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
强化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范文
一、突破“一根甘蔗”财政。
主要表现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直接体现为“一根甘蔗”财政,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过于依赖蔗糖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蔗糖市场的放开,这根甘蔗还能支撑多久?去年糖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回落已敲响了警钟。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为县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动力支撑。
县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县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
2、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带动能力不强。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县县三次产业比例为43.22:29.94:26.83,农业比重过高,二产三产发展滞后,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企业数量少,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全县除制糖业上规模外,其他产业大多不成规模,200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仅为5.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8亿元。工业缺乏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的带动能力和承载能力,更无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使整个经济发展缺少主体支撑和动力支持,造成总体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低层次增长状态。
4、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要求。在县农村劳动力中,89%以上的农民只具备有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不高,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缺乏闯劲,既不利于在本土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培育新产业;也不利于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为工业化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今年上半年政府组织了4批共430人劳务输出队伍,离岗和回流农民达24%,不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县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受蔗糖市场波动的影响,县经济运行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当前,各地纷纷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加快县发展的迫切要求。
1、解决结构单一问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是造成县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快“两化”发展,就是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
强化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