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党员干部担当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担当是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本文将介绍关于党员干部担当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党员干部担当情况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党员干部的治理力度,一方面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整风,高压反腐;另一方面从严从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权力被陆续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在此正风肃纪、坚定反腐背景之下,一些党员干部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党员干部选择了为官不为,并成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告诫党员干部要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并把好干部的标准概括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不仅赋予好干部标准以新的时代内涵,而且对当前党员干部建设提出新的时代课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党员干部担当情况,调研组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共走访党员干部、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37人,发放问卷210份,收回问卷196份,在对走访记录和调查问卷梳理归纳提升基础上形成调研成果。

一、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敢于担当,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职责要求。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是职责所在,也是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精神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也决定着党员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党员干部是群众的领头人、主心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敢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必然要求。权力行使与责任担当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有权必有责。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来说,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姓公不姓私,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私用,决不能搞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决不能怕摊事儿麻烦,要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所以,习近平同志一再告诫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新环境,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深刻变化,这种变动、变革、变化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们党肩负着新的更为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不熟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许多问题的挑战性世所罕见。特别是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伟大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这就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有直面矛盾、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忠于党和人民,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担当,不计较个人得失,为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努力拼搏。

二、当前不敢担当的现实表现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认为不敢担当主要表现在:推卸责任,善于打太极(100%);不思进取,只求过得去(100%);怕得罪人,乐当老好人(100%);遇难事撂挑子(100%);欺上瞒下,遇事和稀泥(86%);急功近利,忙宣传不实干(85%)。在回答与**党员干部打交道办事过程中是否有过上述不敢担当的切身体验问题时,认为经常有此体验的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8.6%,偶尔有此体验的占到51.4%。这说明不敢担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着的,主要有四种类型。

懒官不愿担当。尽管十八大以后,**加大了党员干部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力度,向海发展开启新航程又激发了党员干部新的工作动力,但调查对象中仍有32%的人认为**党员干部中存在有

关于党员干部担当情况的调查报告

担当是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本文将介绍关于党员干部担当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