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南街小学
宁强县南街小学“双基”工作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1、普及程度。
(2)2001至2002学年度,学区内0—12岁人口总数为858人,其中7—12岁适龄人口数为508人,转出123人,提前毕业14人,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为831人,转入424人,学龄前18人,超龄18人,适龄人口在校生总数为508人,入学率100%。
(4)2003至2004学年度,学区内0—12岁人口总数为1197人,其中7—12岁适龄儿童少年总数为646人,转出138人,提前毕业15人。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为1163人,转入636人(含寄宿生200人),学龄前28人,超龄6人,适龄人口在校总数为493人,入学率100%。
2、师资水平
3、办学条件
4、经费投入
5、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实施办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普九”工作的领导。“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普九”也是学校面临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全体校委会成员为组员的学校“普九”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校“普九”工作的领导。首先,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学区实际制定了学校“普九”实施规划。明确学校奋斗目标,学校软硬件设施要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争取在三至五年内把学校建成一所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环境一流的省级示范小学。
2、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普九”氛围
五年来,学校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广播在学区群众师生中广泛宣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思想,明确在“普九”工作中学校、家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了人人关心“普九”,支持“普九”的良好氛围。
3、扎实工作,努力提高学区适龄人口的普及程度。
4、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校建,改善办学条件
我县是国家的贫困县,县财政困难,加上我校建校历史长,学校基础设施较差,校舍陈旧,大都是砖土木结构的平房。“普九”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投资55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排除危房21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2003年3月投资19万元,改建16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和100平方米的厕所,于当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4)2003年10月投资186.6.万元,新建2713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此项工程于2003年10初动工,在2004年8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5)2004年3月,投资3万元,将低洼长期积水的操场垫高近1米,进行了重新铺垫和整修。
(6)2004年7月,投资23万元,把1200平方米的北教学楼进行了装修。
(7)2005年3月,投资7.8万元,将紧靠环城路的180米已倾斜的围墙,改建成开放式的铁艺护栏,并对整个校园进行了全面绿化和美化,栽植各种风景花木近万株。
(8)投资近18万元建成交互式双控多媒体闭路电视
宁强县南街小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