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2024-06-054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精选15篇)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2.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识别物品,意识到物品与材料的不同。

  2.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达到对材料特征的认识。

  3.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培养发展分类思维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关注我们生活世界里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达到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分类,达到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放入目的。

  难点: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培养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布、橡胶手套、烧杯、瓷杯、瓷碗、塑料杯、矿泉水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毛巾、鹅卵石、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汇总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类

  PPT: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你能说出哪些物品?他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材料以外,我们生活还有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 )、( )等等

  贴板书:材料名称(金属、塑料、玻璃、橡胶、布、陶瓷、木头等)。

  PPT认一认:今天凌老师带来了15种物品。看看,你们都认识吗?

  生:齐答,不认识的老师告知(比如:烧杯)。

  PPT分一分:实验步骤及方法。

  领材料→按顺序摆放→观察→记录→汇总粘贴→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实验要求:

  1.1号:领取

  2.2号:放回

  3.3号:记录

  4.4号:粘贴

  思考:观察汇总表,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分类一样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分类?

  生:书本是纸做的

  生:纸是木头做的

  生:枪是用金属做的

  生:房子是用砖头做的

  生:碗是用陶瓷做的

  生:棉衣是由棉花做成的

  生:······

  二、研讨交流

  思考:观察汇总表,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分类一样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分类?

  PPT汇总材料特点:每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

  塑料:轻、颜色多、光滑

  金属:有光泽、打不碎、会生锈

  木头:黄色、有条纹、能浮在水上

  橡胶——有弹性

  玻璃——透明、光滑、会反光、容易碎

  布——柔软、能做衣服

  陶瓷——重、易碎、光滑

  三、聚焦课题

  思考:刚才分类的15种物品种,石头来源于哪里?还有哪些物品和石头一样都来源于自然界?

  PPT:出示生活的世界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1:自然界

  生2:草原、森林

  生3:石头、沙子、大海、山

  生3:高楼大厦、衣服、箱子、衣架·····

  PPT归纳: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既有天然形成的自然世界,如山川、湖海、森林、草原等,也有人类设计、制造的人工世界,如房屋、桥梁、汽车、电器、服装、文具等。

  PPT点课题: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一起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运水游戏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认识和选择在不同情况下适宜运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玩水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水、充气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铲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纸、海绵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水吗?水是什么样的?玩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学的身上弄湿)

  (二)通过玩水,自由探索。

  1.运水。

  (1)我们今天接到一个新任务,就是把这边水槽里的水运到那边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着撒了水。)

  (2)学生运水。(渗透教育“水是很珍贵的,别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图片。

  师:看着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会流东,水很珍贵,要节约用水;谁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也能带来危害。)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让小水轮转起来。(两人一组)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篇3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3.在合作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

  教学过程:

  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情境导入,激趣

  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别忘了我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索奥妙!”大家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们?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游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磁铁。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

  (1)磁铁的形状: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铁两端有蓝色,一端红色。

  (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游戏:变身小磁铁

  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蓝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互相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

  1.激趣

  师:玩过了游戏,我们休息一下,进行我们的终极挑战。

  2.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那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3.分享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相互交流了解认识一些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特点。

  2、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当地的野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情况。

  3、增强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护。

  教学准备:

  活动手册、红树林、丹顶鹤、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的图片或影视资料、当地野生生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哪些野生的动物或植物?”

  “动物园的老虎算野生动物吗?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受人干扰少的生物才算野生生物。”

  二、探究过程

  1、介绍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1)了解《野生动物保_》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定。

  (2)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

  (包括红树林、丹顶鹤、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海岸森林脊梁的作用。红树林是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转换,它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3)写出保护野生生物的理由。

  (4)小组交流。

  2、调查当地的野生生物。

  讨论野生生物当前的保护状况及在野生生物的保护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小结。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篇5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它的性能会发生改变。

  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学探究:

  1.通过折的方法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老师引导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纸的承重、隔热、弹性等方面的变化。

  科学态度:

  1.激发学生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材料:普通A4纸、橡皮、订书机、方形塑料盒、热水、活动手册、小盒子、卡纸带。

  2.教师材料:瓦楞纸板、课件、纸弹簧、普通A4纸、纸弹簧礼盒。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展示交流

  1.(出示一张普通A4纸)小朋友们,认识吗?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板书:普通纸)它有什么特点呢?(板书:薄、软、容易撕、可以画……)

  2.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张纸发生变化吗?

  3.今天,老师没有带剪刀、彩色笔等工具,所以,我们用折的方法让它发生神奇的变化。注意,是神奇的变化。到底有多神奇呢?我们来看,这张普通的纸横跨在盒子上,不能承受小木块的重量。(演示)我们要来折一折,让这张纸横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想挑战吗?(ppt出示要求:挑战任务1:让加工后的纸横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挑战时间:2分钟,音乐响起,停止挑战。)注意,成功的小组要保护好自己的纸,等会要上台来展示的哦!材料在桌子上,白纸每人一张,塑料盒和订书机同桌共用。

  4.学生活动:每人一张白纸,尝试着用折的方法让白纸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

  5.(瓦楞状纸)上台接受挑战,展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Ppt出示)

  6.其他成功的同学也是这样折的吗?一样的吗?

  (二)实验探究、交流研讨

  1.是什么让这张白纸产生了神奇的力量呢?这两张纸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折叠后白纸侧面的形状。这种波浪形的纸,(板书记录纸的侧面形状)我们把它叫做瓦楞状纸。(板书:瓦楞状纸)

  2.经过我们的加工,瓦楞状纸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能承受比较重的东西,那它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吗?让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纸的变化。怎么测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验记录单。会操作吗?真的会?那老师要考考你了,摸一摸该怎么来操作?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小小的提醒:两人合作;每个小朋友都操作一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完成后,整理材料上交。特别提醒,手拿玻璃瓶时小心烫手!

  3.汇报交流(板书:承重本领好,隔热好,有弹性)

  (三)举例应用、引导思考

  1.你在哪里见到过瓦楞状纸?介绍瓦楞状纸的应用。

  2.观察瓦楞纸板。瓦楞纸板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3.(ppt)出示各种瓦楞状纸的应用,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做?

  4.小结:我们把一张白纸折成瓦楞状的纸后,它的承重能力变强了,隔热效果好了,而且还有弹性了。

  (四)课后延伸、演示操作

  1.今天,我们利用了折一折这么简单的方法,加工了一张白纸,使这张白纸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对一些常见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2.课后,我们尝试着在报纸上刷一层食用油,再拿一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精选15篇)小学科学备课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