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教案(精选14篇)
《秋天的图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生选一幅或者画一幅秋天的图画,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写你选的画或画的画。引导学生发现秋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秋天,进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秋天的景物,并抓住其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把它写出来;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景物写具体,练习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描写景物时注意动静结合的效果。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起步教学阶段,对于很多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件苦恼的事,他们经常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该如何下笔。我们做教师的看到干巴巴的语言,一篇篇“流水账”更是头疼。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想法设法引导孩子善于观察,乐于表达,把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当然,在课堂上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学写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让他们轻松地写作,让写作文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心地仔细地观察秋天的景物。 难点: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再按顺序写。
教学工具:
PPT图片展示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如气候、动物、植物、人,在生活中寻找秋天。
2、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3、老师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制作PPT。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 (学生思考回答。)
师: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
师: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尽量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 二、PPT展示,技法指导:
1、展示有语病的范文,引导学生体会按顺序描写景物的重要性。
秋天到了,凉风习习。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架子上。天空好像格外蓝,格外高。小 草的顶端已经变黄,好像戴上了一顶小黄帽,在清凉的秋风中迎风摇摆。稻田里,稻谷金黄色的一片,好像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黄金。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飞舞。红红的苹果、小葫芦似的香梨,真想摘两篮回家吃个够!
师:谁能按一定顺序说说图画上的景物?(学生对能够发现的'毛病做出纠正。)
(师指导:我们在观察图画的时候,可以按照从远——近的顺序观察,也可按从近——远的顺序来观察。在观察同一处的景物时,可以按照由上——下的顺序来观察,也可按由下——上的顺序来观察;可按照由左——右的顺序观察,也可按由右——左的顺序观察。)
板书:远————近 (上——下)(左——右)
2、对比句子,体会比喻、拟人的妙用。
A黄黄的叶子,带走了夏天的炎热。
B黄黄的叶子,向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C枝头的一颗颗大石榴
成熟了。
D枝头的一颗颗大石榴,裂开嘴笑了,露出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牙齿。
(让生大声朗读含比喻拟人的句子,体会句子的生动)
3、动静结合,把景写活。
秋天落叶的景观漂亮极了。当风吹起来是,叶子就随风飘落,还时时发出声响,好像在 大声地告诉大家:“谁说秋天没有蝴蝶?我们不就是嘛?怎么样,漂亮吧!”
(指导学生,看图或观赏景物时,我们要化“静”为“动”,合理地加入自己的想象,进行动静相衬的描写。)
4、PPT展示,观察秋日的天空:
① 出示两张对比强烈的照片,一张是夏日的天空,一张是秋日的天空,让学生分辨出哪一张是夏天,哪一张是秋天。并说说,有什么不同,重点说一说秋日天空的颜色,云的多少和颜色,让学生体会到“天高云淡”,说一说空中的大雁,让学生把天空和白云的静态与大雁的动态结合起来,体会大自然的美。 练习说话:这些云朵有厚,有薄,有大,有小,它们都像些什么?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它们的样子吗?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说云朵的变化吗?
② 用一段话描写秋天的天空。一要抓住特点,二要注意动静结合。
③ 读一读,评一评。让学生分组,在组内读一读描写秋日天空的这段话,互相评一评,然后每组选出一位写得最好的同学。
④ 根据大家的评价,改一改。认真回味别人写的这段话,认真想想大家的评语,认真改一改自己写的这段话。
5、PPT展示,观察秋天的田野:
① 出示一组图片,有玉米,有高粱,有谷子,有棉花等。
② 说一说,图片上的庄稼什么样,既要注意整片的庄稼什么样,也要有对一株庄稼的特写镜头,可以用上比喻句或拟人句。体会一下,面对这丰富的景象,你的心情如何,农民面对这丰富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表情,注意表达上与描写果农的句子要有不同。
③写一写。用一段话,把秋天的田野写下来。 ④读一读,评一评。 ⑤改一改。
6、PPT展示,观察秋天的树木:
① 出示一组秋天树木的图片。有反映树叶颜色变化的,有果实压满枝头的,比如苹果、梨、柿子、葡萄等等。写花木的时候就可以从它的颜色、形状、香味等等方面来写。
② 说一说,秋天树叶有什么变化;说一说各种果树结满果实的样子;说一说水果的样子,可以用上比喻或拟人;面对这么多既好吃又好看的水果,说说你的心情,还可以根据吃水果的体验,说一说水果的味道怎么样;果农们面对这丰收的果实,表情什么样等。
③ 写一写,用一段话把秋天的树木变化和秋天的丰收的水果写下来,要从多个方面表现水果的可爱,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你的心情,通过描写果农的表情,表现出丰收带给他们的喜悦。
④ 读一读,评一评。 ⑤ 改一改。
7、写写秋天里的活动,更能表现孩子们的快乐。 在这样的秋天里,你最想干什么? 设置情境:逮蚂蚱。
师:同学们,你们瞧,草叶上正静静地趴着一只蚂蚱呢,咱们来捉住它吧。伸出小手来,慢一点,慢一点,别惊动了它,来,抓。问学生:你抓住了吗?你抓住的蚂蚱是什么样的?你抓住了它,高兴吗,你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写出逮蚂蚱的动作描写。)
8、整体回味。用简短的一段话,或一句话告诉人们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
三、连段成篇。
1、选编内容做到详略得当,自己认为喜欢的内容详细写,其他的简略写。
2、把今天写的这几段话连成一篇作文,开头和结尾可单独为段,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3、给作文加上题目。
四、学写作文。
五、互评互改。
六、精品展示。(因为是提前备课,我还没讲此作文,所以没展示作品。)
《秋天的图画》教案 篇2
授课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0分钟
授课课型:
新课(第二课时)
教材参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音乐、生字卡片、秋景图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景
轻音乐缓缓响起,柔美,动听,拂去了学生们在课间的心浮气躁,使学生的思绪跟着音乐飞扬。
师:同学们喜欢这音乐吗?
生:齐声回答。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音乐的名字哦?(生摇头)这首音乐的名字叫“秋日私语”。同学们喜欢秋天吗?
生:喜欢!
师:是吗?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色;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的图画吗?
生:想!
师:(操作课件展示图画)看谁看得最认真!告诉老师,同学们都看到什么了?
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映入眼帘,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生:“苹果”“麦浪”“田野”“人字型的大雁”“落叶”……
师:我们的同学看得真认真啊!秋天的景色美不美啊?
生:雀跃回答。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很美。同学们想读一读吗?(生答)请翻开课本第1课《秋天的图画》。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分组读)
3、复习生字。举生字卡片让学生整体认读,再指名,把卡片给学生,上黑板组词并标拼音,评讲,提醒学生注意翘舌音“燃”、后鼻音“灯”“浪”以及“笼”在与“灯”组成词时原来的二声调要读轻声。
三、精读课文欣赏秋天
1、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看谁读得。
(学生练读)
2、检查、欣赏、指导朗读
学生读一句,操作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和图画,指导学生再次朗读,并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提示学生朗读时用喜悦、兴奋的心情向同学们传递这个秋天的信息。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些果子可爱吗?表演动作、范读、齐读、分组读。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是个什么句子?应该怎样读。范读、齐读。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象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为什么说人们是“勤劳”的,他们为“美丽的秋天”做出什么贡献?
3、师生配合读。同学们说得真好,读得真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四、拓展升华歌颂秋天
1、真是好美的季节,这么美的季节,你们都想做些什么?
学生雀跃回答:想去秋游…想去摘果子…想去爬山…想拾几片落叶做书签……
2、做游戏——看图背句子。
这么美的景色不仅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比一比。老师手中有许多幅秋天的图画,老师举起手中的图画,哪个小朋友能最快地准确地背出与课文相应的句子,老师就把手中的图画送给他!
学生踊跃举手,争先恐后……
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的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尝到了甜美的“果实”。
五、回归课文布置作业
1、回家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画一幅秋天的画,在活动课办小画展。
《秋天的图画》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看图感知和讲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学习用"金黄色"、"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语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有绘画和讲述的形式表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积极参与讲述,能耐心倾听同伴的讲述,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秋天的图画》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教师:今天,除了老师来上课,还来了一位动物老师,你们看它是谁?(熊猫)熊猫老师带来了它的动物学生,看它们来了。
出示ppt:熊猫、小猴子、小松鼠、小兔、小花猫。
教师:熊猫老师说:"今天,我们上节图画课,画一幅秋天的景色。"小动物们一听愣住了,秋天的景色该画什么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秋天应该画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可以画香香的水果,五颜六色的花朵。
二、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教师:小动物们听了你们的话,有了灵感,现在已经将画画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一:
教师:这幅图画是谁画的'?(小猴子)画的是什么?(苹果、梨子等)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完整话)这些水果看上去真好吃,看的叫人怎么样?(直流口水)幼儿用动作表示一下。
教师小结:这幅画是小猴子画的果山,黄黄的梨子,红红的苹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的叫人直流口水。
出示图二:
教师:这幅图画是谁画的?(小松鼠)画的是什么?(大树)你认识这些树吗?(梧桐树、红枫树)你们说小松鼠画的是秋天的景色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看这些飘落的树叶像什么?(蝴蝶)幼儿用动作表示树叶向下落。
教师小结:小松鼠画的是树林。梧桐树变黄了,枫叶树变红了,像蝴蝶一样从天上飘落下来,真好玩呀!
出示图三:
教师:这幅图是谁画的?(小兔子)画的是什么?(花)这是什么花?(菊花)这些菊花漂亮吗?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请你来学一学菊花盛开的样子。
教师小结:小兔子画的是花园。美丽的菊花开放了,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是漂亮极了!
出示图四:
教师:这幅图是谁画的?(小花猫)画的是什么?(玉米、稻田)他们分属于哪一类?(农作物)玉米是什么颜色的?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稻田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农作物等着谁来收割?(农民伯伯)教师小结:小花猫画的是田野。农作物成熟了,金黄色的稻谷,金灿灿的玉米,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
教师:熊猫老师看见这些美丽的图画心情会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熊猫老师高兴地说:"秋天的图画,多么美丽呀!"
三、完整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老师把这四幅图编成了一篇散文叫《秋天的图画》我们听一听。
教师完整讲述散文教师: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秋天美吗?哪里美?
教师小结:秋天有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像蝴蝶一样飘落的树叶,千姿百态的菊花,这么美的秋天,你们想不想学。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散文。
四、绘画结束:
教师:待会儿我们进班将这么美的秋天画下了,好吗!
《秋天的图画》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读出“图、梨”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能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大声朗读课文,识记课后生字词。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
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
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句话。
2.我会给下面的字注上拼音。
图 梨 笼 浪 粱 燃 勤 劳
二、合作探究
1.生字识记:
波:部首( )结构( )组词( )
浪:部首( )结构( )组词( )
灯:部首( )结构( )组词( )
作:部首( )结构( )组词( )
笔顺是( )
字:部首( )结构( )组词( )
苹:部首( )结构( )组词( )
丽:部首( )结构( )组词( )
劳:部首( )结构( )组词( )
2.理解课文
1)秋天的田野都有那些农作物成熟了?(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
2)下面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1)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把 比作
(2)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把 比作
3)你们知道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奇画家是谁吗?是
为什么?
4)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告诉大家。
三、拓展延伸
《秋天的色彩》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
大雁成群往南行。
葡萄紫、柿子红,
一串一串像灯笼。
菊花黄,稻花香,
天高云淡天气爽。
缤纷的落叶,五彩的菊,
五彩缤纷是秋季。
1.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2.用横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标出,照样子再写一句。
——————————————————————————————————————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bō làng diàn dēng zuò yè xiě zì
( ) ( ) ( ) ( )
píng guǒ měi lì láo dòng
( ) ( ) ( )
2.按课文填空
梨树
《秋天的图画》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