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辅助器具标准化现状
[摘要]作者回顾了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辅助器具领域标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我国辅助器具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残疾人辅助器具;现状;对策
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nStandardizationofAssistiveDeviceforPersonswithDisabilityinChinaW_ANGBao-hua.
ChinaAssistiveDevicesandTechnologYCenterforPersonswithDisabilities,Beijing100068,China
Abstract:Theauthorpresentedanoverviewtothedevelopmentofstandardizationofassistivedevicesforpersonswithdisability
inChinaandananalysistothecharacteristicsandexistingproblemsinthefieldofstandardofassistivedevices.Thusthecounter—
measuresondevelopmentofstandardizationofassistivedevicesinChinaweresuggested.
Keywords:assistivedevicesforpersonswithdisability;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标准化是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标准化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笔者旨在分析我国辅助器具标准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1残疾人辅助器具标准化工作发展历程
1.1我国标准化工作主要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7年。由于解放初期的战时经济,最初采用的是前苏联的产品标准,中苏关系破裂后开始建立我国自己的标准化体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标准数量发展缓慢,1966~1976年1O年间颁布的国家标准仅有400项。
第三阶段,我国加入WT0后。为使经济和贸易服务的标准化工作符合WTO的有关规则,适应我国经济和贸易融人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性的第三阶段。
1.2残疾人辅助器具标准化工作的阶段性发展标准化作为技术基础总是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行业形成较晚,标准化工作较其他
残疾人辅助器具标准化现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