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角的认识

2024-06-051

角的认识(通用16篇)

角的认识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1.演示动画.

  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1)演示动画“直线、射线、线段”.

  (2)启发提问:手电筒、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线呢?

  (3)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联系: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端点数不同,线段的测量长度直线、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初步认识角.

  (1)演示课件.(从一点引出4条射线)

  提问:①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角?(最多6个)

  ②如果只想得到一个角?该怎么办?

  (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继续演示课件,演示角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①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

  ②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

  ③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3.联系实际,深入感知.

  (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启发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全班进行比赛,看谁的角最标准.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观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请同学们排出顺序.

  (4)当学生在叙述顺序语言表达困难时,适时出示角的表示方法.(强调“∠”和“<”的不同)

  4.讨论尝试,比较大小.

  (1)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2)同学讨论、尝试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3)继续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

  (4)由学生小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

  5.体验画角.

  (1)由学生尝试用尺子画角,教师巡视.

  (2)小结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两条射线)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26页第1题.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3.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四、质疑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射线、线段、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

  名称、比较两角大小的方法和角的画法)

  课后总结.教师出示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五、布置作业 .

  从一条射线的端点开始,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1.演示动画.

  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1)演示动画“直线、射线、线段”.

  (2)启发提问:手电筒、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线呢?

  (3)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联系: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端点数不同,线段的测量长度直线、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初步认识角.

  (1)演示课件.(从一点引出4条射线)

  提问:①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角?(最多6个)

  ②如果只想得到一个角?该怎么办?

  (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继续演示课件,演示角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①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

  ②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

  ③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3.联系实际,深入感知.

  (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启发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全班进行比赛,看谁的角最标准.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观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请同学们排出顺序.

  (4)当学生在叙述顺序语言表达困难时,适时出示角的表示方法.(强调“∠”和“<”的不同)

  4.讨论尝试,比较大小.

  (1)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2)同学讨论、尝试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3)继续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

  (4)由学生小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

  5.体验画角.

  (1)由学生尝试用尺子画角,教师巡视.

  (2)小结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两条射线)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26页第1题.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3.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四、质疑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射线、线段、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

  名称、比较两角大小的方法和角的画法)

  课后总结.教师出示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五、布置作业 .

  从一条射线的端点开始,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篇3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孙晓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乘法各部分名称,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实际操作能力。

  ⒊培养学生合作性、探索性学习品质和迁移类推能力;

  ⒋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哲学思想。

  一、课前谈话(语速慢)

  播放“哪咤传奇”音乐,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哪咤传奇》吗?孙老师也特喜欢看,因为小哪咤是一个爱动脑筋而且勇于战胜困难的人。这一节课上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吗?孙老师真佩服你们,小小年龄就很有自信心,我相信,你们必定能行!来,为自己加加油——我真棒!我必定行!

  小哪咤特别喜欢研究数学知识,他呀,写了一首奇怪的数字诗,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

  1

  2、2

  3、3、3

  4、4、4、4

  5、5、5、5、5

  6、6、6、6、6、6

  7、7、7、7、7、7、7

  8、8、8、8、8、8、8、8

  9、9、9、9、9、9、9、9、9

  他的好朋友小猪熊总是记不住这首诗的内容,你们有什么绝招赶快告诉它吧!比一比,看谁最能干。

  小结:这个方法真妙!小猪熊很快就记住了这首诗。用几个几来说相同的数,真是又快又准确。

  好方法就要把它用起来噢!大家现在必定能记住这首诗了吧!来,让我们一齐来说一遍。(做手势)

  二、探究新知。

  ⒈分乒乓球,初步感知几个几。

  ⑴师:咱们中国可是乒乓大国,在刚刚结束的第47届世乒赛上,又一次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小哪咤今天也赠送了一些乒乓球给各组同学,到底有多少只呢?想知道吗?好,请各个组长带领大家数一数,小哪咤要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吆!

  (要求)一看哪组数的最准确,二呢要看哪组数的方法最多。

  ⑵各组汇报

  师: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数的?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呢?

  引导各组学生按照“我们组是×个×个数的,数了×次,一共有×只”的格式汇报,接着追问:将数的过程列成加法算式你会吗?

  师:这组小朋友说的真棒,表达得非常清楚,其它组也要这样说噢!

  表扬汇报得好的组长,让其它组来学习。

  师:你说得太多我都记不住了,你能想个办法让大家听明白吗?

  引导得出6个2,3个4,4个3,6个2、12个1等情况,同时写出总个数12,并针对汇报6个2、12个1等复杂情况,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叙述让大家听得更清楚。

  (课件随机点击)

  ⑶读算式

  黑板上的算式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引导学生读这些算式,强调用几个几相加来读比较方便。

  ⑷观察算式,发现相同加数

  引出“相同加数”这一概念,并及时板书,并让学生齐说。老师质:什么相同,以示突出“加数相同”这一新概念。

  ⒉由特长算式,引出乘法

  ⑴可爱的小猪熊和小哪咤今天他们准备搞一场写加数相同的算式竞赛,可好玩了!你们想参加吗?那这边的小朋友是可爱的小猪熊队,口号是“猪熊猪熊力量无穷”。那这边的小朋友做调皮的小哪咤队!口号是“哪咤哪咤把你吓傻”。你们真的很勇敢,看谁能获得冠军,(课件点击头像)比赛开始。

  请听要求:每小组只推选一名选手参加比赛。但这名选手的写字速度要快!

  (课件出示)第一轮:

  请听题:哪咤队2个5相加,小猪熊队5个2相加;(要写出结果)

  ⑵宣布比赛结果,说说比赛的体会,反思比赛的过程。

  下面我宣布小哪咤队获胜!颁发奖状(课件演示)

  哎!我就奇怪了! 小猪熊队怎么就输了呢?

  归结为猪熊队没取胜的原因是加数的个数多,式子长。

  ⑶发明符号

  质:这个算式真的很长。(板书:2+2+2+2+2=10)哎!我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神奇的符号,将这很长的式子来一次减肥变短呢!小朋友们你能发明这样的符号吗?

  小结:1、数学可离不开猜想哟!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长大了肯定是一个很厉害的发明家。古人很早也发明了一种符号叫乘号。想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吗?

  2、了解得真多,连乘号都知道啊!对!这种神奇的符号就叫乘号!想和它交朋友吗?先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吗?

  (4)(课件出示)录音内容: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乘号,我今年已经三百七十几岁了,我出生于1631年,是英国的数学家奥特雷德发明了我,我能简便的表示几个几相加的算式,不管它有多长,我都能让他变短。

  (5)让学生联想:观察乘号,说说这像什么呀?(拼音x,做错题的x,睡斜的加号等)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⒋将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

  ⑴这道式子太长,怎么将乘号用上去呢?有谁知道的?

  请大家看,引导:这儿有几个2,5个什么,写上5和2后,老师:现在我们只要轻松地把这个新朋友请到这个新家来就可以啦!这就是乘法里的乘号。(板书:乘号)5×2是哪道算式变来的?对!5×2也就是表示5个2相加。那么它的结果是多少呢?(板书:10  )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指导读算式

  有谁会读这个算式?齐读一次。

  乘号和加号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学乘号可别忘了加号哟!要学会把他们联系起来。把这两个算式一起读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哪道读起来更简单些呢?

  ⑶2×5出示

  调皮的小猪熊呀很不信服,他终于也掌握了其中的窍门,变成了另外一道乘法算式。想知道吗?眼睛闭上不准偷看哟!。板书:2×5=

  眼睛睁开,看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对!他们只是调了个个儿。2乘5也表示5个2相加(用手势提醒)。那么他的结果是多少呢?(10)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看,5个2相加可以写成……(学生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对这两道乘法算式也都表示5个2相加。他们只是位置不同而已。齐读黑板上的板书。

  ⒌介绍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师: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那乘号两边的数我们就叫……(板书:乘数  乘数)前面叫 ……后面也叫……加法的结果叫和,那乘法的结果叫……(板书:积)他只不过比和多了两条腿。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乘法

  (板书:认识乘法)

  ⒍刚刚的比赛有些不公平,想不想再来一次呢! 

  第二轮:   3个10相加                   10个3相加           

  第三轮:根据算式摆一摆圆片,看谁动手能力最强。

  请根据算式,摆圆片:5+5+5                  3×5

  怎么你们两队摆得一样呢?

  三、巩固引伸。

  小朋友们愉快地和乘法交上了朋友,也必定想用乘法做一些游戏吧!哪咤为我们设计了四关,你们敢闯关吗?有信心获得胜利吗?他可请来了小猴博士做裁判哟!

  ⒈第一关:(口答)

  选择你喜欢的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⒉祝贺你们顺利闯过第一关。小朋友们的猜数能力怎样呢?肯定也是顶呱呱吧!

  第二关:猜一猜,看谁猜得准。

  5+5+5+5+5+5+5=5×□=7×□

  □×□=4+4+4+4+4

  3×7=3+3+3+3+3+3+□

  4×□=4+4+4+4+4+4+□

  (用作业纸,小组讨论后展示)

  ⒊小朋友们表现的太棒了!小哪咤请大家帮个忙,淘气的小猴子在大森林里迷路 了,你们快快送他们回家吧!

  第三关:连一连,看谁连得对。

  出示:4+4+4+4+4                                  6×4

  2+2+2+2+2                                  2×5

  4+4+4+4+4+4                              4 × 5

  5×2

  ⒋我替小猴感谢大家,你们真的很厉害,不仅和加法交上了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乘法,哎!如果这两个朋友同时出现了,你还能分清吗?

  ⑴第四关:想一想,看谁想得快。

  想尝试一下吗?

  3 + 2             2 + 5

  3×2           2×5

  让学生要题板上写出答案,并质疑是怎么想的。

  ⑵自己编一道乘法算式,算出它的结果。

  总结:大家团结一致,终于顺利地闯过了四关,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勇敢和聪明庆贺一下吗?其实乘号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着很多的用途,只要小朋友们能发扬今天的学习精神,必定会学得更好!

  四、总结延伸。

  ⑴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什么地方你印象最深?

  ⑵让学生将课前的小诗用新的形式背出来,一个一,一乘一;两个二,二乘二;……(做手势)

  哪咤:其实乘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用途,小朋友们有兴趣和我、小猪熊去观察和思考,下次来搞一次乘法的用途信息发布会,好吗?

角的认识 篇4

  角

  教学内容:(六年制省编教材第五册P10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并能用三角板画直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和操作,进行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形象感受角的形状、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部分名称。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来教学直角,并用三角板会测定直角,量直角,为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打下基础,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新课。

  1、出示五角星

  师述: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曹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师出示:五角星)

  生答:五角星

  师述:我们为什么把它叫做五角星呢?

  生答: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述:对!看来,五角星是以向外突出的角的个数来起名的。

  2、师提目标:

  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一个角有哪几个部分?如果我们小朋友来画角,该怎样画?你能用硬纸片做成可以活动的角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角”这一课的目的。板书:角

  二.            新授

  (一)    初步感知“角”

  1.  示三角板

  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问:三角板上有几个角?学生回答。师示范完整指出三个角。

  2.  教师边述边用电脑出示:

  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角。

  出示:红领巾、剪刀、书本、钟面

  提问:图上画了什么?你能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吗?

  3.  举例。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物体表面的角?

  4.  抽象出角的形状。

  师:角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我们来看看电脑是怎样来变出角的?

  电脑演示:去掉红领巾的颜色和图象,留下的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分别去掉剪刀、书本、钟面的颜色和图象,留下的图形就是角。

  师小结:因此,像这些物品,不管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不论它们有什么颜色和用途,如果我们隐去图像和颜色,留下的这些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5.  老师和学生操作:

  师:拿出一张圆纸片,问:这上面有角吗?(生:没有)现在对折后,有角了吗?(生:没有)再对折,有角了吗?(生:有角)又对折,有角吗?这个角比刚才的角相比是大了还是小了?摸一摸这个角,有什么感觉?

  (二)    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角,角尖尖处有一点,这一点叫做什么?这两条直直的边又叫什么?请大家把书翻到P106页,自学后告诉老师,它们分别叫做什么?标上角符号

  出示板书:

  边

  顶点

  边

  交流讨论后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题。

  (三)    用活动角演示角的大小。

  1、师:我们有两条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活动角的一边不动,转动另一条边。这就形成一个角,再转动这条边,又形成了一个角。这个角比刚才的角怎么样?如果再把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一点,这个角比刚才的角怎么样?再转动这条边,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小一点,这个角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再转得小一点呢?

  2、师:从这两次变化角的大小,小朋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交流回答: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四)    操作:折一折

  1、师:1、请大家把一张纸随意一折。2、再沿着刚才的折缝对折。3、把纸展开,按折缝画两条线。

  2、观察:这两条线相交,在纸上形成了几个角?这四个角形状是怎样的?它们大小一样吗?

  3、电脑演示:出示两条折缝,出现了四个同样大小的角,它们都是直角。画上直角符号。

  4、师:我们每个小朋友手中的三角板上有几个角?哪个角跟上面的角一样,请把它指出来?这个角就叫什么角?用手摸一摸直角的两条边?

  5、判别直角的方法: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投影仪演示判别的方法。

  6、完成练一练第2题。

  (五)    画直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如果要以直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师范画。学生试画。指名画。在掌握方法后要求学生在自己本上画两个位置不同的直角。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三.            巩固练习

  1、下面的说法中,哪一句是对的?

  角有一个顶点和一条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4)                                        (3)

  3、下面的图各有几个角?

  (4)                                           (2)

  4、下面的图各有几个角?

  四.            机动题:

  出示上课引入时用的五角星。除了数出五个角以外,你还能数出其他的角吗?答对奖励五角星。

角的认识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1.演示动画.

  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1)演示动画“直线、射线、线段”.

  (2)启发提问:手电筒、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线呢?

  (3)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联系: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端点数不同,线段的测量长度直线、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初步认识角.

  (1)演示课件.(从一点引出4条射线)

  提问:①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角?(最多6个)

  ②如果只想得到一个角?该怎么办?

  (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继续演示课件,演示角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①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

  ②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

  ③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3.联系实际,深入感知.

  (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启发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全班进行比赛,看谁的角最标准.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观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请同学们排出顺序.

  (4)当学生在叙述顺序语言表达困难时,适时出示角的表示方法.(强调“∠”和“<”的不同)

  4.讨论尝试,比较大小.

  (1)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2)同学讨论、尝试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3)继续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

  (4)由学生小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

  5.体验画角.

  (1)由学生尝试用尺子画角,教师巡视.

  (2)小结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两条射线)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26页第1题.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3.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四、质疑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射线、线段、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

  名称、比较两角大小的方法和角的画法)

  课后总结.教师出示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五、布置作业 .

  从一条射线的端点开始,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篇6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并能用三角板画直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通过学生观察演示和操作,进行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形象感受角的形状、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部分名称。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来教学直角,并用三角板会测定直角,量直角,为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打下基础,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新课。

  1、出示五角星

  师述: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

  (师出示:五角星)

  生答:五角星

  师述:我们为什么把它叫做五角星呢?

  生答: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述:对!看来,五角星是以向外突出的角的个数来起名的。

  2、师提目标:

  师:角是什么样的图形?一个角有哪几个部分?如果我们小朋友来画角,该怎样画?你能用硬纸片做成可以活动的角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

角的认识

角的认识(通用16篇)角的认识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