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运动员称呼要礼貌
文明放大镜“残奥会的比赛是不应该受到冷落的,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应该有更多的观众去现场为残疾人运动员加油,因为残疾人运动员非常渴望观众的掌声和加油声。”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业务督导华清滂向记者这样表示。
华督导说,去现场看残奥会的意义不仅仅是去看残疾人之间的比赛那么简单,这更体现了观众对残疾人朋友的一种人文关怀。在雅典残奥会上,很多的观众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票去看比赛,多数比赛项目的现场没有出现冷场的现象,观众们非常热情地同时也是发自内心地为运动员加油。
华督导介绍说,置身雅典残奥会的比赛现场让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人文气息与文明的赛场氛围。比如看举重比赛,无论选手能否将杠铃举起,观众都会不约而同地齐声喝彩;在盲人门球比赛中,当比赛需要现场安静时,志愿者会举起一个牌子向观众示意,观众就会非常配合地静场,而当一方进球后,现场会立即播放欢快的音乐,观众也会跟随音乐一起有节奏地喝彩。
华督导表示,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残奥会有什么好看的?”也难以理解为什么有的观众看残疾人比赛也那么尽情投入。雅典残奥会上,一些自己花钱买票看比赛的观众说,看残奥会其实不是为了看残疾人的比赛才来的,而是为了看一种残疾人特有的精神,并给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持,让残疾人运动员感到他们的价值是被人们认可的。
华督导说:“‘精神寓于运动’是残奥运动的格言,首先是精神然后才是运动。到北京残奥会的时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看比赛,为残疾人运动员奉献一点人文关怀。
”华清滂督导诚恳地说,在从事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工作以来,他接触了很多残疾人,也结交了很多残疾人朋友。在钦佩他们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的同时,他也感觉到,在健全人如何对待残疾人的问题上,很多健全人做得并不好。
残疾人为此感到很伤心,也加重了他们自卑的心理。华清滂举例说,“瞎子”、“瘸子”、“聋子”等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在一些健全人嘴里总是轻易地脱口而出,特别是在残疾人面前这样称呼他们,是最不尊重残疾人的行为。
还有就是在公共场所遇到残疾人的时候,很多健全人总是用猎奇的眼光看他们,甚至围观他们,而且有的人还一直盯着他们的残疾部位看。这些举动都是对他们心灵最严重的打击。
参与竞技体育的竞争,本来就是残疾人勇于面对人生的表现。虽然他们身体残疾,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和健全人一样突破自己的极限,这一点决不逊色于健全人,是
对残疾运动员称呼要礼貌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