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大全9篇)

2024-06-214239

1、学习诗歌,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教师:制作《绝句》图,配乐。

:一课时。

1出示《绝句》情景图,指导观察。请同学用完整的话描述

2师;这幅图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描绘的美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绝句》

1.看了诗题你想问什么?

2.理解《绝句》是一种诗的格式分五绝和七绝

1.出示第一幅图指名说图意。理解诗句。重点理解“鸣”

2.出示第二幅图,学生同桌学习第二句。互相说

3.重点学习第三句

指导学生看情景图

(1)诗人这时站在那儿?(2)诗人从窗子里看到了什么?理解“含”指含在。

4学习第四句

重点理解“泊”

5四人小组合作说诗意

6教师出示,学生齐读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情朗读

2.根据节奏朗读。

1.师:这首诗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这首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你能找到吗?

2.学生朗读体会。

3.师指导。

绝句(五言)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动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静门泊︱东吴︱万里船。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罩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绝句。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舟”字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定很熟悉诗人杜甫吧,你知道他写的哪些诗句呢?你们知道吗?杜甫的家乡风景秀丽,你们想不想看看那里的山水风景啊?请同学们看屏幕:(揭题齐读)引导学生解题,介绍杜甫和古诗资料。(学生思考,了解古诗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古诗,感受古诗意境,认读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感受,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可借助认字表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3、出示词语卡片认读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小组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做好“汉字银行”统计。

6、生字回归课文,再读古诗。

7、自由背诵古诗。

三、指导书写。

绝:左右结构,形声字,绝唱、杜绝。

鸣:左右结构,形声

绝句教学设计教案(大全9篇)

1、学习诗歌,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3、借助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教师:制作《绝句》图,配乐。:一课时。1出示《绝句》情景图,指导观察。请同学用完整的话描述2师;这幅图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描绘的美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绝句》1.看了诗题你想问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