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2024-06-051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2篇)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

  2重点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4拓展

  复习有关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注意事项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实物导入

  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CO和CO2,本节主要学习CO的性质。

  从集气瓶中排出一瓶CO气体。(集气瓶倒置)

  [提问]

  通过观察可得出CO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回答后给出CO的密度(1.75克/升)

  【观察并回答】CO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设问]

  将一盆水放在煤炉上能否防止煤气中毒?为什么?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CO的物理性质

  活动2【讲授】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上面所说的煤气中毒就是由于CO的毒性引起的,这是它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提问]为什么会发生CO中毒,中毒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

  (1)中毒原因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2)防治措施

  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多媒体展示]

  燃烧的煤炉中发生的反应:

  活动3【活动】提问

  [提问]

  1.煤炉或煤气燃烧时火馅的颜色是怎样的?(说明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2.上述现象说明CO有什么性质?指导学生完成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用什么方法检验CO燃烧产物?

  [板书]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CO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

  完成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

  活动4【活动】讨论

  讨论并回答: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CO2。

  观察、验证实验现象。

  活动5【讲授】碳元素的化合价

  [讲述]根据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析,CO可以从O2继续得到氧变成CO2。

  标出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并进行分析。

  活动6【活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设问]CO能否从其它含氧元素的物质中夺取氧,生成CO2呢?

  [演示实验]CO还原CuO

  活动7【活动】板书

  [板书]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投影]实验装置图

  活动8【活动】思考讨论

  1、加热前为什么选通一会儿CO气体?

  2、为什么停止反应后,先熄灭加热的酒精灯,直到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

  3、试管上尖嘴处排出的主要气体是什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活动9【活动】小结

  1、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

  2、防止生成的Cu重新被氧化。

  3、未反应完的尾气一氧化碳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用酒精灯点燃处理,避免散逸到大气中,而污染环境。也可循环利用作燃料,也可收集起来。

  活动10【活动】拓展

  复习有关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注意事项

  活动11【讲授】小结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一氧化碳气体验纯;

  3、点燃装置最后边的酒精灯;

  4、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5、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6、反应完毕,先撤灯,后撤气,再熄灭后边的酒精灯。

  [注意]在点燃或加热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必须先验纯。

  活动12【练习】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A 、比空气的大B、比空气的小C、与空气的相等D、无法判断

  2、一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二、判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2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一氧化...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