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精选2篇)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篇1
5 我掉了一颗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从保护牙齿开始,感受刷牙的快乐。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2指导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知道换牙是一种生理现象。认识龋齿的危害及防治,了解牙齿的保健措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会选择合适的牙膏和牙刷。
4通过探讨“龋齿成因、怎样刷牙、护齿”,指导学生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猜谜底。
2牙齿是我们亲密的伙伴。你们知道牙齿有什么作用?
3大家议一议,交流汇报。
二观看录象,明白掉牙的知识
1有一天,一位小朋友 牙齿突然出现了松动,他既担心,又 惊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放映厅去看一看吧!
2播放录象片《宝宝掉了一颗牙》。
⑴学生观看录象。
⑵七嘴八舌议一议。
小朋友,想一想,宝宝的牙齿为什么会掉呢?
创设情境:老师搂着班上一位掉了牙的小朋友悄悄地对他说了些话。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
学生转述:
掉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到六、七岁时就会掉了乳牙换恒牙。换牙就意味着人长大了。
3换牙时应注意些什么?(出示投影片)
刷牙
漱口
少吃糖果
多吃蔬菜和水果
常叩齿
多喝水
锻炼身体
定期检查
三小小辩论台,畅所欲言
小朋友,当你换牙时,家长有哪些说法?
你认为这些说法对吗?为什么?
掉牙时不能用舌尖舔,否则牙齿会翘。
上牙掉了,要立正,往房顶上扔。下牙掉了,要立正,往床底下扔。
四烂牙探密,明白事理
1出示书上的卡通烂牙图:小男孩满口烂牙是怎样形成的?
2交流汇报,课前调查有关学生龋齿情况,说说你的感受。
3看看自己有没有牙病,想一想是怎样产生的?今后怎么办?
4小结:亲爱的同学们,你想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吗?你想尽快清除口腔中的病菌吗?
五观看录象片《牙博士的话》
1 播放录象片
2 你问我答小竞赛
每天都刷牙吗?
每天刷几次牙?
什么时候刷牙?
牙刷多长时间换一次?
牙刷能与他人合用吗?
3模拟刷牙表演:看谁刷牙的方法正确。(利用教材图片,教师作指导)
六资源共享,护牙保健
1人人都想拥有健康、洁白的牙齿,保护牙齿,你还有哪些好建议?
●预防龋齿应选用含氟牙膏。
●牙龈发炎,应选消炎牙膏。
●有口臭的学生可选用含芳香剂的牙膏。
●牙齿过敏要用脱敏牙膏。
2大家交流,经验分享。
七总结活动,延伸教育
牙齿是我们亲密的伙伴。洁牙、护齿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希望同学们坚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糖果零食;少用牙齿咬硬物;定期请父母带自己去医院做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时治疗。
6 眼睛与耳朵的诉说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1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耳朵是接受信息的重要通道。教师在引导学生倾听眼睛和耳朵诉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爱护眼睛和耳朵诉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爱护眼睛和耳朵的正确情感,培养学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心。
2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和用耳的卫生。养成保护眼睛和耳朵的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注意用眼卫生,了解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防治近视和沙眼、如何保护耳朵,从而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护各种器官。
4通过交谈和讨论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模拟法庭”开庭
师:1介绍本次“模拟法庭”的活动要求以及进行“庭审”的步骤,并要求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可以戴上 “法官”帽。
2介绍这次“模拟法庭”开庭审判的内容是听取“原告”——眼睛和耳朵的诉说,对“被告”——卡通小男孩提起“公诉”。
活动(二)——眼睛和耳朵的“控诉”
1播放多媒体课件,听取眼睛和耳朵的诉说。
眼睛的控诉:我的小主人很不爱护眼睛——用脏毛巾揉眼睛,边走路边看书,躺着看书,常时间的看电视玩电脑……
耳朵的控诉:我的小主人也不爱护耳朵——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长时间用耳机听录音……
2大家来评议:
⑴看看眼睛和耳朵“受害”时的痛苦;
⑵想想“卡通小男孩”这样对待眼睛和耳朵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⑶用“事实说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行为和体会,说说不爱护眼睛和耳朵的后果。
活动(三)——我们来当“小法官”
1分小组讨论“被告”卡通小男孩这些行为的危害,每组推出一名“小法官”。
2“小法官”对“被告”卡通小男孩进行宣判,提出改正的要求。
第二课时
活动(四)——“我有妙方!”
1播映根据第22页内容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情境一:当用眼疲劳时,我们有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
(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好办法、好经验,如远眺,看绿色植物,做眼保健操等等)
情境二:当鼻子流血时,我们有哪些应急的措施?平时怎样保护自己的鼻子?
(鼻子流血时,如可以头后仰,用药棉塞住,用冷毛巾敷额头,必要时去学校医务室、医院等;保护鼻子应该不随便挖鼻孔,不塞异物玩,打球等活动时要防止碰撞鼻子等)
情境三:在游泳后耳朵中进了水,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如侧头、单脚跳等让水流出来。)
2让学生介绍自己平时保护眼睛、耳朵、鼻子的好办法。
活动(五)——“我当小医生”
1“小医生出诊”
由学生主动自愿申请当“小医生”,然后可以在其他同学中找“小病人”,如患近视的,平时有某种不良卫生习惯的……“小医生”给“小病人”提出保护和防治的小建议。
2“我有好办法!”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一些小问题,如“耳朵痒了怎么办”、“可以躺着看电视吗”等等,然后由其他同学自告奋勇来当“小医生”,提出自己的“妙方良药”
3教师总结:教育学生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耳、鼻等器官,爱护自己的 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 喝水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是有很学问的,喝水的学问是其中之一。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活动,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养成学生健康、科学的饮水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构成人体的最重要的成分,占人体的60%。让学生认识到:常喝饮料的害处;不能喝生水;一次喝水不能喝太多;运动后不要马上就喝水等常识。
4通过卡通故事使学生置身于五彩缤纷的、十分有趣的童话世界里。通过卡通人物的夸张表现,展示出活波趣味的生活场景。把原本枯燥的乏味的科学知识变成学生愿意主动接受的有趣东西,并主动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动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口渴了
1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一次活动量稍大一些的活动,让学生有口渴的感觉。这样学生就有了要喝水的感觉。这时再进行教学,学生就有了真情实感。学生就有了生理上的需求。这种体验对学生学习喝水的学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有些口渴了,那么口渴说明什么?口渴应该怎么办呢?喝水喝什么水?怎样喝水最科学呢?”
2这时教师应根据上面的提问,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感受表达出来,才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活动(二)——人为什么要喝水
1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要喝水吗?请看小话剧。此时可以请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也可以根据p27的内容,课前请几个同学排练好进行表演。
2同学们看完这一话剧,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点什么?
3同学们知道了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水是人们生长的重要营养。刚才小话剧演得这么精彩,你们都愿意表演吗?
4同学们,你有经常喝水的习惯吗?
你在什么时候喝水?
你喜欢喝什么水?
这些问题可以请同学回答。也可以不答,作为课后的思考题。
5布置作业:回家后把人为什么喝水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活动(三)——喝水还有这么多学问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谈谈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给同学们看。或是课前请几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排演出小品。也可以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喝水的科学的知识卡片进行交流。)
2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你有什么感想?你想说点什么?这些科学的喝水方法与你以前的喝水方法有什么不同?
3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喝水的学问请写给康康熊好吗?
8 在餐桌上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不挑食、营养全面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到就餐时文明习惯是新时代儿童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同时引导其养成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3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通过活动让儿童知道应如何文明就餐。
4通过剖析、互评平时一日三餐的食谱,让学生认识到合理的一日三餐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