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评群众意见建议产业扶贫工作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一、产业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一)对照自治区产业脱贫摘帽新标准,全市产业脱贫摘帽各项指标达标率达100%。
1.各县区重点发展“5 2”、贫困村“3 1”个特色产业,且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达标率100%。
2.每个贫困村均有1个以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有产业基地(园)覆盖指标达标率100%。
3.贫困村培育不少于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目前,x个贫困村已达标x个,其中,2018年x个预脱贫村全部达标。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抓紧抓实,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1.以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为引领,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全市共打造了各级现代农业示范区x个,其中获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x个。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共建设了三江布央茶叶、融安三马金桔、融水高山蔬菜食用菌、柳江三都香葱等一大批产业扶贫基地,辐射带动x万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使x户贫困户获得稳定增收实现脱贫摘帽。
2.加大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截止11月8日,全市各级财政扶持产业扶贫到位资金2.53亿元,较上年增加7600万元,资金使用1.57亿元,使用率63.5%。各县区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各类奖补政策重点扶持县级“5 2”、村级“3 1”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如三江县重点发展“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产业。全县茶园面积达x万亩,居全区首位,产量x万吨,产值x亿元,茶叶种植覆盖了全县96个贫困村、x户贫困户,覆盖贫困户比例x%,贫困人口人均种植茶叶x亩,年人均增收x元以上。融水县重点发展香猪、香鸭、金边禾花鲤、紫黑香糯等地方特色品种,以生态优质和品牌取胜;融安县重点发展金桔、香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既有金桔、经济林木、乡村旅游等中、长效产业,也有特色种养等投入少、
绩效考评群众意见建议产业扶贫工作的整改措施及成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