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2024-06-051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通过观察认识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结构。

  2、通过尝试、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度量角的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量角器

  学具准备:练习纸、一副三角尺、量角器、活动角、各种卡纸图形、多个相同的小角、10°小角拼成的半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说今天的学习内容。

  读课题,想想今天我们可能会学习哪些数学知识?

  (角的度量单位、工具,怎么度量等等)

  2、比较大小

  (1)小组活动:

  请同学利用教师课前给学生的学具(活动角、多个相同的小角、10°小角拼成的半圆),自由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请小组同学汇报并演示两个角的比较过程。

  ①利用活动角

  说一说怎样运用活动角,要注意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活动角易改变大小)

  ②利用多个相同的小角

  说一说怎样运用,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摆。缺点是什么。(小角拼的时候易活动)

  ③利用10°小角拼成的半圆

  a说一说这个工具是怎么形成的。(18个相同的小角拼在一起组成的)

  b指出这些小角共同的顶点。(在这个半圆的“中心”)

  指出每个小角的两条边,指出两(三、四)个小角组成的大角的两条边。

  c说一说怎么运用这个半圆。(中心对顶点,看这个角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2)比较3种方法那种最好,为什么。

  (3)运用这个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小角太大,再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

  二、认识量角器

  1、呈现“原始”状态下的量角器,(只有一圈刻度的量角器),介绍量角器的“中心”(所有小角共同的顶点)、“刻度线”、“0刻度线”(角的一条边)、“刻度”、“1°”(指出角的两条边)。

  找出20°、50°、90°、150°、170°(指出角的两条边)

  运用这个量角器量一个反方向的角,引出“内外圈刻度”。

  呈现改进后的量角器(现有的量角器),-----------。

  2、介绍量角器的基本结构。幻灯片演示。

  (1)中心点

  (2)认识零刻度线、90刻度线,注意零刻度线两头各有两个零。一个0在内圈,一个在外圈。

  (3)认识内外圈刻度,读一读,引导学生观察内外圈刻度,找找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量角器里的各个部分。

  4、认识1度角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记作1°1小格是1度,几小格就是几度。

  (2)认识平角=180°,周角=360°

  (3)读度数。幻灯片出示40°,41°(内圈)79°,101°(外圈),指名读数。

  三、自主探索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1、认识了量角器这位朋友,也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是度。下面请同学看作业纸中第1题,先估计一下这个角是几度,再试着用量角器量出中这个角的度数。(学生自主探索度量方法)

  2、小组交流,得出最恰当的度量方法。

  3、小组汇报演示。边汇报,边幻灯幻灯片片演示。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从与边重合的零刻度往上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教师板演示。黑板出示步骤。

  一盖:有量角器把角盖住;

  二合: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

  三看:看另一条边,分清内外圈,读出度数。

  5、幻灯片演示度量∠2、∠3。比较大小。

  四、练一练

  1、完成作业纸上第二题。请用量角器量出∠4的度数。先估计,再测量。

  (1)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

  幻灯片演示。

  注意:读度数时,角的一边与量角器哪一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就从那一圈的零刻度向上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这圈上的刻度就是所量角的度数。

  (2)要区分是内圈还是外圈的数,你还有别的好方法吗?

  还可以先判断所量的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是锐角的话选择较小的度数,是钝角则选择较大的度数。

  2、判断

  打手势判断,说说为什么错?

  3、量一量

  学生量,指名核对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知识延伸: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都是180度呢?

  五、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啊?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2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第五节“角的度量”

  课题: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体会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度量单位,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点:认识量解器,体会量角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具:画有两角的图,学生用的纸量角器、直尺量角器等。

  学具:学具盒

  程序设计:

  一、情境入题: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正在进行绘图比赛,小兔子和小狐狸先画好了送给咱,你想知道画的什么吗?(出示图)

  这两个小粗心,还忘记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了,你能替他们填上吗?师板书,标出一个角的名称:

  他两还争论不休,各说各画的角大,我看了又看也不好下结论,想请你们作个评判,你们想帮忙吗?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有多大呢?(需要量一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角的度量”同时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刚才小兔子和小狐狸把这两个角也各送到你们书中26页上方。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吗?(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比较方法)小结: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可是怎样才能使结果更精确呢?(指着桌子的长)要知道它的长怎么办?(用直尺量)要知道它的面积呢?(出示摆方格的过程)要知道这个角的大小呢?(用量角器来量)对,也要找到一个测量单位,再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引入27页帮学生理解: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记作1度)通常用1度作为度量角的单位。一周角呢?一平角呢?你找到角的度量单位了吗?那么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里?单位呢?这是一个角吗?(用手比划出一个直角)这个角多大呢?大家注意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这个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板书:中心点)这条边上有一个“o”,所以这条边叫做0该度线(板书:0刻度线)指的另一条边也就是90度的角。问: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呢?对!量角器的中心,一条边是这个量角器的0刻度线,另一条边呢?是90刻度线(同桌交流欣赏)。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出50度的角,你画的尽可能和同学画的不一样,想想怎么画?(不能随手画,角的两边是射线,必须用尺子)想办法,最好投影将同学们画的不同方向的两种角展示给大家,这两个角不同在哪?(方向不同,起点不同)再投一个画130度的,问:这个50度的角画得怎样?觉得画的是130度的角的同学请举手。不过我觉得这个同学画得有道理,这不是标着50度吗?谁能说清楚?(指一名同学到讲台上讲)引导学生弄清:如果从右面开始的,应该看里面的,他看成外面的了,所以他(她)画的是130度。噢,0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从这边开始数,0度、10度。。。。。。到这就是50度了,如果到这里,就是130度了,看外圈的50度,应该从哪边开始?(再引学生从外圈数)是这位同学画的角提醒了我们:量角顺上有两个50度,究竟看哪一圈呢?我们要想一想是从哪边开始的。师演示分别从左右两边0刻度线开始旋转成内外圈刻度的角)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究竟看哪一圈,主要决定于什么?(让生齐说:0刻度线)其它,我们还可以这样想,50度的角肯定比90度的角小,如果画成这样(指130度的角)就比90度大了。如果是130度应从哪边开始?请看着我们纸量器上画的角,再回忆演示的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总结出: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都在量角器的中心。都有一条边在0刻度线上。

  三、尝试探求量角方法:现在,请大家看着量角器你看到了什么?看出:中心,0刻度线。从量角器上看到角了吗?我们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角,那么怎样用量角器来量呢?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量一量,发的角1是多少度。小组内交流一下角1是多少度,我们应该怎样量角。谁能到前面来给大家量一量?同学们发现他放量角器的步骤了吗?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发现说出:角和量角器上的角重合。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0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噢,我也听明了,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重合,是不是呀?那么要量得准,就要怎么办?(重合得准)怎样才能重合得准呢?(师生合作,完成板书)

  角的度量

  角————量角器 顺口溜

  顶点————中心点 点合

  一条边————0刻度线 边合

  另一条边————?度三去看。

  0刻度那边开始算。

  咱编句顺口溜记一记好吗?(板书到上面)

  大练兵:

  1、你会量角了吗?看看小兔和小狐狸画的角已穿上了红衣服去了27页,这回你该做个公正的裁判了吧?量一量,标出度数吧!

  2、看28页第2题的2、4。这是一个工厂一些部件,师傅忘记标度数了,想请你们帮忙量一量并标上度数怎样?先看看你的眼力如何,先估,再量。

  3、木工师傅听说你们量角的本领大,也来了信息,想选几名量角又快又准的去帮忙,那咱是不是要先较量一下?做数学游戏。游戏规则:

  a)1、一个小朋友说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小朋友试着画出来

  b)用量角器量一量,如果误差在10度以内。记一分,否则不记分

  c)两人轮流分别画5次,谁的积分高,谁就赢了。

  胜者举手,好,那咱就推荐给他们,不过没选上的同学也别急,生活中还有好多地方需要我们去服务,希望大家能用今天学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附: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量角器顺口溜

  定点------------------中心点点合

  一条边--------------0度刻度线 边合

  另一条边-----------?度 三去看,0刻度哪边开始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着新课标“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思想,探索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一个新尝试。

  让学生亲历实践,去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本节设计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因那样教学,学生获取的知识是从教师嘴里淌出来的,学生体验不深刻,所以学生测量的准确率较低。本节课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尝试测量角1产生的不同的测量结果,体会统一标准的必要性,从而激起探究更方便更准确的测量方法的欲望。

  这样本节课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在认识量角器时,看到学生拿着量角器手足无措,东张希望的诧异样子,原来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因此,我比划出一个角,问:“这是不是角” “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我想,如果学生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角了,量角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决定让学生在纸量角器上画角,在交流有没有不同的角,这样顺势就可以介绍中心点、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度的角、度数的写法等。

  通过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后在尝试量角,从尝试体验中掌握了量角的方法,而且还成功突破如何选择内外刻度这一难点,所以我认为探究体验识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经历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量角的大小为何要画角呢?这就是角的度量本质所决定的,让学生体会到量角其实就是把要量的角和量角器上的角完全重合。在师生完成板书的基础上用顺口溜的方法记住量角的步骤,在找同学按此步骤量角,在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过程。

  从为“两个小动物谁画的角大?”作评判的环境,到测量两个角大小后做裁决,使学生感知生活重量角的必要性。引发了每一个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亲身经历实践、自主探究、体验新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用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谈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并用数学游戏结尾,使他们更加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这密切的联系,能为社会服务,又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应对“角的大小跟谁有关”在课前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时作一下复习铺垫,以避免学生量角时出现的(边短量不准)的困难,节省时间多给学生探究尝试量角的机会,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也可避免学生遇到困难时造成情绪低落的现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课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具体步骤,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把量得的结果用

  符号"。"表示。

  2.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计量角的常用单位"度"组织引导:

  教学重点: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感受新知: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30。的角。     

  2.请学生上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请学生上来用可旋转的教具表示一个比黑板上的角还大一些的角。

  为什么这个同学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      

  ( 因为两条边叉得大)                             

  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断出来吗?         

  看来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树立印象:      

  1.认识度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观察教师的木制量角器,观察上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量角器应怎样放在角上,才能正确测量呢?请讨论……            

  A.顶点对中心            

  B.一边对0刻度

  (一边不对0刻度可以吗?稍后的实际测量中可以点一点,以示它的方便与快捷)

  4.现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师黑板上演示),现在角的两边看不见了,该怎么办?  

  A.拿小一点的量角器。(这儿合适吗?)            

  B.延长角的两边。(可以吗?为什么?)      

  5.读出这只角的度数。(两个数中应读哪一个数呢?为什么?)             

  角1是30度  记作30。            

  即   角 1=30。          

  教师说明"。"的表示方法。

  1.看书本P53 看这个角是几度,填在书本上。

  测量以后请想一想:说明什么问题?

  (三)实践操作,形成经验:       

  1.测量P54的试一试题中的两个角是几度。       

  2.测量P54 第1题        

  A.看一看,哪几只角是直角?              

  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直角都是90度)         

  B.再量一量角3与角4。       

  填空:P54 第 2题

  3.第54页 第3、4题 

  (四)小结:         

  角的测量方法。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37--38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自己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准备:教师用的活动角和量角器各1个,为学生每人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精选12篇)“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