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
农村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
村庄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外界,是人与人交流用的。比如嫁娶,集市,走访都是在这条路上来往的。我们运出去新的东西,也会运来比家里更新的东西。另一条也是通向外界,是人与自然交流用的。比如播种,收谷,放牛,砍柴。我们在这条路上收获的是本质的生存所需。这条路就像一根吸管,伸向田野,山川,每栋房子都敞开着大门,村庄近二千人就在房里吮吸——从婴儿,到老人。山峰是乳房,田野是腹部,整个土地就是我们的母亲。
我只在母亲的土地上撒过娇,没有耕过田,没有收过谷子,我只算半个农民——成年后,我已经在异乡的城市谋生。
我的童年很长时间都喜欢站在第二条路上,也就是那根吸管上。它忽直忽曲,像一条蛇一样盘踞在村庄的北面。它又像一块烧红的铁,不停地被农民沉重的脚步锤打,越来越宽,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尘土。
每年冬季,是这条路最清闲的时候,但不管是风吹雨打,冰天雪地,它都会保留着村民的脚印,还有牛的脚印,板车的轨迹。它还会保留同样的宽敞和同样的长度。到了春夏,小草在两边铺上一层绿色,篱笆会向它靠拢,在风中弯腰敬礼。像在说,借个位,握个手。黄泥路与这些植物宽容的相处,不亦乐呼!
农忙时节,黄泥路用一个冬季的准备,早已弓起身躯待命。它不说话,
农村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
农村作家建国60周年征文村庄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外界,是人与人交流用的。比如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