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广播稿
说廉洁,学廉洁,做廉洁,下面是廉政文化广播稿,一起看看吧!
廉政文化广播稿【1】
男:我是播音员xx
女:我是播音员xxx
男:朱惠,你知道廉洁吗?
女:想考我呀,这可难不倒我,廉洁就是品行正,不贪污。
男:你这是背字典上的解释,其实,廉洁就是:责任、节俭、自律、奉献、知耻、诚实、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女:我知道,最近,我们学校在倡导廉洁文化校园活动,你一定知道廉洁文化包含哪些方面吧?
男:早就知道了,包括:清廉无私、正直公正、勤俭节约、诚信守法等等。
女:我们小学生要讲廉洁,其实,在古时有许多先人为我们做了好榜样。
你们听说过《两袖清风》这个成语故事吗?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当官的为了讨好他,都给他献上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比如线香、蘑菇、手帕等东西,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我也带了东西,我带有了两袖的清风!于谦用这句话对那些阿谀奉承的贪官作出了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男:噢,说到于谦,我还想起了它写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女:你背的这首诗题目是《石灰吟》,大家都熟悉,其实这也是于谦品质的写照。
男:是呀!其实在历代伟人中这样具有廉洁品质的人还有许多许多,周恩来总理就是其中的典范。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他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女:周总理还有一个故事也广为流传。当年周总理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后,下午就要离开杭州。周总理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大
廉政文化广播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