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局群众路线调研报告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31

根据州局、县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我局采取调研走访、座谈交流、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深入机关、企业、挂钩联系村进行随机调研,着重了解局机关及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宗旨意识较淡薄。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不够好,没有切实做到换位思考,没有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下乡进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帮扶企业、服务企业不够,大多走访企业仅仅是为了检查而检查,没有深层次解决企业发展上的管理困难、技术困难。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党员、干部对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的新形势、新要求了解深度不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没有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存在侥幸心理,在落实“八项规定”和抓作风建设时搞“变通”,自我约束力不强。

(三)干部作风不扎实。少数干部进取心不强,对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工作中心不突出,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缺乏活力、干劲,工作不深入,工作效率不高。

二、四风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心态不够平衡。少数党员干部存在攀比思想,喜欢与同行比权利,与商人比钱财,与群众比自由,追求花架子、大场面、图享乐。侥幸心理仍然存在,有的党员干部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喝玩乐很正常,只要不把公家钱财拿回家,吃点喝点玩点不算什么。有的认为“八项规定”只是一阵风,狠刹“四风”也是口头上喊喊,只要不做过头,“对策”到位,就不会出问题。

(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督不够到位。省、州、县各级都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作出具体要求,我局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办法,但是对干部作风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没有建立科学的、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使得有些问题难治理、难定性。同时,在监督执行有关制度时,存在缺位现象,有时碍于情面,听之任之,未能较好地正风肃纪。

(三)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奖惩不够力度。干部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不够,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并作出表率的单位及党员领导干部,未能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实质性奖励。同样,对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打擦边球,“四风”问题中小错不断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刚性的惩戒举措,使得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了“守纪就是吃亏”、“小问题没关系”等不良思想和侥幸心理。

三、结合质监部门实际,积极探索解决四风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学习教育。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大力提升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要切实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理论政策学习,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感受和愿望,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增强群众观念,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真心实意地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二)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自身实际,对有关制度规定进行梳理,细化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办法,确保转变作风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坚持群众路线的制度规范,明确在制定政策措施、拟制工作计划、决定重大事项时,必须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企业、群众的意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多渠道吸纳年轻化、知识化人才加入干部队伍中。在干部选用上,要通过竞争上岗等形式,让人才脱颖而出,把那些真正“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放到主要岗位上,予以重任。

(三)深刻自我批评。领导干部要敢于正视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对照八项规定深入查找自身在联系群众、调查研究、会风文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要拓宽渠道、开门纳谏,通过多种方式真正把问题找准找透。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要着重从规律上找原因,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要着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对长期存在的问题要着重从主观上找原因,抓住问题实质,找准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对干部作风问题,既要有长期规划,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又要立足当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

(四)强化监督约束。要将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坚决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把落实八项规定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对干部作风问题的反映。对领导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要迅速介入、准确核查,对经核查属实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决不姑息。

(五)提高服务效能。质监工作要紧贴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进一步深入把握社会、企业、群众的所需所求,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职能作用。首先将各项服务的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办事时限、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等进行政务公开。秉承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使办事程序透明化、公开化,诚信公正,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其次,提升服务质量,塑造文明诚信形象,真正使办证窗口让社会欢迎、政府需要、企业满意。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来衡量和规范工作人员言行举止,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意识。抓好作风建设,主动热情,真诚、文明、规范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质监部门作为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单位、执法部门,要深刻领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入基层、企业一线,查找并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质量兴县”、“计量惠民”、“标准强企”、“质监利剑”等质监惠民活动,着力打造效能质监、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和廉洁质监,助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快速发展。

篇二:关于推进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几点思考

马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琨

当前,质监部门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担负着沉重的工作责任,质监系统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加强质监系统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对于确保质监队伍安全和为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质监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如何推进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质监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持续开展,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是,由于人员素质、体制、机制及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质监干部队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仍然还存在,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监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随着质监部门职能的充实、调整,质监队伍也逐步发展壮大,质监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同志自觉抵制腐败行为的意志薄弱。其次,基层质监部门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心理失衡、思想偏差、行为脱轨,有些人员存在庸、懒、散问题,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廉政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还需增强。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廉政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方法简单、形式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不能有效消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对质监人员的影响,致使有些人耳濡目染,慢慢丧失了应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操守,公仆意识和自律意识日益淡薄,忽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对不正之风由看不惯到习以为常,从被动接受吃请受礼到收受贿赂、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走上犯罪道路。

(三)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够到位。近年来,各级质监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践中,有的规章制度并未真正得到全面执行,有的形同虚设,有的操作性不强。如在检验工作中,由于抽检分离制度未能切实落实,容易产生伪造检验数据、出据虚假报告、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现行的业务管理体制中,许多权限掌握在一线执法人员或现场审核人员手中。这些工作人员职务不高、工作辛苦、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却很大,有效监督制约他们的制度还不健全,是发生腐败行为的主要廉政风险源。

(四)监督力度不够,查处不严。一是监督能力不强。部分纪检监察干部还存在业务不熟、能力不强、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大多只是变动监督、事后监督,监督的效果有限;二是监督力度不够。尚未有效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监督资源,建立起联合监督的工作机制。社会监督没有形成气候,管理服务对象的监督作用没有

局群众路线调研报告

根据州局、县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我局采取调研走访、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