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5 教案

2024-06-054

识字5 教案(精选15篇)

识字5 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3个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

  2、认识4个偏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王”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认识“王”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识字氛围

  1、老师邀请大家一起玩比手劲的游戏。同桌两个小朋友两人一队就可以进行。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了十分轻松的识字氛围。教师相机将“比手劲”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读一读。

  2、在生活中,你平时还会和小伙伴们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

  3、还有一些游戏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很好玩,想知道是什么吗?

  二、我会识字

  1、仔细地看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把你知道的游戏名称大声告诉同学们。教师相机将游戏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2、自己读读诗中的词串,哪些游戏你玩得特别棒,就把它的名称大声念出来,在小组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出示相应的游戏名,并记住相关的生字。

  3、再读词串,哪些游戏你还不会玩?念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在念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说说游戏的规则,或者演示一下游戏的玩法,然后再读读游戏的名称,在玩玩读读的过程中自然识字。

  4、小组竞赛,检查识字效果。

  三、我会写字

  1、选择最感兴趣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3、练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巩固

  出示各种游戏小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找朋友,卡片与黑板上相应的词卡贴在一起。

  二、合作交流,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学会的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三、练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四、将生字拓展到生活中

  1、你还会玩什么游戏?请把它的名称写在小卡片上,明天带来贴在教室里,互相认一认,说一说。

  2、大家分组玩游戏,准备开一次游戏展示会。比比哪个小组的游戏最多最好。,鄂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教案

识字5 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2、认识本课生字,能准确认读。

  3、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动物与人互相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将生字圈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你指我读,你说我猜。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大家读?(出示字卡片)

  护 牢 孔 雀 锦 丛 鹂 灵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动物的名字。

  3、同学们都查找了动物的资料,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大家都准备了动物图片或头饰,假如你就是这种小动物,请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吗?

  (1)在组内介绍资料,交流。

  (2)各小组推荐展示。

  4、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

  1、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小动物以外,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很有趣,有意思,我们也来听听它们的介绍好吗?(指名介绍)

  2、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读读吗?(自由读)

  3、你们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拍手歌)

  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们愿意两个人拍手读读吗?(两人一组拍手读)

  4、能背诵的小朋友可背诵。(指名在大家面前展示)

  二、总结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三、实践活动

  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识字七

  保护动物要牢记 大小动物都有家

  人和动物是朋友 保护动物是大事

识字5 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体验游戏的快乐。

  了解字义并感知方位。

  初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学习新字。

  材料准备

  大字卡一张,小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律动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把你的小手象老师一样向上拍,刚才我们的小手拍向哪里了?出示字卡。

  2、拍字卡游戏

  请幼儿边拍字卡边叫出字宝宝的名字。

  3、感知方位

  字卡宝宝掉在地上了,我们把它举过头顶好不好?小朋友用最好听的声音把它请上去(感知方位)

  4、给字宝宝穿衣服

  小朋友有各种颜色漂亮的衣服,我们也给上字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让幼儿认读不同颜色的上字。

  5、给字宝宝找妈妈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字卡宝宝也有,我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好吗?小朋友快帮这些上字宝宝找妈妈吧。

  活动延伸

  通过”上”字的学习,引出词语:上学,身上,天天向上。

识字5 教案 篇4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识字5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会熟练读出俗语,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明白俗语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小朋友之间更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团结力量大”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交待学习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前3节。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作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移、谋、焰、柴、易。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读词语,直到正确、流利为止。

  四、学习诗句内容。

  1.指名读,同学认真思考,了解大致意思。

  2.教师讲解第1节的意思。

  3.指名说第2节的意思。

  4.教师范读第3节,讲解,并可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一根和一把的概念。

  5.齐读l~3节,体味含义。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73识字5教学设计二,二上识字5,希望对你有帮助!

识字5 教案 篇5

  教学主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

  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学生分析

  区分同音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识字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讲授同音字的区分方法,课文就会显得枯燥,学生的兴趣提不上来。课文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同音字搞混容易闹笑话的道理,让学生树立正确区分同音字的意识,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又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一举两得。

  四、设计思路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本课教学设计以“听故事——读故事——认汉字——说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在反复读三五遍故事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游戏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够根据孩子们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特点,用听故事——读故事——识汉字——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在设计上体现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特点,步步深入地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3、在让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较好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识字5 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复习jqx音节。

  2、认识五个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音节(三分钟)

  1、小朋友们,看你们多精神呀!坐得真端正!这节课上,我们的好朋友来JQX又来跟我们一起上课了。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吧! 复习 声母:JQX

  JQX说今天他们要一起出去玩,那让我们跟着JQX一起出去玩玩吧!也许路上会遇见好多朋友呢!

  2、游戏:JQX来到一棵苹果树下,看到果树上长了好多苹果,而且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JQX的好朋友,小朋友要是能把它读出来,就可以摘下这个苹果。你们行吗?

  拼读音节:

  jiā ji ju qu qi qia xu xi xia

  二、识字:

  他们又来到了一位小朋友家,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呀?(出示没有字的图)

  1、看图说说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比比看,谁说得最完整,最具体。

  2、出示带拼音 的汉字,请小朋友拼一拼。他们都说对了吗?有一个检验的办法。看,原来这里还有答案呢!让我们来拼一拼,看看是不是都说对了。

  请小朋友们自己拼一拼,拼完了以后请一个老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来带我们读一读。

  再请一个小老师带读。

识字5 教案

识字5 教案(精选15篇)识字5 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会认“猜、影、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