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免费赠药监管状况调研报告
强化免费赠药监管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药品执法监督查处的不法行为中,以免费赠药为名,变相非法销售药品的案件发案率非常高,并且不法分子活动的形式在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使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受害,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合法权益,必须引起各级监管部门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免费“赠药”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药品市场上经常有一些不法药贩打着药品生产厂家搞产品宣传的旗号,在各地以“义诊”、“赠药”为名,变相销售药品。这些人利用晨练时老年人相对集中的特点,通过散发宣传单的形式,将部分人群聚集到固定的公共场所,然后假扮专家举办讲座,宣传他们的药品来自于正规的生产厂家,具有奇佳的疗效,再用简单的仪器为老年人做身体检测,谎称被检测者患了某种疾病,然后大力向他们推销某种药品,并称可免费试用。其实他们所谓免费赠送的药品量,很多都是赠送一天或一次的药量。由于许多老年病仅凭一天或一次用药是不会有明显疗效的,推销者就“忽悠”试用的老年人,花钱大量购买其推销的药品,使很多老人破财上当。
免费“赠药”活动有“四大特性”:一是具有针对性。这伙人搞免费赠药的目标锁定在城镇离退休和无业人员,农村身体健康状况差、患慢性疾病、不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活动地点多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二是具有流动性。这伙搞免费赠药人员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经常采取各地流窜,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方法,现在活动逐渐由城市向较为偏远的农村(林场)发展。三是具有欺骗性。这伙人打着药品生产厂家旗号,挂着免费体检、义诊及赠药的幌子,假扮成专家、教授,利用人们渴望健康的心理,组织群众大谈健康保健问题,声称免费赠送药品试用,用后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在宣传的同时,组织者给在场的人限量赠送少量的药品和产品信誉卡,称可以凭信誉卡优惠购买该产品。这伙人在宣传过程中,将他们的不法行为粉饰成帮助群众解除痛苦的高尚之举,将其产品夸耀成能够包治百病的救命仙丹,目的是诱使群众相信其产品,把一些急于求医治病者的钱骗到他们的口袋。这些人宣传的产品以治疗心脑血管、风湿、男性病和血糖这几类为主,通常也把保健品冒充药品进行宣传,更有甚者用假冒伪劣药品欺骗群众,从中非法牟利,赚取“黑心钱”,以免费赠送形式宣传销售的药品(保健品),销售价格是其产品实际价格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几十倍。为了达到销售目的,不法组织者还收买患者当“托儿”,现身说法,诱使更多群众上钩,骗取钱财。四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这些人销售的药品或保健品真假难辨,在宣传的过程中夸大了疗效和适应症及适应范围,有些药品还是处方药,患者用药安全难以保证;在赠药和售药活动中且不主动开具凭证,一旦发生药品质量纠纷,无法追究责任;赠药宣传活动的对象都是
强化免费赠药监管状况调研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