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先进事迹材料
***,男,武汉工业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市2011年9月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初识他,人如其名,沉静英俊,阔面白镜,温文尔雅;再识他,人胜其名,不甘平静,静气中荡生豪气,在短短几个月的“村官”经历中,潜心工作,攻坚克难,业绩初显。
一、选聘唤乡情:毅然抉择回“**”
2011年6月,当***从网上得知,**已开始选聘第二批大学生村官,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事农业工作一直是他的一大愿望,上大学时就梦想自己能回到家乡,开辟一个大农场;而此时,大学毕业后的他已在杭州工作一年有余,工作环境和条件较为优越,到底是继续留在杭州工作,还是参加“村官”选聘、回到家乡、追寻自己的梦想?他经历了思想斗争,在与父亲彻夜长谈之后,他毅然作出抉择:辞职回乡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
如愿获聘后,通过参加九江市委村建办举办的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班,***切身感受到党的政策恩惠以及各级党组织的人文关怀,更加坚信了自己的人生选择。2011年9月初,他被分配到修水县杭口镇**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开始了大学生村官之路。**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进士村”,宋代“诗书双绝”黄庭坚的家乡,仅宋朝就考取了48位进士,而且当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江西十大名茶之一的“**绿”茶就出产于此。自踏进**这块神圣土地的第一天,***即倍感荣幸,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
二、调研出思路:“一村一品”问茶业
一到村里,***一头扎入基层,开始了村情民情调研,向村干部了解村级组织建设情况,遍访村民小组长、挨家挨户走访党员和群众,对村里各方面情况慢慢较为熟悉了。
在调查走访中,他不断寻思:**村作为一个声名远播的村,为什么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它转变为经济优势?**村是“**绿”茶叶的出产地,然而,现在做响“**绿”茶品牌的不是原产地**村,而是在邻乡大椿乡,可谓“墙里茶花墙外香”。为此,***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想着如何用足资源,扬优成势,改变目前*
村官先进事迹材料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