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 建模报告的心得体会(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一
为中心,测绘一张250m250m的地形图,外加一份原始测量数据。下午2点半我带领三名队员领了工具,由于之前只接触过dj6经纬仪,而我们拿到的却是精度更高的dj2,在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它之前,它只是一个几万块钱的高级玩具。我向来自命不凡,但光学会dj2的读数方法就花了我十几分钟,而我之后还得负责给本组队员授业解惑,第一次有感到有愧组长之位。不过还好,最终还是学会了,后来觉得那东西用起来还是挺简单的。在给一名队员授经之后,我带上油漆,和另一名队员绕所测区域走了一圈,选了9个控制点。或许是太兴奋,又或许是第一次,我们选点时把教科书所列的注意事项忘得一干二净,这为后来的测量作业造成了很多麻烦。其实控制点的选定事关重大,这一着棋走失了,将会对接下来的局势造成很利的影响。以下是导线控制点选点的基本要求,摘录如下,以此为戒!
1、相邻导线点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导线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定处,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位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测图和放样;
4、导线各边长应大致相等,应接近于平均长度;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3、4点我们做得不错,1、2点就有失严谨了。在后来的测量中,这两个失误也不断被放大,最后竟然放大到不得不重测的程度。我想,通过这件事,我深刻领会到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句话的含意。那天下午除了完成了导线点的普通水准测量外,并没弄出什么成果来。收工回宿舍后进行了内业计算,结果吓一跳,导线高程闭合差竟然达到了惊人的90mm.看来第二天得上个早班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重新测了一遍导线点的高程,结果让人满意,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之内.第一天走错了一步棋,因此今天得慎之又慎。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导线点的内角测量和视距测量,这两组数据都是计算导线点坐标时不可缺少的,而且事关成败,马虎不得。我和另一同学轮流上岗,负责观测;其它同学则负责立尺和记录。对于精度要求相当高的测量工作,一旦偏之毫厘,则可能会差之千里,而观测和立尺这两个环节决定着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正误。作为观测当事人,刚才开始时,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着实让我费了一翻脑筋,总觉得对中和整平就像鱼和熊掌,根本没办法一起塞到胃里。后来通过各种途径的求助,学习,还有自我摸索,终于有了点眉目,再后来就是小菜一碟了。立尺这一环节也很关键,感谢上帝,给我们队赐了一名立尺之猛男,此君立尺稳如泰山,标尺在他手里就跟东海龙王的定海神(俗称金箍棒)一样——纹丝不动。而这点,恰是测量工作最需要的。就这样,我们珠联璧合,把九个导线点的内角与距离测了出来。晚上进行了内业计算,结果又吓了我一大跳,闭舍差终于在容许范围之内了。我们的角度容许闭合差是120,而我们实测闭合差不到5,基本上可以忽略,实乃幸事。但“基本上”并不能代表“完全”,有误差就得修正!晚上的任务依然是数据处理,而这点恰是我不擅长的,但队中自有数据处理之能人,我不必劳神苦思.
以前说过,在中国,许多东西都会成为考试的牺牲品,测量实习也避免不了.由于接下来的几天穿插了两门重要的考试,测量工作并不能正常的进行,但还是完成了几幢楼碎部点的测量。准备考试期间,我们抽空计算出了导线点的坐标,并展绘到图纸上,为接下来的工作做点准备。
最新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 参考站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连上电缆,注意正负极要正确(红正黑负),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四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方可进行测量.
八实习总结: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
最新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三
一、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
没有理论基础,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进行测量实习前,这学期张老师经过对理论知识精细的讲解,我们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致使我们很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对于学习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更应当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
无人不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就是实践。《建筑工程测量》是这样,其它的还是如此。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树立起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这一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没有航向的船,永远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没有目标的工作,永远也无法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这次测量实习首先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这次为期十天的测量实习的内容主要有三项,地形图测绘、建筑物放样、道路圆曲线测设。明确了目标,就应当为之拼搏。我们可不能盲目地拼搏,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在进行测量实习初就对测量实习的进程做了相关计划。终于让我们少走了许多曲折之路。比如,我们每天实习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我们准备仪器时就只带需要的仪器,而并非劳神、费力全都带到实习场地。虽然这是在实习期间的亲身体验,我们却对此受益终生。
三、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我们《建筑工程测量》实习并非单枪匹马就能完成任务,必须由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如,在进行碎部点的测量时,在同一时间我们需要立尺人员立足、观测人员读取数据、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绘图人员绘制草图等。为此,我们需要让组员们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早日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由此,我真的领悟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内涵了,正如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统一战线的形成,也许抗日战争将会持续更长时间。如果我们这次测量实习没有组员齐心协力地奋进,我们也根本不可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因此,团结协作是我们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四、老师指导同学探讨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离不开同学们的相互学习和探讨,更离不开张老师顶着烈日不畏艰辛仔细、耐心给我们的正确指导。让我们才茅塞顿开,思维也更加开阔,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吃苦耐劳自强不息
大家都明白一点,我们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地方一般大多是室外露天工作,遇到风吹日晒是再所难免。正如我们这次测量实习一样,由于时间是夏季,所以天气炎热。于是我们许多时候都是利用早、晚的这一段时间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早出晚归。虽然不习惯,但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选择吃苦耐劳,选择自强不息。终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组员用十天辛勤的汉水换回了实习工作的圆满结束。
一个测量工作是这样,其它的还是要求我们这样做啊!因为如此,才有新的希望。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汶川地震的降临,没有压到我们。这归功于党和国家的科学发展,更是我们拥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打下了坚定的信念——中国加油,中国雄起!
六、严格要求求真务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仪器操作时,务必按照正规的操作进行测量实习。我们实习相关内容时,也务必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我们将走许多曲折之路。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将时代性与规律性相结合,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求真务实地不断进取。
七、存在问题不断完善
我们这些天的实习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们是团队工作,所以在组织协调人员任务时还有少许不足。有些仪器操作生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首先就要熟练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其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断总结中前进,达到熟能生巧,为我所用的目的。最后要树立起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观念,不耻下问,虚心学习。
为期十天的建筑工程测量实习,不仅是我们对这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在无形地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我坚信学会做人更重于学会做事。这次实习将时刻铭记心底,将我的心得运用于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最新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四
为期一个月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下个星期又要开始正常上课了,刚知道要实习的时候不大喜欢,但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却觉得真的很充实,很有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同时多谢几位教师仔细耐心的指导,我们有如此的成绩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最新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五
20xx年12月18日至20xx年1月18日,我们进行的为期近五周的测量学实习。实习内容有三项,首先是为期一周的三四等水准测量,其次是为期两到三周的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最后是为期一周多的等高线测绘。地点是雁山校区,三四等的路线统一是从博文正门旁的小路绕到云塘新村,再经过园博园门口,从理工校门口绕回博文校门口的原点。大比例尺绘图和等高线测绘时,我们组被分到测绘理工篮球场和四栋及周边。在这五周里,我们根据本组自身情况安排外出开工的时间。
实习接近尾声,我还有些不舍。虽然我和大家一样,真的觉得实习很累,但是却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觉得再也不想实习了。这次的实习对我来说,收获非常的大。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大范围的测量,这比平时在实践课上的测量要难的多了,工作量也大了许多许多。
在实习之前,我就已经组织本组成员开了小会,将本组的任务分工和出工时间安排详细。第一天早上我们开完实习动员大会,就去博文三栋领仪器。一领完仪器,我们没有休息片刻,立即去博文正门口的bm1原点开始了我们测量学实习的第一站。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测到了下午将近六点,以所有组中第一名的速度,顺利的将第一圈测完了,鼓舞了本组的士气,为后面的实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后面的四天里,我们也轻松的完成了后四圈的测量。
第二个项目一开始,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大比例尺绘图的范围,下午就拿着钉子和锤头去我们组分配到的地方定点布导线网,第二天又早早出工去测距离和角度。第二天测的角度超限,第三天我们又去重新测过一遍。三测回,虽然辛苦,但是一天下来却很充实,一路上我们组说说笑笑,也很欢乐。第四天早上,我们一起去博文四栋教室将导线网平差,然后将坐标展在南方cass上,计算左下角坐标,并把网点展上绘图硫酸纸。当时的我们,对画地物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五个人就拿着书,一起在教室复习三角高程测量的内容,并讨论实习的具体操作和分工。第五天,我们请09测绘的学长帮我们用全站仪将博文内有高程的已知点的高程引到我们的已知点上,又自己测出了其他网点的高程。五天下来,大比例尺绘图的前期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成了,第六天,我们就开始了画地物和测等高线的内容。在接下来的几天,虽然我们还有考试,天气又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我们依然风雨无阻,也没有因为复习而耽误时间,每天按时出工,按点收工。元旦休息三天后,我们又开始出工实习,直到任务完成。
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是水准测量。光是道路,就没有像实践课时绕着一栋楼测量那么舒服。四公里的路程,有一半是在泥泞的小路上。而且坡也很多,距离只能放得很近,才能看到前后尺的上下丝。外业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而经过我们五圈的测量,发现如果整平仪器时,每次都记得精平,一般情况闭合差都不会超限。
其次是角度测量。以前我一直认为三测回是测完一个测回就搬站,测完一圈,再以同样的方式测两圈。现在才知道,原来三测回是在同一站测量三个测回再搬站。而三个测回置的角度分别是0度、60度和120度。
最后是地形图的测绘。我们的测量需要用到三角高程测量,在开测前一夜,我复习了关于它的有关内容。我知道了我们使用经纬仪需要读仪器高、上中下丝、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也知道了,读仪器高和中丝是计算高程、读上下丝是计算斜距,读竖直度盘是将斜距推算成平距,画在图纸上。但是不到实地测量,我不会想到,原来镜筒打成水平时,竖直度盘是90度,而不是零度,也不知道,原来推算成平距时用的不是竖直度盘的度数,而是90度减去竖直度盘的度数。不自己运算,我也不会知道,书上给出的计算高差的公式,不是直接就可以用的,还需要将各部分的单位统一化成米。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变得更加熟练了,学会了地形图和等高线的绘制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在实习的这几周里,我们组的进度一直都是全班所有组里最快的,所以我们也是最早一组完成任务的。这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我们每一天都有在认真完成任务,而不会因为天气冷或有雨而阻碍我们出工的步伐。而我个人也进步了不少,更勤快了不少。遇到问题,我不会一直问老师、问同学,解答完就没事了,而是会翻书解决,会自己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要这样处理。同时这次实习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我们组成员的感情,也在这短短几周中,增进了许多。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最新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六
甲 方: 乙 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 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测量质量,经甲方、乙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建设地点:
1.3工程规模、特征:
1.4工程测量任务委托文号、日期:
第二条: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2.1提供工程批准文件(复印件)。
2.2提供工程测量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
2.3提供测量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第三条:乙方向甲方提交测量成果资料并对其质量负责。 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交测量成果资料 份,甲方要求增加的份数另行收取工本费。
第四条:开工及提交测量成果资料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4.1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定于 开工, 提交测绘成果资料,如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工作量变化、不可抗力影响以及非乙方原因造成的停、窝工等)时,工期顺延。
4.2本工程测量按国家规定的现行收费标准《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计取费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收费项目,由甲方、乙方另行议定。
4.3本工程费用为 000000.00 元(大写 0 ),合同生效后 0 天内,甲方应向乙方支付预算工程费的 0 %作为定金,计 0元(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工程费);提交测量成果资料后 7 天内,甲方应一次付清全部工程费用。
第五条:甲方、乙方责任
5.1甲方责任
5.1.1甲方委托任务时,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明确工程任务要求。
5.1.2甲方应及时为乙方提供并解决测量工程现场的工作条件和出现的问题。
5.1.3甲方应为乙方的技术设计、报告书、技术资料、图纸、数据等承担保密任务,未经许可不得外传泄露。
5.1.4按合同规定时间及时支付乙方工程费用。
5.1.5本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和补充协议中甲方应负的其它责任。
5.2乙方责任
5.2.1乙方应按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甲方的任务要求进行技术设计和测量,按本合同规定的时间提交质量合格的测量成果资料。
5.2.2由于乙方提供的测量成果资料质量不合格,乙方应负责无偿给予补充完善使其达到质量合格。
5.2.3在现场工作的乙方人员,应遵守甲方的安全保卫及其它有关的规章制度,承担其有关资料保密义务。
5.2.4本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和补充协议中乙方应负的其它责任。
第六条: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方与乙方协商一致,签定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七条:其它约定事项:
第八条:本合同自甲方、乙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方、乙方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终止。
本合同一式 8 份,甲 4 份,乙方 4 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最新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七
一.前言
在20xx至20xx学年第二学期末,自20xx年7月14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程测量实习。
这次实习的资料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到达基本掌握的程度。由于本次实习安排在了暑假,天气炎热,且实习时间较为紧迫,教师对实习资料进行了适当的压缩,将我们一个班33名同学分组合作。
在实习的第一天,由吕靖教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在动员会上,吕教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由于大庆地理条件较恶劣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天气以及实习条件等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同时,高教师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以及脚架。从当天午时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二.实习资料
本次实习资料包括四等水准测量.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测量。
1.四等水准测量
首先进行的是业外测量,在实习场地的周围选取大于1000米,小于1300米的五边形闭合导线,在每条边上至少选取一个转战。将水准仪架在两点连线的中垂线上并调平,在两点分别竖起两把水准尺,按照后视黑尺―前视黑尺―前视红尺―后视红尺的顺序,读出黑面尺的上.中.下丝以及红面尺的中丝读数,并记录每点以及转战的读数。业外测量工作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业内计算工作,业内计算的工作量是十分大。规定起始点的高程为30米。按照相关公式计算出每点的高程,并计算出各项限差: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高差闭合差并保证各项限差贴合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
h视线高程=h已知高程 h视尺读数
2.纵断面水准测量
首先拟定施测路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bm1,选取有200米长度、必须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每隔10米处标记庄点,再在地势起伏较大的点上另设庄点。1人观测、1人记录、2人立尺,施测1~2站后应轮换工种。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bm1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取第一个庄点0 000立尺点,作为前视点,将水准仪安置在距后视点、前视点距离大致相等的位置,将高程引至0 000点。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0 000点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庄点0 030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观测并记录黑尺读数再将尺立再0 010,0 020庄点并记录读数。5、按以上程序依选定4个转战测量所有庄点的黑尺读数。并计算每点的高程。
业外测量结束后,我们把每庄点以及的高程,按横向比例尺为1:1000。纵向比例尺为1:100画在坐标标准纸上,计算出坡度设计高程管底高程以及埋至深度后,我们将各个高程用曲线连接,并画出地下管线的纵断面图,就绘制好了管道纵断面图并在土下方注明所有数据。
坡度=起点与某点的高程差起点到某点的距离
设计高程=起点高程±坡度x起点到某点距离
埋至深度=地面高程-管底高程
3.场地抄平测量
在实习基地选取一块面积为2500平方米正方形平地,每条边每隔10米选一点,用勾三股四弦五的方法检测正方形的直角,在0行选30米,在0列选40米,看30米和40米的点之间连线是否被分成5份(每10米为一份),若是则为直角。把每边的横纵点连接,构成36个点,其中4个角点,16个边点,16个中间点。将水准高程bm1点的高程引至第一点,在正方形的中间架起水准仪,在每一点处竖尺,观测并记录黑尺的中丝读数,并计算每点的高程。根据每点的高程计算出设计高程填挖高度以及填挖用量。
h设=(∑h角 2∑h边 4∑h中)4n(n为方格总数)
h填挖高度=h顶点高程-h设计高程
v角=14hixs(hi方格角点填挖高度)
v边=24hjxs(hj方格边点填挖高度)
v中=44hlxs(hl方格中间点填挖高度)
s=方格的面积
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报告 建模报告的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