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心得体会报告 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心得体会报告一
“共产主义渺茫论”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科学理论为支撑,建立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不懈真理追求和最高价值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产主义前途。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划时代贡献,像不灭的火炬照亮了历史发展的天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这种历史发展规律之所以是科学的、具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力量,是因为它是理论大逻辑和历史大逻辑的契合、主体思维和实践进程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种运动到形成制度,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不断总结到不断深化,始终标示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最初在“欧洲游荡”的“幽灵”,越来越被历史证明是社会发展的指路明灯。
时代前行,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会过时,“两个必然”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气魄、大追求,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联系起来,认识到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艰巨、曲折的历史过程,认识到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下决心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进行长期艰苦的奋斗。只有深悟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才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李大钊播撒革命火种,坚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夏明翰以铮铮铁骨,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誓言;革命先辈在“爬雪山、过草地”那般艰苦、在流血牺牲那般慷慨中留下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故事,无不是铁的信仰的展现。与之相对照,所谓“共产主义渺茫论”,实质上是信仰缺失的一种表现。铁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信仰缺失是最大的缺失,是命脉的断裂,是变质之因、堕落之源。精神“缺钙”、全身“散架”,不打自倒,何谈顶天立地?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有了铁的信仰,才能在“四大考验”中傲然挺立、在“四种危险”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所注定
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鲜明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根本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立场上的根本体现。对于这个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作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路线的新论述。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们要坚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最高准绳的意义、最终使命的担当上坚守马克思主义关于根本宗旨的理论。
这一宗旨融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也将是人人自觉改造世界的全新社会。其立足点、着眼点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使人的价值包括人的尊严、权利、义务、平等、自由、才智等得到完美展示,进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境地。谈最高理想,离不开最高价值。价值融入理想,显得愈加亮丽。
这一宗旨凝聚实现理想的伟大力量。理想是客观规律使然,也由根本宗旨注定。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县委书记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犹如群星布空的勇于“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家、一尘不染的人民公仆、攻坚克难的先进工作者、勇攀高峰的科技精英,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民警、最美基层干部……无不既胸怀理想,又心系宗旨。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进军,都是我们党履行根本宗旨,团结、带领、依靠人民群众奋斗得来的,都像淮海战役的胜利那样,离不开人民群众千千万万辆小车的推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是打碎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力量。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构成理想的根本要素,同时蕴藏着实现理想的巨大能量。
同志深情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断提升,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刷新,直到实现共产主义。宗旨和目标的相互结合、立场和信仰的紧密联接、对宗旨的坚守和对真理的追求的辩证统一,贯穿于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传棒接力的历史进程。
关于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心得体会报告二
尊敬的各位首长,亲爱的战友们,我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赞颂辉煌成就,坚定理想信念》。
1941年秋,日伪军3000多人对我狼牙山地区进行疯狂大扫荡。“红一团”在奉命转移外线作战。9月25日,我连六班马宝玉、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和宋学义五位战士,为了掩护部队主力和人民群众转移,将敌人引向狼牙山绝顶,与数千日寇浴血激战一整天。在子弹打光后,面对汹涌而至的敌人和疯狂的叫嚣,五壮士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毅然砸碎枪支,在“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中,纵身跳下悬崖,谱写了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一曲气壮山河的动人悲歌。战争年代,“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着爱党忠诚的革命信念。如今,传承“五壮士”精神,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定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受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今天;联想自己身边的变化,回首往事,思绪万千。深刻体会到党的伟大,党的政策英明。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历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满腔热血。九十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九十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九十年风云变幻,道不完的伟业辉煌!忘不了,太行山下的抗日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九十年征程岁月峥嵘,九十年征程金光灿烂。如今,南极上空早已飘扬着我们的五星红旗,太平洋上出现了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天宫1号也带着刚强的气势冲向太空;如今,党的召开在即,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座座大厦、工厂、高科技企业正遍地生花……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然而,伟大成就的背后有着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勇士,在他们身上,孕育着中华民族千年不屈的精神!在他们身上,隐含了中华民族数百年顽强的意志!无论是黑龙玄冰还是青海盐田,无论是南沙礁岛还是大漠边关,无论是制止动乱还是抗击列强,无论是森林救火还是长江抗洪魔。都屹立着他们坚毅挺拔的身影,都闪耀出他们默默奉献的形象,这就是我们军人!
正是因为有我们这群忠诚卫士保驾护航,祖国,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黄河长江激越澎湃的波涛声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阔地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
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更应该具有社会主义信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信仰作为行动准则,坚信社会主义必胜,并决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如果现在还有人问我,理想信念在哪里?我会坚定而自豪的告诉他,在江南静静的明月里、在塞北茫茫的雪地里、在天边寂寞的哨所里、在万家团圆的灯火里、在我们晶莹的汗水里!
亲爱的战友们,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无论是硝烟弥漫,还是阳光明媚,我们新一代的人民子弟兵,都将抖擞手中的钢枪,信守一份庄严的承诺——
忠诚,一个永恒的信念,
战斗,一曲不变的旋律,
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将用生命,
让忠诚与战斗并肩同行。
关于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心得体会报告三
根据公司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安排,围绕党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专题,我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文献的感想,谈谈认识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领导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才能解决发展征途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要求他们“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这是对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一条基本要求。“做政治的明白人”,最关键的就是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目前,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经受不住考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受到党纪国法处理。追根溯源,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了问题,怀疑、动摇甚至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如果广大党员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党组织就会软弱涣散,就会缺乏战斗力。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点亮理想之光,经常不断地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这既是党的纪律所要求的,也是一种政治上的明白和清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符合和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就要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方面所存在的模糊、动摇、信仰迷失的问题,使党员干部在对马克思主义真挚信仰基础上,不为任何错误思想理论的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困难和风险的阻碍所惧,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怀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逐步实现而奋斗到底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始终坚信我们党所从事的事业是为国家、为人民的,是正义的、崇高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生。
二、领会“三个自信”的深刻内涵,筑牢精神支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我们既要自觉增强“三个自信”所传递的豪气、底气和锐气,更要深刻理解“三个自信”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当作一种真理性的认识,真正转化为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更加主动的工作落实。
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古语说“君子董道直行而不豫”。我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共产党人一直在追求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在这条道路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事业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才有独立性、自主性;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任何一个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人,都会接受这样一种严密的逻辑,从而坚信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是有着光明前途的,是必须自觉坚持的。也只有这样,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才会不菲薄,对发展中的问题才会不气馁,对前进中的困难才会不屈服。
理论自信体现了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为行动指南的科学性。理论清醒,才能头脑清醒;理论自觉,才能行动自觉。我们的理论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套理论在革命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验证并得到升华,体现了党的执政智慧,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真理性的认识,为我们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让我们勇于回应一切语言上的挑衅、一切理论上的质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始终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建党立党,使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今天已经拥有8779.3万名党员、436万个基层党组织。
制度自信体现了我们党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的制度是在长期实践和理性设计结合下形成的,并被实践反复证明“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前进,以制度自觉铸就制度自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力量。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涵可以看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三者是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三、把坚定理想信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实现远大理想,必须扎根实际,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从现实通往理想的道路。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也要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检验理想信念、锤炼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严以修身,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落实在我们的具体行动上,就是要通过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地努力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公司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的重大检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公司发展的参与者和责任者,我们必须直面发展现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只有坚持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问题,头脑要时刻装着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守纪律,懂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始终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守社会责任,践行企业使命,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管好万家寨这项民生水利工程,发挥其最大的综合效益,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治理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把实现远大理想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把崇高理想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要有干不好事业决不罢休的劲头,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勇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履职,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成其事。要创新管理,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长远谋划工作。要找准工作薄弱环节,积极整改。要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跟上时代和企业发展步伐,及时掌握一些指导当前工作的新理论、新概念,用新观念、新思路促进工作水平的新提高。要善于思考,摆脱旧框框的束缚,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认识新生事物。要勇于创新,探索符合新常态要求的工作方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地将自己承担的工作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大局,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破解,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带动群众。
三是以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队伍。党员领导干部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其言行举止、工作方式、做事态度对企业发展决策、整体工作效率、员工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公司广大的党员干部总体上是好的,大家通过勤奋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司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精神懈怠、消极腐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存在种种“不严不实”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缺失。共产党员丧失理想信念,就会丧失精神寄托,不讲政治、不顾大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丧失理想信念的危害性,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阀门”,是严以修身的核心。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修身立业的根本,把对党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见之于行。我们要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地按党性原则办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完善、最实际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正确的人间正道,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补精神之钙、铸行动之基,自觉做到在各种社会思潮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实现中国梦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不畏艰难,奋勇直前。理想凝聚力量,信念铸就坚强。我们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最大限度地集聚发展能量,积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心得体会报告 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