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大工作经验介绍
加强自身建设 尽责履职担当
萍乡市上栗县东源乡人大
自《中国共产党中央转发(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我省《关于加强市县乡人大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下发后,为我们基层人大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作为一名基层人大工作者,我感觉到抓人大工作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我乡人大工作在自身建设、代表履职和服务活动方面有了新变化、新作为。
一、建好一站一档一载体,夯实代表履职平台
乡党委学习文件精神后,更加重视人大工作,将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听取1次人大工作汇报,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人大工作,把脉定向,解决实际问题。配齐配强乡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办主任、副主任4名人大专职干部。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从人均每年600元提高到1000元,人大工作办公经费由原来的不足20万元增加到50万元,都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乡人大注重打基础、抓基层,让代表履职有保障、活动有抓手。一是站室建设规范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是基层人大代表闭会后履职的一个重要平台。乡人大按照"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牌子、有设施保障、有固定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台账档案)的要求,投资30万元建成了300平方米的东源乡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站内设有议政室、站长室、会议室、档案室,制定了信访接待、联系选民等14项工作制度,明确了站长、联络员等9项工作职责,还制作了99名县乡代表信息公示、代表风采展示等宣传栏。在全乡15个村建立了代表联络工作室。在每个代表联络工作站室安排1名代表作为专职联络员,负责代表联络、整理移交意见建议和反馈办理结果等日常工作。二是档案管理精细化。坚持"一代表一档案,一季度一报备",为全乡23位县人大代表、76位乡人大代表量身定制了履职档案,将代表开会出勤、议案建议、视察调研、为民办事、个人奖惩等14个方面的履职情况记录在册。三是载体运行常态化。将23名县人大代表分成12个组,在乡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轮
乡人大工作经验介绍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