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通用15篇)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篇1
示例:
(1)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知道他(她)又是谁?
探讨:对于前者,恐怕你苦思冥想也得不出个圆满的答案来,都是,又都不是;而对于后者,相信 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这两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后一个一猜就中呢?关键就在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的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三、引入新课:
由大家所搜集的例子可以看到,刻画人物个性化特征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所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今天来看的一篇文章也是这一方面的范例。“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汪曾琪的文章《金岳霖先生》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四、整体感知:
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文章。
要求:
①了解文章的结构。
②找出核心句。
③找出本文的文眼。
④谈谈 自己心目中的大师的形象。
学生:总—分—总。
学生: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学生:有趣。
学生:一个一肚子的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老师:通过这些语句我们心目中也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是一个学问高深,行为却很独特的老人。
五、品味文章,分组交流人物独特个性下蕴涵的精神面貌:
下面就是学生总结交流的几例
学生:怪异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学生:怪异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集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学生: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生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的结论是两者没有关系。
学生:对友情独特的珍惜。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了她,可他还记得她的生日。
学生:对生活独特的热爱。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平板三轮车逛王俯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学生:通过独特看到的是学术上聪明过人,生活上不拘小节。
学生:为人天真,头脑单纯。
学生:待人真诚、坦 荡。
老师: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作者就是通过人物独特的个性刻画人物形象,使这样一个学者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的。
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写活一个人物?
讨论归纳: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赏析,使他们认识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源于对人物个性化特点的刻画,而个性化特点的刻画有来源于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所有的这些描写又来源于平常认真的观察和用心的体会。要让学生记住: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
六、写作延伸:
看来大家通过学习,不但认识了一位可爱的老头子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技巧。接下来大家也来写一段文字,记一位班级熟悉的同学。写好以后我们可以不说出被写同学的姓名,我们同学别的同学猜猜写的是谁。
意图:希望同学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通过细节去深动的刻画身边的人,同时通过交流也能使同学在平时更能很好的去观察生活。
七、结束课文:
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几个细节的正面描写及通过其他几个人物衬托的侧面描写,表现了作为一代大学者的金岳霖先生有趣、直率、真诚、爱学生、朴实、为人天真、热爱生活、又满腹经纶的独特之处。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也领略到汪曾祺把人描绘得鲜活生动的功力。而这一切源自于汪曾祺先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个细节怎么去设计?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
八、课后反思: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引导,鲜活的思维,活跃的气氛,其次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 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这一堂课教学中,同学通过课前对名家名篇的人物刻画优美语段的感悟提前进入一个艺术的氛围,这也可看作是情境的预设。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为我们达成通过课内训练提高学生表达及写作能力的学习目标,同时又强化了同学们文学评价、鉴赏的能力。因而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同学们对这一实践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从整体教学来看,情境的创设同时也体现在把整个《金岳霖先生》作为我们引导同学关注典型性描写的范例上。这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课堂是一个情境,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它是为同学课后的理解提供一个范例。情境的创设,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在这氛围中,学生能有一种轻松的心态去感受语文的人文美,无疑对学习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重新审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对汪曾祺先生语言美的感悟上,由于各个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以通过课后的训练进行弥补。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并通过本文简要了解当时西南联大。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3.品析本文平实而自然却饱含感染力的文字。
4.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体会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5.学会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
2.品析本文平实而自然却饱含感染力的文字。
3.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体会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代作家汪曾祺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有一个老师,叫金岳霖。有一回金岳霖给一位姓陶的朋友打电话,陶家的保姆问:“您是哪位?”金岳霖竟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张口结舌答不上,又不好意思说忘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是了。”保姆说不行。金岳霖再三请求,还是不行。只好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知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别人都叫你金博士。”金岳霖听了,高兴地说:“阿弥陀佛,原来我姓‘金’!”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金岳霖介绍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宗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金岳霖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去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游学。1926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
金岳霖是最早把西方现代逻辑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逻辑》《论道》《知识论》。
四、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查找生字词。
2.明确字词读音。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五、整体感知
提问:你认为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有趣。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六、研读课文
(一)金岳霖先生的有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1.奇特:
明确:
(1)样子有点怪:
①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②一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③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教授里穿夹克的只有金先生一人。
(2)行为举止怪:
走路奇怪。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
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
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2.重情
明确:
(1)给逝去的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
其情也特别深、特别纯、特别真挚、特别伟大。课文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2)林国达之死——珍惜师生情。
其情弥深,整堂课都没有笑容。
3.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七、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有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西南联大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二、研读课文
1.除了金岳霖先生,作者还写了哪些人和事?
明确: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
2.这与写金岳霖先生有什么关系?
明确:衬托的手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联大其他教授的率真与正气来衬托金先生的品性。
3.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明确:宽容个性、思想自由、学术气氛很浓。
补充:简介西南联大
4.作者还写了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并展开联想,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又进一步详细交代了与作者的来往。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衬托,以王浩的率真、随和、易于结交和成就来侧面展示了金先生成功的教育,和不凡的人格魅力。
三、感悟写法
1.作者成功地刻画了金岳霖先生的形象,让你感到最精彩的是哪种描写?
明确:细节描写。
2.从文章来看,细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细微、真实。
四、课堂练习
1.选取你熟悉的一个人,进行细节描写。
2.交流,评价。教师点拨。
五、作业
1.完成练习题。
2.修改片段练习。
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金岳霖先生——闻一多、朱自清、王浩
衬托
细节描写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体会金岳霖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博士,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
他就是金岳霖先生,19xx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 1920---19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 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以后又当过刊物编辑和剧团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
三、知识链接
1.关于金岳霖:
金岳霖 (1895-1984.10.19)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字龙荪。生于湖南长沙。19xx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赴美留学,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1年后游学英、德、法、意等欧洲诸国。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逻辑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四至六届委员,民革中央常委。一生从事哲学、逻辑学研究和教学。在哲学方面,吸收西方哲学的成果,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结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并且把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批判了罗素的主观唯心论,论证了事物的可知性;提出摹状与规律的学说。在逻辑学方面,30年代系统地从西方引进演绎逻辑,对演绎逻辑的基本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思维规律。后期强调形式逻辑必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探讨了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提出了有关思维的新的判断形式,主张恢复归纳(在形式逻辑中)本来的地位。著有《逻辑》、《知识论》等;出版有《金岳霖学术论文选》、《金岳霖文集》等。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他由于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誉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风度。当然,他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他终生未娶,这样优秀的人又未娶妻,现在我们能可以称之为单身贵族。他的终生未娶又因为是一直恋着林徽因,这样的人我们又可以称之为痴情汉子。总之,他是一个有趣、直率、真诚、朴实、有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家。
2.关于“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在昆明成立,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于10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为南京失守,战火逼近长沙,学校为坚持抗战和坚持教育计划,于1938年2月西迁昆明,改称为“西南联合大学”。当时,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学生全都奔赴昆明,有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钱钟书等等。西南联大空前的人才济济,人文荟萃。三校虽历史不同,学风各异,但八年之间的同心协力、交相辉映、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弘扬“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出大量人才。人称文化南移,实为促进西南边疆特别是云南的科学、文化、教育发展之前锋,为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西南联大学习过的杰出人物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有2人为双院士。西南联大学生中后来取得特别突出成就的有: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朱光亚等6人。这只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部分突出人才,在文、史、哲和社会科学方面也是人才济济。
四、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1、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有趣的教授,他学问渊博,性情率真,感情真挚。
2、汪曾祺写金岳霖选用了哪些材料?(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明确:穿着打扮 课堂提问 关心林国达 理解专业 对话教学 捉跳蚤 和斗鸡同桌吃饭 和小孩子比赛 给林徽因过生日 坐三轮车逛王府井大街
3、文本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都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捉跳蚤 和斗鸡同桌吃饭 (展示漫画)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重点欣赏上面这两个细节。
4、“捉跳蚤”,“和斗鸡同桌吃饭”这两个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非常有趣的老顽童形象。但金岳霖先生受人们的尊敬仅仅是因为他有趣吗?文本中有没有哪个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另外一面,读了以后让你感动,让你慨叹?
明确:“给逝去的朋友林徽因过生日”这个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重于情深于情的一面。(这个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文字,深入文本体会细节的魅力)
五、分析课文
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几个细节的正面描写及通过其他几个人物衬托的侧面描写,表现了作为一代大学者的金岳霖先生有趣、直率、真诚、爱学生、朴实、为人天真、热爱生活、又满腹经纶的独特之处。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到“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金岳霖先生是一位很有趣的教授。这是对金岳霖先生的总评价 —— 有趣。
再看第二段。“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下面就从多个方面写金先生怪在哪里。先说他的帽子,“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他在每一学年的开始,总是开门见山的对新学生解释说:“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先生直率的性格。然后又说到他的姿态是“微微地仰着脑袋”,又说到他的怪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然后是他的穿着—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文中说道:“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在那个人人长袍马褂的时代,这样的穿着足以看出金先生自由洒脱的个性。看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这是本段总结性的话语,是对金先生的样子的总体描绘。这一段就是分别从帽子、姿态、眼镜、穿着这四方面来写金的怪。
再看第三、四段。由于联大没有点名册,金先生提问时会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同学回答问题。”同学回答时,金先生很注意听着,完了,说:“ yes! 请坐!”对于他的学生林国达的怪问题,金先生反问道:“林国达垂直于黑板,这是什么意思?”他的提问和解答都是这么轻松和幽默。他就是在这种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中传授知识。下一段说道林国达死了,那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由此可以看出金先生对学生的深厚感情。
当学生提出逻辑学很枯燥时,金先生并不是长篇大论地论述逻辑学的用处和作用,他只是真诚地剖析了自己对逻辑学的感觉,就是:“我觉得它很好玩。”这体现出他真诚而朴实的性格。
接下来的两段是写金岳霖先生的学生美籍华人、国际知名学者王浩。特别写了师生二人在课堂上的对答,说明王浩的成才离不开金先生。这是从侧面衬托金先生的一肚子学问。
第九段,写金先生在给学生讲《小说与哲学》时,大家认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大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并认为《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这就显示出了他的真诚,对于学术问题不趋炎附势,只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在学术界是最可贵的精神。他讲着讲着,忽然听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提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给人感觉他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显示出一个成年人难得的童趣和天真。
下一段写到了他的朋友很多,特别点到了他对林徽因的怀念,显示出他的成熟、稳重与理智。林徽因死后的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客,老朋友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这全然不象徐志摩为诗人气质所驱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烧熔了理智,在追求林徽因失败后接着就有了陆小曼,也不象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就续娶了他的学生林洙。而金岳霖先生却为了心中的她而终生未娶,并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伯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再看下一段,描写金先生晚年,毛主席让他多接触社会,他就让人蹬着平板三轮车带他每天到王府井转一圈。既是这时的他已经八十岁了,仍旧是这么可爱和有趣。这段的最后一句是对金先生的为人作出的概括:一个一肚子的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接着下面列举了金岳霖先生的两本著作,是对他一肚子的学问额补充说明。然后作者说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些。作者只是金先生的学生,对他并不是很了解,象金先生这样真诚、直率、天真、有学问而热爱生活的人值得人们为他著书立说,更值得人们长久地怀念。
最后一段,写西南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这主要是表达作者对于那个时代,对于西南联大,对于他的老师同学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怀念。
这篇文章所写内容琐细复杂,但都是围绕着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个性来写的,都集中地表现了他美好人性的一面。伟大的品格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整篇文章读来清新自然、实在深远,可以弹掉人世间的浮躁之气,能够荡涤人的心灵。整篇文章看起来短小随意,却在精致中渗透人生,以小见大地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最美好的人性。
六、艺术特色
文章的语言风格:
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可以用“平淡”二字来概括。汪曾祺在他的作品集的《自序》中写道:“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间发议论,也是夹叙夹议。我写不了象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着智慧的论者,也写不了象蒙田那样渊博而优美的谈论人生哲理的长篇散文。我也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感情过于洋溢,就象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然有点不好意思。 …… 我的散文大概继承了一点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传统。”
人性的光辉是世间最灿烂的风景,汪老是用平淡来描述最具有人性美的人性,他的思想容入他的文章里,与其说他描写了最朴实的人性,最朴实的生活,不如说表达了他最朴实又最美好的灵魂。
七、小结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整篇文章是通过对金岳霖先生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使金先生的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文章对于金先生这种形象的塑造本身就是对欺骗和世俗的嘲讽、批评和否定,是对假恶丑的否定,对真善美的发扬。汪曾祺对金先生的赞美也表现出他对这种人生的欣赏,真诚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天性。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蝇营狗苟、趋炎附势的现象,金先生这种品格是如此的可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我们都应该象他那样真诚和坦率,做一个真人,一个透明的人。
八、作业
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以你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为对象,写一篇记叙文。
相关资料:
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篇4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 斌 【教学目标】
1、研读有关文段,能探究出鉴赏细节美的方法。
2、运用鉴赏细节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学习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式】
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
1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国学大师为新生看行李。
投影:
有一年北大开学,一个外地的新生入校,拿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后,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将行李放在路边,正在为难之际,见前面来一布衣老者,于是请求老者帮自己看一会儿行李,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这位新生如释重负地去办各种手续,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新生回来,老人仍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行李,谢过,两人分别。
又隔几日,北大召开开学典礼,这位新生惊讶地发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为自己看行李的老人。这是我国的两位文学大师,也是两位著名的学者,从这件小事中我们看到他们可敬的一面,今天,我们在去认识另一位国学大师──金岳霖先生。
二、读题引申
1、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信息?何以见得作者对他充满敬意?
写人的;表明作者对金先生的尊敬。
2、怎么去写一个你尊敬的人?具体通过什么方法?
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把他写出来。
3、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运用这些手法在描写我们尊敬的人物时,在行文的语调上一般会怎么样?严谨一些还是随便一些呢?看看作者是怎么样写他尊敬的金岳霖先生的。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样的笔调写他尊敬的金岳霖先生的?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四、重点探究
1、首先,大家说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金岳霖先生的语言是严谨而恭敬还是比较幽默的?
幽默的。
那么,作者用这种语言来描写他尊敬的先生,你读出的是尊敬还是不尊敬呢?
尊敬。
2、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有趣:幽默、怪、好玩等。
3、文中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金先生是个“有趣”的人呢?能具体谈谈吗?
在本文中,关于金岳霖的行事大约有:
奇特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生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又缺乏变通,不给东道主的面子。
对生活独特的热爱: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投影: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稀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饿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4、这么怪异,为什么没有人管他?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又有: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
5、由此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⑴ 宽容个性。
⑵ 思想自由。
⑶ 学术气氛很浓。
6、是不是每一个言行怪异、独特的人都会受人尊敬呢?结合你自己的实际,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有个性、真性情的人呢?
与才学、人品、高雅等联系在一起。没有才学、文化、高尚的人品哪怕再独特、再与众不同也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因此,披着长头发的不一定都是艺术家,长相平平的人未必不是专家、学者。
7、同学们告诉我的都是金先生“有趣”的一面,但是老师还有几个地方不能理解,给我的印象不是挺“有趣”的,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
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朗读。)
8、“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中为何是“徽因”而不是“林徽因”?举例某男同学称呼某女同学。
联系相关背景: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
9、这时回头来重新审视一下金先生,你觉得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充满个性、真性情。
出示金岳霖的照片,让我们用掌声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五、写法探究
这个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个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金先生。
1、文中最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描绘这样一个人的呢?找出来谈谈!
一滴水也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平凡中更能见伟大,这种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2、你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中,有哪些言行举止的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出来,大家一起欣赏。
六、小结
总之整篇文章是通过对金岳霖先生的多方面细节的描写,使金先生的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文章对于金先生这种形象的塑造本身就是对欺骗和世俗的嘲讽、批评和否定,是对假恶丑的否定,对真善美的发扬。汪曾祺对金先生的赞美也表现出他对这种人生的欣赏,真诚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天性。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现象,金先生这种品格是如此的可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我们都应该象他那样真诚、坦率,做一个真人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