位

  生: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生:千位的左边是百位,右边是万位

  学生齐读数位顺序表。

  三 联系生活 运用新知

  ⒈ 基础题:想想做做:⑴⑵⑶⑷⑸⑺

  ⒉ 提高题:

  教师出示这样的一道题:20个苹果装一箱,10000个苹果要装多少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推算,解决问题。

  箱数110100?苹果的个数20200200010000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篇5

  本课总体来说自我感觉并不是很好,因为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累,但由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整千数的经验,因此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积极投入的,从课堂作业看来也还可以。虽然在上完课后听课的同事们没有提出来,但自己知道还是有不少方面很欠缺,下面简短地说一说。

  一、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学生没有现场见过体育馆,对摄氏度了解不够,我就根据我的经验给学生介绍一下。而学生每天都看到操场上所有的学生做操大约有一千人,那么十个中心小学的学生站在一个大操场上做操大约就是一万人。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类比来理解一万在生活中的含义。本来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我在课前没有能够预设好,现在反思下来,如果在学生会读会写,通过一千一千地数到一万,初步认识了一万的含义之后再来通过这个例子来理解的话,学生一定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注重指导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来认识整千数。学生数感的发展都有赖于认识的过程,因此,参照教参的思想,在认识整千数时我注重让学生通过一千一千地数来加深印象,并对整千数的组成进行一定的练习。课后听徐金华老师介绍的海门东洲小学的刘耀老师在上同样内容的课时,先让学生从1数到9,再整十数,整百数地数,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整千数。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啊!真不愧是我曾经的老师哦!本课中,我在学生认识数位顺序表时,通过提问,让学生比照计数器等活动加深了对数位的认识。

  三、让学生自主探索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第四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已有的经验自己进行计算,但是在教学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功能,没有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因此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可能掌握的比较薄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就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的同伴当老师,从而更好地通过合作学习来掌握知识,还提高学生们之间的交往能力。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通用5篇)《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认识整千数”。  教学目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