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河演讲稿(汇总9篇)
波涛汹涌的,你唱着豪迈的歌,向着东方的海岸奔去。你带领着黄土高原上的泥土,你将它们与自身结为一体。作为母亲河的你,同样也带领着中华儿女向前奔去。中华五千年来的文明与你融为一体。你在这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记录下了所有雄伟悲壮的史歌。
当年你曾发怒,万仞波涛驶向岸边,冲毁了周围的一切。尸横遍野、寸草不生。但在大禹的治理下,你被征服了。在大禹治水的同时,你也记录下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勤劳、智慧。你被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所打动,你决心造福于人类。在你的滋润下,方圆千里之内物产丰饶,土地肥沃,成就了天府之地的流域。
人们在你身边滋生繁衍。是你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只有在你身边生活的人,才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你那澎湃着的波浪,保护着你的子女们。是你让人们觉得有依靠感。你像是被天神用神剑劈出来的一道天险。你阻隔了匈奴人那野蛮的铁骑,你挡住了胡人的刀剑。在你的保护下,我们过着安定的生活,我们拥了璀璨的中华文化。
多少文人骚客曾歌颂过你,多少流芳百世的佳作名篇提起过你。“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远上白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都是你所记录下来的文化。啊!曾有多少民族英雄儿女被你所记录在历史的年轮上。,你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缩影。
以前,《大合唱》鼓舞着爱国儿女英勇抗日。今天,作为一首源远流长,振奋人心的民族之歌将领导中国人民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首先送上我诚挚的感谢;感谢时光带给我们今天的相聚,感谢各位朋友在这里,感谢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共同度过一段珍贵而美好的时光!
请欣赏。
看到这些照片,我不知道朋友们心里的感受是什么?由于交流的时间有限,我这里假设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个是“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拍摄对象?一个是如何,如何拍出画面上的这些影像效果。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给朋友们简洁介绍说明我的摄影作品。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拍摄对象?我的作品拍摄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的黄河和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
为什么要拍摄黄河?世界上那些古老民族的发祥地几乎都依傍着一条大河,如古印度和印度河,古埃及和尼罗河。在中国,每个孩子在上小学、中学读书的时候,就从课本和老师那里得知,人类在黄河沿岸的生命活动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和最灿烂的古代文明,都是在这条河的两岸孕育诞生,黄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子民,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王朝更迭,历史兴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表现黄河的优秀摄影家和作品非常多,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但中国尊敬的同仁们却把“黄河摄影家”这个光荣的称号单独赋予了我一个人,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和同类题材的作品比起来,我的黄河照片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以下三点。
尾的摄影人,期间用于拍摄工作的费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我的妻子曾经开玩笑说:只要把胶卷像子弹一样扫射出去,把欢欢绑到机翼下都能拍到好照片。“欢欢”是我们家小狗的名字。我想妻子是对的。航拍时,助手们在飞机上给我不停地换胶卷,动作之快,真的像战士在战场上换弹夹!
第二点,照片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这一点其实是第一点带来的必然结果。近十年从空中到地面连续拍摄,使我的黄河摄影作品不同于以往只出现在明信片、风光画报上的单张独幅照片,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系列;在我的作品中,黄河从涓涓细流汇成的源头走到千里归大海的入海处,黄河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阴晴雨雪不同的景色,黄河两岸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风土民俗都有细致记录。把所有影像视点串联起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源远流长,历经苦难的大河母亲的形象。
第三点,多侧面展示黄河真实丰富的性格特征。河如人,也有性情,我自身也是一次又一次亲历黄河,通过摄影镜头才知道我们的黄河母亲拥有多么令人吃惊的丰富性格。请看这张(“河出星宿”):一汪汪清泉,一条条细流,像仙女手中跌碎散落在人间的宝镜,在平坦柔软的高原草丛中闪闪发亮,静静流淌。
这就是黄河的源头,我们的母亲在他降生的时候,一如地球上所有新生的婴儿一样,身躯较小柔弱,眼眸清澈明净。再看这一张(“巨龙之初”),蓝天白云,起伏的山峦,浑自裹着青翠的绿毯,洁白的羊群在这绿毯上自由游动,离开源头的黄河像从可爱少女发辫上脱落的美丽发带,飘飘荡荡缠绕在青山脚下。
这一张(“谁谓河广”),万条细流汇成宽广大河,碧波浩渺,绿树环绕,空气清新,黄河丰满朗润起来了,像一位刚刚养育过婴儿的年轻母亲,容光焕发,乳汁丰饶,端庄秀美。
走过辽阔草原(“四川诺尔盖草原上黄河”),穿越陡峻峡谷(“峻峡生辉”),穿行荒原沙漠(“黄河落日”),流过千年土垛(“静影沉璧”),我们母亲河的怀抱中已是儿女满室,处处生机勃勃(“塞上江南”)。
修建大坝发电(“三峡水利枢纽”),堵截峡谷高原出平湖(“高峡出平湖”),灌溉广裹农田(“黄淮新貌”),筑造宏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黄河母亲一路奔波,一路付出,步履渐渐沉重,面容失去清秀。
黄颜色的大河。
黄河来到陕西壶口地界,几百米宽的河道骤然缩窄到几十米,跌落到40多米的深谷,浊浪滔天,水雾射溅,水声如雷,轰鸣不止,犹如黄河从天上撕开了一个裂口,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又如千军万马的古战场,人吼马嘶,激烈冲撞,形成了世界上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壮美的景象,被强烈的震撼、感动了!这就是中国人民心中最普遍崇敬、认可的黄河母亲的典型性格:像一个巨人,气势雄伟,伟大坚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黄河正是在这一点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万里黄河一壶收”)。
最后,奔流到海的黄河,在入海口形成清浊交融、黄绿分明的惊人景象。(“大河入海”),此种情景提醒我们每一个黄河养育的子民深深的反思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保护大河,如何再还一个山清水秀的母亲河。
这就是我看到的黄河母亲的真实形象:源头清冽,细流成河,奔腾万里,滋养生命,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由绿而黄,由清而浊,遭受危机。我把这一切用镜头呈现在世人面前,企盼所有热爱这条大河的人们共同分享大河的光辉和恩泽,共同分担大河的痛苦和悲伤,还一个清澈美丽的母亲河。
2023年黄河演讲稿(汇总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