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文化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切实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笔者就XX文化发展作了深入调研,提出一些建议和打算。
一、基本概况
小河镇地处大药山东麓,牛栏江西岸,距县城143公里,北接红山乡,西北倚东坪乡,西南连药山镇,东南邻新店乡,东隔牛栏江与鲁甸县乐红乡、梭山乡相望;地处两县六乡镇腹心地带,国土面积191.3平方公里···略去部分 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950米,最低海拔701米,相对高差3249米,典型的立体气候,独特的地形地貌,独特的自然条件,独特的资源优势,独特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小河镇特有的历史文化。
二、发展优势
一是竹山“狗鼻子”当年大军生与死的剿匪精神历代传诵;现存拖车的龙氏碉堡体现着中国“龙文化”的精髓;著名治癌专家黄传贵展示着小河人的风采。小河镇发展历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丰富了小河思想文化发展、繁荣的内涵。
二是小河镇是多民族聚居乡镇,民族特色文化种类多、内容广,少数民族服饰、语言、原生态音乐、舞蹈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传统节日如彝族“火把节”、苗族“四月八”、“姊妹节”、“芦笙节”、“赶秋节”、“鼓藏节”等。苗族能歌善舞,古歌、飞歌、情歌,芦笙舞、古瓢舞、木鼓舞、板凳舞,尽展苗族风情。苗族人口主要聚居马安村、竹山村、山堡村,依然保留着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衣着打扮、服饰制作工艺、语言、节日等民族风俗。苗族服饰有“穿在身上的史书”之称。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既诠释了苗族历史和“穿在身上的史书”,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延续和拓展了民族民间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
小河镇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文艺事业成绩斐然。····小河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广场舞为载体的集镇文化活动繁荣,小河镇广场舞曾被昭通电视台选播,全民健身运动气氛较好。
一是通过不懈努力,集镇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完成投资XX万元,老区砖混房屋立面改造已全部完成,两座高架桥、两座人行石拱桥已全面竣工,展现了青瓦白墙、深具“水乡古韵”的新小河。二是全镇14个村远程教育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成,镇党委督促村两委干部定期组织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科学技术和各种文化艺术宣传片,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科学种养水平逐步提高。三是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镇文化站、文化活动广场改扩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小河镇思想文化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重视不够、保障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先进思想大量涌入,人们在盲目追求“西化”的进程中,逐渐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对群众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视、支持力度较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
镇文化发展调研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