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理论研究
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理论研究
一、深刻认识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使命感和学术责任心,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优良学风,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学术界理论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的浮躁之风有所抬头,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滥用学术权力的失范现象开始滋长,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事实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性质还非常恶劣,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侵蚀了科学研究的道德根基,阻碍了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舆论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多年来,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先后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作为高校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咨询指导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10月,教育部正式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下设社科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和科技类学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宏观指导和协调推进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这是教育部加强对高校学风建设的领导,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今后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重点,是要按照“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力求在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方面取得实效。
二、以诚信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科研人员自律意识
学术自律是开展学术研究、维护学术道德的基础。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将推动在高等
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理论研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