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帮促任职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考措施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21

帮促任职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考措施

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8个月以来,岳阳市首批选聘的92名到村任职大学生基本上顺利完成了角色转换,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基层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然而,今年1月,北京一名大学生“村官”自杀身亡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了解、调查,本人认识到大学生到村任职,受主客观因素和工作环境的影响,比较容易产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一是容易产生“失落感”。第一批选聘的到村任职大学生基本上全是80后,甚至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直生活在父母营造的温室里,经受的磨练相对不多。而目前农村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尽管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参加选聘时都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真正接触到农村的现实,特别是个人美好期望与现实环境之间的较大落差时,仍然会使一些到村任职大学生产生“失落感”。

二是容易产生“孤独感”。大学生到村工作,往往远离家乡和同学,甚至一部分到村任职大学生还是从长沙的大城市下到各个乡、村,生活环境落差大。作为80后,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往往喜欢喧嚣热闹的地方,而平时工作环境无法满足这些基本的需要,同时目前绝大多数村还不能像机关单位那样按时上下班,乡、村干部多半是“有公事就来忙公事,没公事就回家忙私事”,多数时间只有到村任职大学生一个人在村办公室,再加上现在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较少且项目单调枯燥,客观上使他们产生“孤独感”。

三是容易产生“无助感”。在学校期间,到村任职大学生都是学校的活跃积极分子,往往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有解决问题的满腔热忱。而农村工作点多面广,他们开展工作时,由于对农村情况不熟悉,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又或多或少缺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帮助,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使到村任职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茫然无助的感觉。

四是容易产生“挫折感”。有些到村任职大学生陶醉于学生时代的辉煌,放不下“知识型青年”的架子,对重新做“学生”缺乏充分认识和足够准备,看不起“土里土气”的农村群众;有的到村任职大学生带着浓郁的“书生气”出现在工作舞台上,习惯于照“本本”办事,工作找不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心理上对工作成绩的期望与客观现实的反差较大,很容易产生“挫折感”。

五是容易产生“自卑感”。大学生“村官”是一个

帮促任职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考措施

帮促任职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考措施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改善农村干部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