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角的分类

2024-06-051

角的分类(通用15篇)

角的分类 篇1

  教学目标 :

  (一)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准备。

  1.出示一组图形。

  (1)             (2)          (3)            (4)               (5)

  (1)上面画的都是什么图形?

  (2)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指名到黑板上测量每个角的度数。

  (4)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2.指名在黑板上画角并说出画角的步骤。

  (二)学习新课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板书:)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复习题图中哪个角是直角?根据什么?

  (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

  板书:                    ·

  (5)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    1平角=2直角

  (7)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                                         ·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

  也就不是平角;图⑦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2.学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有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

  3.通过操作,移动角的一条边后,这些角的度数与90度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并板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反馈:

  (1)观察周围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锐角或钝角?(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

  (2)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35度    96度    45度    135度    90度    170度    89度

  4.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

  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

  (2)教师画图。

  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

  法。

  (3)学生操作。

  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4)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板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

  (5)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6)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吗?

  二人讨论后得出: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三)巩固反馈

  练习二十八第4-6题。

角的分类 篇2

  教学内容:第41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掌握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中感受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用具:

  七巧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1、出示七巧板。这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图形,你能用七巧板摆一个你认为最棒的图形吗?下面我们就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2、同学们摆了这么多有创意的图形,这些图形里有没有我们刚刚学过的角?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并把你们小组找到的角画出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3、我们找到这么多各种各样的角,能不能给这些角取个名字,让同学们一下就分辨出它是哪种角。下面讨论一下根据什么给角取名更合适。(让学生议一议)

  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度数来给角分分类。

  二、 角的分类。

  (一) 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1、让学生动手折一个直角,再测量出直角多少度。

  2、把你画的角和手中的直角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有大于90度的角,还有小于90度的角)

  3、测量你画出的角的度数说一说。

  4、得出结论:把小于90度的角放在一起观察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我们把这样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的角放在一起观察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我们把这样的角叫钝角。

  5、说一说你们画的哪些角是锐角,观察你的周围还能指出哪些物体中有锐角?

  6、说一说你们画的哪些角是钝角,你还能指出你周围哪些物体中有钝角?

  (二) 认识平角、周角。

  1、把两个直角合并到一起现在所组成的还是角吗?(小组讨论)

  出示平角。

  (1)说一说直角与平角的关系。

  (2)你还在哪见过平角?

  板书:1个平角=2个直角

  2、探究周角,沟通角与角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1、同学们,我们已认识了4种角了,下面请你观察一条射线围绕顶点旋转,当他们重合在一起时,是不是形成一个角?

  2、学生讨论汇报

  3、板书:周角

  4、周角与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5、学生讨论汇报

  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6、小结:按照角的度数的大小对角进行分类整理,这种方法真好。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过周角。

  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实例,教师配合展示,折尺、扇子、表针等。

  三、 实践综合应用

  1、 我们已经认识了五类角,你能根据五种角的度数,把它们排排序吗?(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观察在钟表的行走过程中有没有角,分别在什么时刻形成了什么角,在小组内交流。

  3、展示奥运会体操项目,领会运动员动作,进一步体会专业术语的含义,并指出哪个动作是什么角?

  4、清你运用所学的角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再向大家介绍你应用了哪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学生设计图案,展示学生作品。

  四、总结

  把你这节课的体会和同学说一说。

角的分类 篇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出示一组图形.

  (1)上面画的都是什么图形?

  (2)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指名到黑板上测量每个角的度数.

  (4)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2.指名在黑板上画角并说出画角的步骤.

  (二)学习新课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板书:)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板书:直角90°

  (2)复习题图中哪个角是直角?根据什么?

  (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如右图.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3)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板书:

  (4)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5)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

  (6)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也就不是平角;图②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可以得到60°,30°……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可以得到120°,150°……但一定不超过180°.

  2.学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右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

  3.通过操作.移动角的一条边后,这些角的度数与90°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的角;一类是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并板书: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反馈:

  (1)观察周围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锐角或钝角?(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

  (2)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35° 96° 45° 135° 90° 170° 89°

  4.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

  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

  (2)教师画图.

  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

  (3)学生操作.

  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4)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板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

  (5)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反馈:说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投影)

  (6)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吗?

  二人讨论后得出: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三)巩固反馈

  1.填完下表.(可印发)

  2.指出下面的角各是哪种角.

  ∠1是( ) ∠4是( ) ∠7是( )

  ∠2是( ) ∠5是( )

  ∠3是( ) ∠6是( )

  3.回答.

  (1)80°角与( )°角能拼成一个直角.

  (2)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 )角.

  (3)一个直角与锐角的和,一定是( )角.

  4.判断正误.

  (1)直角总是90°.

  (2)锐角都小于90°.

  (3)大于90°的角叫钝角.

  (4)钝角都大于90°.

  5.练习二十八第9题,做在书上.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八第4~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给学生建立各种角的概念,因此在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逐步概括出各种角的定义.

  新课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认识直角,直角是认识其它几种角的基础.通过学生动手折纸,测量得出直角是90°的概念.

  再通过把对折两次的纸打开一折,观察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找出其特点,是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从而引出平角的概念.并在旋转自己手中活动角的一条边时,明确平角与直角的关系.

  在学习锐角,钝角时,仍然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向左或右移动角的一条边而形成新的角,并以90°为界,让学生自己归类,从而得到锐角、钝角的概念.

  最后认识周角,也是在师生共同动手基础上,观察角的两条边重合了,因而建立周角的概念.

  本节课在边讲边练的基础上,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综合练习,既达到学好概念又培养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直角90°

  平角180°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叫做平角

  1平角=2直角

  锐角小于90°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周角36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1是( ) ∠4是( )

  ∠2是( ) ∠5是( )

  ∠3是( ) ∠6是( )

  ∠7是( )

角的分类 篇4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第七册课本第41页例2例3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

  (1) 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分辨不同类型的的角,研究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成不同的角。(同时演示),同学们用活动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动角旋转,看看形成的角。 (1)认识平角(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展示,全班同学观察讨论:这种情况是角吗?为什么?它有多少度?这样的角叫什么角?(平角)它的边有什么特点?找一找身边的平角。

  (2)认识周角(教法同上)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把这几种角进行分类 课件展示:

  问:看着这么多的角,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体验感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好多种分类方法,选择最合理的一种) 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板书

  (三)认识五种角的内在联系。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根据度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五类角排列顺序。

  三、应用拓展,发展思维

  1、随堂练习(略)

  2、巩固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简单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角,关于它们的定义应通过学生在分类后进行比较、想象、推理后正确的叙述出来。在学生对角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图形。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类部分的教学环节,由于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于是,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发现思维的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

角的分类 篇5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范文怎么写?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角的分类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一

  《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简单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角,关于它们的定义应通过学生在分类后进行比较、想象、推理后正确的叙述出来。在学生对角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图形。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

  1、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锐角,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再转出一个直角,同样要求量一量,

角的分类

角的分类(通用15篇)角的分类 篇1  教学目标 :  (一)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