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精选16篇)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 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 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
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选修课的教师)
四、人物介绍
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六、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多媒体展示图片)
七、课文分析
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
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还给她过生日;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不再风趣幽默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4、介绍金岳霖与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从中体会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体展示三人合照)
5、概括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6、口头作文训练:请你把有趣的老师描绘出来,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点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学生猜)
7、小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八、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写
【板书设计】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奇特的外貌
奇特的行为举止
有趣 独特的教学风格
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对友情独特的珍惜
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情感内涵比较丰富的记人的散文,内容并不深,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大都能够发现并分析细节的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在鉴赏过程,仅停留于细节表层,非常浮泛本课在强化学生在感性体悟作品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养成咀嚼涵咏的习惯,尤其是要沉潜到作品的深处体悟细节之美另外,能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衔接,让学生通过探究来概括、提炼和积累鉴赏方法,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金岳霖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二是:作者汪曾祺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来刻画金岳霖的这样的课题,答案不求深高、全面,只看重学习过程,获得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后应该经常这样做
一、务必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事实上,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有很强的主观性对同一问题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事物的感悟因人而异,对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响但是,一个人的思维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不必像数学、物理那些理科的习题那样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具体的操作中,我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比如说,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的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已在这方面做了尝试,但是做的还不到位,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重视学生的认知与疑惑
在《金岳霖先生》一课的开始,我先将文题及作者板书至黑板,随即提出一个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得到什么信息?于是学生得出了诸如:这时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对金岳霖的尊敬之情等等信息,但也从中产生了为何作者会对金岳霖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之类的问题采取这种方式导入是因为,就这篇课文而言,我认为重点应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出来的通过学生的认知和存在的问题,教师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达到“解惑”的教学要求但是,由于我自己对部分知识重点的把握不到位,使得对“作者汪曾祺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来写金岳霖先生的?”即对细节描写手法的分析不是很突出,造成了顾此失彼的遗憾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仅在"辅助"两字,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本身,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必须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感悟、领会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滥用多媒体,就会在无形中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应对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等方面起辅助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示的多媒体课件中尽量做到不可替代主要展示一些图文信息,但是,由于身为一名新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在课件的制作上忽视了实际场地的条件与限制,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多加留意。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 篇2
设计说明:
本文属于“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的“一花一世界”版块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版块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细节美,这就要求学生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传神写照的细节描写,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魅力;透过文章表层的平和闲适,体会作者心底的淡淡的伤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基础上,把握冲淡隽永的语言特色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集中在课堂的中间环节,即自主、合作、探究环节,利用探究和诵读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并相机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品味冲淡隽永的语言
2.鉴赏传神的细节
3.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通过传神的细节描绘人物
2.感悟金岳霖先生的性情魅力及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缘何父亲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能令几代读者潸然泪下?让我们再次回顾经典(出示幻灯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就是因为作者用平和而深挚的语言描绘出了传神的细节,使背影成为几代人心目中永恒的雕塑今天我们走进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去品味他用冲淡隽永的语言、幽默滑稽的笔法极绘传神细节,感悟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人生
二、了解作家汪曾祺及本文的主人公金岳霖先生
(出示幻灯片2)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
作品:《落魄》、《职业》、《尾巴》、《故乡的食物》、《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
(出示幻灯片3)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生于湖南字龙荪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著有:《论道》和《知识论》
三、整体感知课文
在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经营并自成一家的人并不多,汪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出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他的散文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如果说读他的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读他的散文时我们享受到的则是闲情逸趣了让我们整体感知课文
1.请找出本文的核心句及文眼
2.作者选用了与金岳霖先生有关的哪些细节,写出了他怎样的个性
四、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选了许多与金岳霖先生有关的生活细节,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你认为最为传神的一两个小细节来评点人物的性情魅力(学生找出的细节不分先后)
细节示例如下:
“怪”:
1.(P99漫画)戴黑白眼镜,穿麂皮夹克
找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节,领会作者通过平实、简洁的语言对金岳霖先生外貌以及行为举止的描绘,分析先生的个性
解说:金先生是留美多年的博士,受西方文化的感染熏陶,追求自由洒脱的个性,不受社会习俗的影响,加之当时社会上传统文人大都是长袍马褂式的文人装束,所以金先生的麂皮夹克就显得有些“怪”了,而这正是他自由洒脱的个性的表现作者抓住最有特色的细节,寥寥几笔就是传神的人物写照,简洁、朴实却是韵味悠长引用王安忆的话评论汪曾祺的文字(出示幻灯片4: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汪曾祺很讲究文字,但这种讲究却没有斧雕痕迹,没有堆砌的毛病,他追求准确、简洁,崇尚朴实、平淡,在意境和韵味上下功夫)出示课堂小练习,你能否抓住细节描绘一下你最熟悉的同学,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描绘的是谁(学生回答踊跃)
2.跳蚤事件(出示幻灯片5:捉跳蚤漫画)
找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9自然节,其他同学闭目驰骋想象
解说:高僧只做平常语,作者用“随意而来,随意而去”的笔调写出金先生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性情,令人忍俊不禁笑过才会发现疏放中透出的凝重,那是作为大学问家对生活的一种恬淡与随意,一种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人生审美情趣
3.斗鸡(出示漫画幻灯片6:与斗鸡同桌共餐漫画),分梨
让学生读这两个细节,品味素净的语言及漫画式的笔法所表现出的先生的性情
学生:这表现了金先生的天真
解说:这样的一位极富理性思维的大学问家的天真,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沉淀后的一种从容淡定一种独特的享受人生乐趣的方式作者用了有如窗外西岭边小葱、小韭、小芫荽一样清淡自然本色的语言描绘出金先生纯真超然之态正是因为这,我们才倍觉先生可敬可亲
4.老年后的接触社会
学生朗读,我们也能想象一幅画面,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上,一个80岁的老头,坐在平板三轮车上,用他那微微仰着的脑袋,东瞅瞅西望望的情景,真是形神毕肖呀可以说这是经历世事浮沉后的一种洞明时世的从容、豁达、觉悟,一种独特的对生活热爱的方式
“重情”:
1.林国达之死——珍惜师生情
2.给林徽因过生日
学生读第11自然节,讨论金先生对林徽因的感情
解说: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关于对林徽因的介绍,林嫁于梁思成后,金先生将爱情升华为友情甚至终身未娶,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达到一种理性的极致,显示出超凡脱俗的襟怀与品格,爱得纯粹,爱得伟大这印证了柏拉图的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课下探究:(出示幻灯片7: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有关林徽因的资料,了解她的才情、作品、人生,看看她是怎样的一位奇女子)
从作者恬淡而厚重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位重于情深于情的先生,大有六朝士人率性钟情的流风遗韵
冯友兰回忆金岳霖说:(出示幻灯片8)“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我认为,这几句话可以概括嵇康的风度这几句话对于金先生的风度也完全可以适用”又说:“我想象中的嵇康,和我记忆中的金先生,相互辉应嵇康的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
学生还可能提出的一些细节(教师灵活掌握),如:
文章第8自然节提到王浩,仿佛与主题无关,能否删去?
解释:不能,写金先生的学生王浩是为了从正面衬托金先生的学识渊博,做学问的一种高度
第2自然节提到闻一多以及朱自清,有何作用?
解释:让学生了解西南联大的一些情况(出示幻灯片9: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的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于当年11月1日上课不久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往云南数百名师生徒步3000余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4月26日到达昆明,临大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直到1946年“五四”,联大结束,三校分别迁回平津,历时整整8年幻灯片10:西南联大融合了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韵、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格、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貌,表现了高度的凝聚力“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以其“刚毅坚卓”的品格,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国家建设所需的优秀人才)写他们是为了说明金先生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之中,看似闲笔,实则体现作者的散淡闲适的文风往事回思淡如雨,琐碎平常见性情
简约平白孕含蓄,令人玩味意无穷
站在这几则或曰趣事或曰逸闻的彩笔勾勒出的金先生的肖像前,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先生的性情魅力,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学生:质朴、率性、自由、纯真、有爱心、有学问、重情义、爱生活
能不能用文本里的一句话作答?
齐读: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而这些都是通过细腻传神的细节(肖像、动作、行为举止等)凸显的,我们能否也拿起笔,把那些明媚的或灰白的心灵感悟写在岁月的河岸上期待同学们课下进一步尝试
课下尝试:细节传神写照的魅力
小结:
读此文我们觉得主人公真纯可爱,质朴可亲,佩服他阅历时世浮沉、洞察万物的从容淡定,继之就是深深的怜惋与叹喟了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能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苦味大概是对那些已成广陵散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伤感,也是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不由得让人想起冰心的话:“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五、课外拓展
请看20__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诗词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本题考查点是学生对细节描写在诗词中作用的理解全诗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就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人在写家信时深感乡思情切,由于“意万重”而觉得无从下笔,由于时间“匆匆”,担心有些话说不清楚,交代不周全,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似乎有点“书被催成墨未浓”的意味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看“开封”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正是“临发又开封”这一富有包孕性,耐人咀嚼的动作,使得这句诗具有了穿透千古的力量这一细节写得非常细腻,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却韵味犹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唐诗别裁》认为这首诗“亦复人人胸臆语,与‘马上相逢无纸笔’一首同妙”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更是推崇备至,以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 篇3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 斌 【教学目标】
1、研读有关文段,能探究出鉴赏细节美的方法。
2、运用鉴赏细节的方法,深入体验作品蕴含的美感。
【学习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式】
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
1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国学大师为新生看行李。
投影:
有一年北大开学,一个外地的新生入校,拿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后,实在坚持不住了,便将行李放在路边,正在为难之际,见前面来一布衣老者,于是请求老者帮自己看一会儿行李,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这位新生如释重负地去办各种手续,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新生回来,老人仍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行李,谢过,两人分别。
又隔几日,北大召开开学典礼,这位新生惊讶地发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为自己看行李的老人。这是我国的两位文学大师,也是两位著名的学者,从这件小事中我们看到他们可敬的一面,今天,我们在去认识另一位国学大师──金岳霖先生。
二、读题引申
1、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信息?何以见得作者对他充满敬意?
写人的;表明作者对金先生的尊敬。
2、怎么去写一个你尊敬的人?具体通过什么方法?
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把他写出来。
3、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运用这些手法在描写我们尊敬的人物时,在行文的语调上一般会怎么样?严谨一些还是随便一些呢?看看作者是怎么样写他尊敬的金岳霖先生的。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样的笔调写他尊敬的金岳霖先生的?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四、重点探究
1、首先,大家说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金岳霖先生的语言是严谨而恭敬还是比较幽默的?
幽默的。
那么,作者用这种语言来描写他尊敬的先生,你读出的是尊敬还是不尊敬呢?
尊敬。
2、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有趣:幽默、怪、好玩等。
3、文中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金先生是个“有趣”的人呢?能具体谈谈吗?
在本文中,关于金岳霖的行事大约有:
奇特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生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又缺乏变通,不给东道主的面子。
对生活独特的热爱: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投影: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稀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饿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4、这么怪异,为什么没有人管他?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又有: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
5、由此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⑴ 宽容个性。
⑵ 思想自由。
⑶ 学术气氛很浓。
6、是不是每一个言行怪异、独特的人都会受人尊敬呢?结合你自己的实际,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有个性、真性情的人呢?
与才学、人品、高雅等联系在一起。没有才学、文化、高尚的人品哪怕再独特、再与众不同也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因此,披着长头发的不一定都是艺术家,长相平平的人未必不是专家、学者。
7、同学们告诉我的都是金先生“有趣”的一面,但是老师还有几个地方不能理解,给我的印象不是挺“有趣”的,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
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朗读。)
8、“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中为何是“徽因”而不是“林徽因”?举例某男同学称呼某女同学。
联系相关背景: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
9、这时回头来重新审视一下金先生,你觉得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充满个性、真性情。
出示金岳霖的照片,让我们用掌声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五、写法探究
这个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个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金先生。
1、文中最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描绘这样一个人的呢?找出来谈谈!
一滴水也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平凡中更能见伟大,这种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2、你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中,有哪些言行举止的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出来,大家一起欣赏。
六、小结
总之整篇文章是通过对金岳霖先生的多方面细节的描写,使金先生的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文章对于金先生这种形象的塑造本身就是对欺骗和世俗的嘲讽、批评和否定,是对假恶丑的否定,对真善美的发扬。汪曾祺对金先生的赞美也表现出他对这种人生的欣赏,真诚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天性。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现象,金先生这种品格是如此的可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我们都应该象他那样真诚、坦率,做一个真人,一个透明的人。
七、课后作业
生活中也有我们熟悉的人,如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一定很有特点,选择其中的一个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体会金岳霖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博士,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
他就是金岳霖先生,19xx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 1920---1997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 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以后又当过刊物编辑和剧团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等。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文学批评集有《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其代表作也是其获奖小说是:短篇《受戒》、《大淖记事》,这些小说都是以散文笔调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属于民俗风情小说。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
三、知识链接
1.关于金岳霖:
金岳霖 (1895-1984.10.19)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字龙荪。生于湖南长沙。19xx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赴美留学,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1年后游学英、德、法、意等欧洲诸国。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逻辑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四至六届委员,民革中央常委。一生从事哲学、逻辑学研究和教学。在哲学方面,吸收西方哲学的成果,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结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并且把西方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批判了罗素的主观唯心论,论证了事物的可知性;提出摹状与规律的学说。在逻辑学方面,30年代系统地从西方引进演绎逻辑,对演绎逻辑的基本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思维规律。后期强调形式逻辑必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探讨了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提出了有关思维的新的判断形式,主张恢复归纳(在形式逻辑中)本来的地位。著有《逻辑》、《知识论》等;出版有《金岳霖学术论文选》、《金岳霖文集》等。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他由于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誉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风度。当然,他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就是他终生未娶,这样优秀的人又未娶妻,现在我们能可以称之为单身贵族。他的终生未娶又因为是一直恋着林徽因,这样的人我们又可以称之为痴情汉子。总之,他是一个有趣、直率、真诚、朴实、有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家。
2.关于“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4月在昆明成立,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于10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为南京失守,战火逼近长沙,学校为坚持抗战和坚持教育计划,于1938年2月西迁昆明,改称为“西南联合大学”。当时,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学生全都奔赴昆明,有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钱钟书等等。西南联大空前的人才济济,人文荟萃。三校虽历史不同,学风各异,但八年之间的同心协力、交相辉映、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弘扬“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出大量人才。人称文化南移,实为促进西南边疆特别是云南的科学、文化、教育发展之前锋,为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西南联大学习过的杰出人物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有2人为双院士。西南联大学生中后来取得特别突出成就的有: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朱光亚等6人。这只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部分突出人才,在文、史、哲和社会科学方面也是人才济济。
四、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1、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有趣的教授,他学问渊博,性情率真,感情真挚。
2、汪曾祺写金岳霖选用了哪些材料?(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明确:穿着打扮 课堂提问 关心林国达 理解专业 对话教学 捉跳蚤 和斗鸡同桌吃饭 和小孩子比赛 给林徽因过生日 坐三轮车逛王府井大街
3、文本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都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捉跳蚤 和斗鸡同桌吃饭 (展示漫画)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重点欣赏上面这两个细节。
4、“捉跳蚤”,“和斗鸡同桌吃饭”这两个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非常有趣的老顽童形象。但金岳霖先生受人们的尊敬仅仅是因为他有趣吗?文本中有没有哪个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另外一面,读了以后让你感动,让你慨叹?
明确:“给逝去的朋友林徽因过生日”这个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重于情深于情的一面。(这个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文字,深入文本体会细节的魅力)
五、分析课文
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几个细节的正面描写及通过其他几个人物衬托的侧面描写,表现了作为一代大学者的金岳霖先生有趣、直率、真诚、爱学生、朴实、为人天真、热爱生活、又满腹经纶的独特之处。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到“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金岳霖先生是一位很有趣的教授。这是对金岳霖先生的总评价 —— 有趣。
再看第二段。“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下面就从多个方面写金先生怪在哪里。先说他的帽子,“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他在每一学年的开始,总是开门见山的对新学生解释说:“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先生直率的性格。然后又说到他的姿态是“微微地仰着脑袋”,又说到他的怪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然后是他的穿着—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文中说道:“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在那个人人长袍马褂的时代,这样的穿着足以看出金先生自由洒脱的个性。看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这是本段总结性的话语,是对金先生的样子的总体描绘。这一段就是分别从帽子、姿态、眼镜、穿着这四方面来写金的怪。
再看第三、四段。由于联大没有点名册,金先生提问时会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同学回答问题。”同学回答时,金先生很注意听着,完了,说:“ yes! 请坐!”对于他的学生林国达的怪问题,金先生反问道:“林国达垂直于黑板,这是什么意思?”他的提问和解答都是这么轻松和幽默。他就是在这种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中传授知识。下一段说道林国达死了,那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由此可以看出金先生对学生的深厚感情。
当学生提出逻辑学很枯燥时,金先生并不是长篇大论地论述逻辑学的用处和作用,他只是真诚地剖析了自己对逻辑学的感觉,就是:“我觉得它很好玩。”这体现出他真诚而朴实的性格。
接下来的两段是写金岳霖先生的学生美籍华人、国际知名学者王浩。特别写了师
《金岳霖先生》精品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