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品味生活
第七课 品味生活(精选2篇)
第七课 品味生活 篇1
第七课 品味生活
第一框 情趣与兴趣
教学目标:
了解兴趣、情趣的含义及其积极作用;懂得兴趣与情趣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情趣有雅俗之分;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庸俗的不健康的生活情趣,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培养学生正确学会品味生活情趣的能力。
重点:正确认识兴趣及情趣。区分雅与俗不同的情趣。
难点:学会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生活情趣,培养区分不同情趣的能力。
导入新课(设问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首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问同学们,你有哪些兴趣爱好呢?在你们从事着你们感兴趣的事情时,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带领学生阅读讨论教材第70页的插图故事)
同学们,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我们就会很投入,很忘我,不怕苦,不怕难,而且做了之后,印象特别深刻,同学们,你们是否会有着同样的感受呢?那么,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情绪?情绪和兴趣的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庸俗的生活情趣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情趣与兴趣(板书)
1、情趣源于兴趣(板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爱好,如读一些好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可以使我们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大家看一下课本71页的讨论题。杨叶学习之余……
(同学们讨论并作答……)
老师归纳分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中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我们专心学习课程知识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的知识面更广,学到的知识更多,同时,培养兴趣爱好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情操,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因此,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展示。如:爱好集邮者的集邮册;爱好旅游者的照片或视频;小制作、小发明、绘画作品、音乐表演等。
学生随老师引导,总结出:情趣有哪些作用?kp72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情趣。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的、美好的事物,就是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情趣,情趣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
过渡:情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否所有的情趣都能带给我们这些好处呢?
2、情趣的雅与俗(板书)
小品:《游泰山》
(由甲、乙、丙三位同学表演,两位同学扮演游客,一位同学扮演古松)
游客甲:我的妈呀,爬这么高的山,真把我累死了。
游客乙:看,多么雄伟的东岳泰山,真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知道这是谁的诗?
游客甲:不知道。我从来就不学什么古诗。
游客乙:这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
游客甲:看,那棵古松,好多人在拍照,我们也过去吧。我要爬到树上留影,照一张“高高在上”的相片。
游客乙:别这样。这样做形象既不好,又不爱惜古树。
古松(同学丙扮演):糟了
第七课 品味生活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