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精选14篇)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篇1
生字学习,我最棒!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自己一定能读好!
生字中会认的字:
经过努力认识的字:
2.“我会写”的字中容易记住的字:
组词方面有困难的字:
书写方面有困难的字:
3.从课文中我又认识了几个新词语: ,我还能说几句话呢: 。
朗读课文,收获大!
1.读了课文,我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写日记还要注意格式呢!日记格式包括三部分内容:(1)
(2) (3)
边读边想,我能行!
1.妈妈为什么没有给“我”买那条白纱裙?
妈妈真得很“小气”吗?为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2.两则日记中的“我”有变化吗?表现在哪儿?
3.读完课文,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呢!想和老师、同学一块交流。
生活探秘,我在行!
在生活中,我也有关爱他人的事例,和大家说说吧!
今后我会做更多的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因为“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材简说:
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许,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篇3
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和写字技能,教学环节中应该适当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要选择自己难记的字重点记,力求识用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4,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日记的格式,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小考验:请你连一连.(课件)
《小壁虎借尾巴》 寓言
《坐井观天》 古诗
《赠刘景文》 童话
《山行》
2,板书课题《日记两则》,学生读题,相机教学"则".
3,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提醒读书姿势)
自读提示(课件):
1,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日记的格式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想想这两则日记记录了什么
(二),自读情况反馈.
1,读完了课文,谁愿意告诉大家这两则日记写了什么
2,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出示课件)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适时评价.
5,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记忆字形.平时我们记字形都有哪些方法 将你认为最难记的生字在小组里与同学们说一说.
6,小组汇报学习方法,集体共享.
7,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三),指导写字.
1,学写"份","粉".
2,将"份"和"粉"在书p114临一遍,写二遍.(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姿势书写.)
3,指名上台展示,学生评价.(师给予星级评价.)
4,挑战学习.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分组合作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得连贯.
2,这两则日记,小作者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
3,课文中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同桌交流.
4,集体汇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梦裙子 高兴 失裙子 失望)
5,小女孩失望了,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谁来帮帮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见阿英 理解)
6,7月22日,"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
(板书:梦送书 希望)
7,学到这里,你喜欢日记中的谁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有,你准备怎样给他一些小小的帮助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你们像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一样这么富有爱心.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写日记.
六,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将今天所学的生字收集到自己的识字成长记录袋中.
3,搜集关于帮助他人的格言,俗语.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梦裙子 失裙子 见阿英 梦送书
高兴 失望 理解 希望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
3.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是本课的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日记、了解日记格式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借助看图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哪方面的内容?
2.学习日记的格式。
写日记,先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怎样,再换一行空两格就可以开始正文了。
3.作者的这篇日记格式是怎样的,请学生谈论。
4.作者在日记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呢?
二、学习第一则日记。
1.齐读。
2.理解“羡慕”的意思,再说一句话。
3.妈妈给我买回了白纱裙吗?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理解“迫不及待”)
4.妈妈买回了许多礼物,并分成了两份,为什么?
5.同桌交流讨论。
三、学习第二则日记。
1.小声说说这则日记的日期、星期、天气。
2.第一则日记中的阿英妹妹究竟是谁?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勤快、好学)
3.我又做了个梦,我梦到了什么?
4.现在,我还想买那条漂亮的裙子吗?从哪儿可看出来?
5.梦境说明了什么?
6.交流讨论。
四、扩展。
1.说说你周围的助人为乐的故事。
2.写一则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步骤:
一、复述课文。
二、指导学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互认,自由认读,指名读,齐读。
2.扩词,造句。
3.分析各字字形,指导写字。
4.重点学习:
读:左右结构。
粉、昨、晴、姑、娘可与份、作、猜、故、粮进行区分。
三、引导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l.看“我会写”中田字格中的字,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的位置。
四、练习认读,书写。
五、指导完成课后“看看写写”内容,并读读。
昨天 妹妹 学校 书包
帮助 读书 少年 儿童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你热心助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24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对日记的格式反复强调。只是板书过于简单,没能突出主题,重点词的板书不够到位,应该注重简洁明了,并且一些重点词应该及时地写在黑板上。另外应该联系生活说说怎样节省来帮助阿英及像阿英一样的小孩,将其引入现实,那就是节省钱,来资助济源山区的一些贫困学生。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则日记,读完后,请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生1: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其他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
补充: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生2问:你认为妈妈小气吗?
其他组回答:妈妈不小气。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补充:六一节那天,妈妈也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送给阿英的,所以妈妈不小气。
生3问: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
其他组回答:我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五、展示日记
【板书】 日记 梦想 心
第一则 穿上白纱裙 不高兴
第二则 不买白纱裙
省钱买书 高兴
送给苗家小姑娘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篇6
教材分析:
今天我进行的是小学低段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字这一环节的说课。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生僻的课型说课,我只是想做个尝试,再次提醒我自己,要重视小学低段年级写字课的教学,要把它作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选择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24课《日记两则》中的七个生字:份、粉、昨、晴、姑、娘、妹。本课七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特别是“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七个字都是同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两组同偏旁的字,分别是“日”字旁:昨、晴和“女”字旁:姑、娘、妹。一组同部件的字:份、粉。课程标准在写字方面,对低段年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通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来观察字的结构。掌握“份、粉、昨、晴、姑、娘、妹”这七个字的规范书写,把字写得匀称,端正,优美。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3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围绕这几个教学目标体现的教学重点是:规范书写份、粉、昨、晴、姑、娘、妹七个字。教学难点是:“女”字旁的书写。
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是观察与示范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主动参与观察 ,乐于研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我的实际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 读字:这也是这节写字课课前引入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把要写的字读一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生字,会认生字。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为这七个字都是学生以前都会认的字,在这里只是一个复习巩固的作用。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先扩词再把我事先写好的扩词读一遍,让学生充分感知生字。
二 整体初步观察;
《日记两则》前置性自学提纲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