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2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一

重庆历史及简介:

首先问一下大家,你们知道重庆为什么简称渝?重庆名字又是怎么得名的吗?

重庆在古代曾被叫做江州,巴郡,巴州,楚州,渝州,恭州。

嘉陵江古称渝水,581年隋文帝以渝水绕城,将楚州改为渝州,重庆由此简称“渝”。

1189年南宋光宗赵敦因在恭州被封为恭王,后又称帝,就以双重喜庆之意改恭州为重庆府,重庆便由此而得名。

重庆曾三次建都三次直辖。三次建都分别为:4020xx年前的巴国国都,公元1363年明玉珍登皇位建国“大夏”时称为夏国国都和1940年定为抗战时的陪都。 三次直辖时间分别为:1939年5月第一次直辖,1953年3月第二次直辖和1997年3月第三次直辖。

重庆具有30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1999年底辖13个区,23个县和4个县级市,全市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地界东邻湖北省、湖南省,南靠贵州省,西连四川省泸州市、内江市、遂宁市,北接四川省广安地区、达川地区和陕西省。重庆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人口多达3200万人。 重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冬季最低年平均气温是6—8摄氏度,夏季最高年平均气温是27—29摄氏度。重庆的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特别多,所以在重庆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重庆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市。既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拥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1个(武隆喀斯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4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

其中:aaaaa景区(7个):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巫山小三峡、大足石刻、酉阳桃花源风景区、綦江万盛石林黑山谷、南川的神龙峡和金佛山.

aaaa景区(41个):钓鱼城、白鹤梁、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酉阳龚滩古镇、长寿古镇等。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金刀峡自然风景区位于重庆直辖市北碚区华蓥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庆市中心九十公里。金刀峡是一处保持着原始古老神奇的峡谷自然风景区,它地势雄伟,以峡著称,以林见秀,以岩称奇,以水显幽。全峡长6.2公里,分上下两段,上段由于喀斯特地质作用,地面切割强烈,金刀峡神工般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沟壑,石壁如削,两山岈合,垂直高度超过百米,上有古藤倒挂,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于流水浸蚀力的作用,洞穴群生形成大量的地质上称作壶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绝景,飞泉瀑布层层叠叠,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并且下段古猴群生,纵观猴群更是趣味无穷。

堪称全国最长的峡谷十里仿古栈道,让人惊赞不已,凭栈探幽,将感悟那蕴藏于大自然山水间的天地灵气。六公里的风景线以雄、险、奇、幽著称,集瀑、泉、洞、峡于一体,四十多个自然景点可供游人探险、攀登和水上游乐,是人们度假、避暑、踏青回归自然的旅游佳景。

景点介绍

惊魂台

进了山门,步行约五分钟便可看到一平台,长约5米,宽3米,站在台上往山崖下望去,确有触目惊魂之感,有恐高症的游客万不要走过去。相传解放战争时期,双枪老太婆派她队下十余人去解救被捕的共产党人,结果失败,被敌人围追至此,弹尽粮绝,他们一行十余人手挽手肩并肩跳下山崖,英勇救义,吓得敌人魂飞魄散,由此得名惊魂台。

神鹰沐浴

金刀峡上段入口处,右侧峡岩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鹰嘴头突入峡空,清澈泉水从鹰嘴洒淌而下,使峡口显得特别荫凉滋润,森严壁垒,这就是金刀峡内第一胜景--神鹰峡。站在本道上,远观神鹰其鹰爪又幻化为一只俯视清潭的小鹰头,从它张开的嘴中流出晶莹剔透的珠串。这一大一小两个鹰嘴泉集于一身,使得神鹰峡更加神奇壮丽。

悬天飞瀑

位天金刀峡上峡口右侧日照壁,山崖崴峨,笔直冲天。一股银白色的飞泉傍着雄伟的山势从天而降,瀑高约150米,宽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时何因凿之无从考证。据当地一百岁老翁讲,曾有一远方老道在此修炼多年,后得道成仙,在某个久雨初晴的正午,驾一道彩虹而去。并说当年白莲教亦在此活动。

干旱时节,飞泉如银丝链串飘洒于天地之间;凉风拂过,泉水随风飘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点点滴滴甚似好看;山雨过后,山洪入峡,泉如潮涌飞演直下,瀑布猛增达十余丈,瀑声震声天动地,如百鼓齐鸣,其势如虹,十分壮观厅特。因此瀑布随雨旱时节变化显著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双面飞瀑。

崖半有一横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声如雷,震耳聋;水花飞油,空翠湿人衣;隔帘遥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远砚飞瀑,气势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绝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狮头峡

距神鹰峡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峡上段第二胜景狮头峡。此处峡岩突峙,形成幽窄深涧,栈道下溪流时而潺潺娓唱,时而如鼓咚响,栈道随峡崖急转弯处右岸,一巨大岩石突入峡空狮头下有一绿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闪光。

此峡又苍老的面容,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的脸,而其身上两层光滑柔顺的狮毛,又不可怀疑其狮王的身份。此峡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与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狮身人面遥相呼应。走进干回谷,为何右有神鹰左有雄狮镇守峡口呢?镇守干回谷的两兽乃是两神仙的坐骑,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饮了几杯瑶池美酒,昏昏大睡。于是两兽便私入凡间,又为金刀峡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爱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不料两神仙酒醒后发现坐骑不在身边,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两兽不从,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来捉拿。夫妻二人与天兵大战千余回合,王母为二人的深情所感动,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镇干回谷,保此地平安。

弥勒佛

位于金刀峡下段中部右侧,凭栈观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复他的名言:“笑口常开、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难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逢阳光直射,则有一道七色彩虹横跨佛身,此谓佛光显现。佛经上讲,若遇佛光,必有好运。

老君醉酒

经过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区中部有一50余米的石龛。壁龛上小下大,上浅下深,龛底可容纳百余人。从龛顶坠落而下的一幅银帘,散珠溅玉,飘洒空际,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这才有神仙坐骑私下凡间,享受人间天伦的故事。

藏刀洞

说到金刀峡,何谓“金刀”?刀在何处?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神奇的遐想。

穿过观佛路来到藏刀洞,四周绿荫环抱、景色奇丽。相传这就是大夏国将军张昆得获金刀之处。洞内钟乳石造型奇特,有一处钟乳石酷似一柄空的刀鞘直刺入峡,虽然金刀早已不在但刀鞘依然留在洞中。站在观景台,放眼望去,仿佛一把金刀高悬洞顶,刀光闪闪、寒气逼人。

其实藏刀洞乃是一座横卧于峡中的自生桥。洞口两侧悬崖峭壁、鬼斧神工,它高50余米、宽处10余米、窄处7—8米、长约45米,地质构成甚为奇特。该洞是由于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形成的溶洞,洞内长年在二氧化碳流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藏刀洞,用手轻轻一摸,上亿年时光便从指间悄悄滑过。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三

各位尊敬的客人:大家好!

欢迎来到重庆旅游。我叫╳╳╳,是╳╳╳旅行社的专职导游,持证号码是╳╳╳号。乘坐的车辆是╳╳╳公司的旅游车,驾驶员是╳╳╳。今天我们能为大家服务,感到十分高兴和非常荣幸。我们的责任是是安排和照顾好大家载重庆的吃、住、行、游、购、娱,努力维护好大家共同利益。希望大家的此次旅行愉快和顺利。

另外,为了保证大家安全,按照重庆市旅游局的规定,驾驶员开车期间不使用手机,他的手机由我暂时保管。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有什么不对之处和服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出,我们一定会改进,同时也欢迎大家投诉,重庆市旅游投诉电话号码是:╳╳╳╳╳╳╳╳

重庆给游客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是什么呢?到过重庆的都会这样回答:重庆的山、重庆的水、重庆的城、重庆的夜、重庆的火锅、重庆的美女等等。不错,这都是重庆最有代表性的,但这还不是重庆的全部。

重庆是中国内陆的特大城市,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我们这座城市,自然地理独特,人文地理鲜明。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在中国,你无法找到一个城市能和重庆类似。在重庆,你不难体验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和撞击。到重庆旅游,定会让你觉得不亏此行,因为重庆是一座大气磅礴的“山水之城”,是一座时尚韵律的“动感之城”,是一座热情奔放的“激情之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之城”,是一座朝气勃勃的“青春之城”。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道了解重庆、认识重庆。

一、山水之城——重庆山环水抱的地形地貌和城市禀赋

重庆被称为“山水之城”,是因为重庆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整个重庆市层峦迭嶂,起伏不平。重庆主城和很多区县城市完全坐落在山上,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重庆除了山多,再就是水多。重庆境内江河纵横,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km,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长江干流重庆段,汇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大宁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条小河流,加上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在5,000亿m3左右,每km2水面积全国第一。我们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重庆整个城市都屹立于水中。

重庆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暖,湿润多阴,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春夏之交总是晚上下雨,白天放晴,这种独特的气候景象造就了充满诗意的“巴山夜雨”。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重庆作《夜雨寄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重庆夜雨的气候特色。“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成为深情思念的意境和重庆诗意栖息地的象征。

重庆市区最突出的特点是山水连绵、起伏有致、立体感和层次感极强。市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周围群山环抱,主城三面环水。整个城市依山而建,临江而筑,层叠而上,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在朝天门汇合后滚滚东下。市内坡峭路陡,楼房重叠错落,山和城融为一体。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因此,重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作为大型城市,重庆是全国唯一完全建在两江环绕的山上的城市,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1%以上,建筑群和自然界融成一片,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而且,重庆山水园林是自然的原生的山、水,不需要加上假山假石,这在别的大城市很少找到。“有山无水不秀,有水无山不壮。”山是重庆的傲骨,造就了重庆人的大气与豪放,水是重庆的柔情,给予了重庆人灵动与聪慧。是山和水铸就了重庆城市的灵魂,重庆人的气质。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现代化大都市重庆开门见山,出户见水,推窗见绿,与自然如此的零距离,是我们重庆人莫大的幸福。

重庆市市花被定为山茶花,因为重庆山多水多、水分充足、空气湿润的非常适合山茶花生长。重庆的各公众场所、风景区、庭院、楼台普遍种植,山茶花以其鲜艳夺目的色泽和热情奔放的花姿夺得了她重庆市民厚爱。重庆市市树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根深叶茂、忍高温、耐潮湿、悬崖峭壁上也迎风昂首的黄桷树,这种树扎根巴渝大地,以其浓郁繁茂的枝叶鼓励山城儿女自强不息。山茶花和黄桷树,已经成了重庆城市风格的象征。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四

金刀峡自然风景区位于重庆直辖市北碚区华蓥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庆市中心九十公里。是一处新进发现的保持着原始风貌的神奇峡谷。以上亿年的峡谷幽壑景观为主;以岩溶景观为辅;兼有大量地质上称作壶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绝景。

金刀峡地势雄伟,以峡著险、以林见秀、以岩称奇、以水显幽。金刀峡长约6.2公里,分上下两段。上段由于喀斯特地质作用,地面切割强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沟壑。石壁如削、两山岈合,垂直高度超过百米。上有古藤倒挂、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于流水侵蚀力的作用,有洞穴群生,潭潭相 连,飞泉瀑布层层叠叠,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堪 称全国之最的十里峡谷栈道,让人惊赞不已。凭栈探幽,您将感悟那蕴藏于大自然山水之间的天地灵气。被游客誉为“中国第一险峡”,“金刀归来不看 峡”。

传说峡中有一把金刀,每当夜晚时分,金光闪闪照耀峡谷,金刀峡因此而得名。

元朝末年,华蓥山下有一壮士--张昆,其人勇武过人,好打抱不平,颇有侠士风范。

此人早年靠采薪伐木为生,时常出没于华莺山的深山老林之中。一日,张昆进山砍柴,迷失于一峡谷之中。当夜正值月圆,一轮满月徐徐升起,柔柔的月光轻轻地泻进峡中。张昆正陶醉于此情此景,只见峡中深处有一事物在月光映照之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辉。张昆艺高胆大,见此异象,更是要探个究竟。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把插入峡壁岩石的金刀。张昆暗自思量:今日迷路于此,原来是同此刀有缘。遂上前拔刀,不想纹丝不动嵌在石缝中的金刀竟被轻轻抽 出。张昆大喜:天赐金刀,定是将大任于我也!天明之后,张昆凭此刀披荆斩棘,终得以出峡。

自此,张昆胸怀大志,勤读诗书,苦练武艺。时值元末,天下大乱,张昆加入一山贼组织,该组织专干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事情。张昆对此深为不满,常表露于言语之中,而山大王朱五贪图张昆所携金刀,正欲借机将之除去,将金刀占为己有,不想山大王及其心腹技不如人,反被张昆所杀,众喽罗便推张昆为首 领。张昆带领众山贼从此洗心革面,劫富济贫,在华蓥山一带威振一方。

时值明玉珍在重庆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张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衔将壮志未筹的张昆招入帐 下。张昆智勇双全,加之吹毛断发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战阵之上跃马扬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很快成为夏王战下头号猛将,被夏王赐与别号“张金刀”。当时,夏国初立,元将阿那赤屯重兵于涪 洲,对重庆虎视眈眈,夏王为改变此被动局面,便先发制人,挥师东下,决心一战定江山。两军在今涪陵蔺市陷入胶着状态,仅隔一桥相持,夏国军劳师远袭,相持日久,士气日渐低靡,情况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头。一日,张昆骑马上高坡观察敌情,见敌军阵营之中皆是马已上鞍,即将发动马队的冲击,蒙古铁骑素以来去如风,骤如山丘,散如秋雨,冲击之时势如破竹闻名天下。张昆见此危急状况,立刻组织了三百勇士,俱是头顶铁盔,身披铜甲,手持狼牙棒,伏于桥头两侧。只见元军铁骑呼啸而来三百猛士突然涌 出,在桥头处,猛挥狼牙棒力劈马腿,只见马腿血肉横飞桥头,骑兵纷纷落马,整齐的马阵立时大乱,在桥头互相践踏,拥作一团。

张昆见势,催动大队人马趁机掩杀,大获全胜。斩获敌军首领阿那刺,并顺势攻陷了涪洲。此战一举稳定了夏国疆土,张昆功勋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为“安得猛士将军”。自此,“张金刀”--张将军的威名名扬海内,张昆家乡的人们为纪念张将军就把当年张昆得宝峡谷称作了金刀峡。

神鹰沐浴 金刀峡上段入口处,右侧峡岩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鹰嘴头突入峡空,清澈泉水从鹰嘴洒淌而 下,使峡口显得特别荫凉滋润,森严壁垒,这就是金刀峡内第一胜景--神鹰峡。站在本道上,远观神鹰其鹰爪又幻化为一只俯视清潭的小鹰头,从它张开的嘴中流出晶莹剔透的珠串。这一大一小两个鹰嘴泉集于一 身,使得神鹰峡更加神奇壮丽。

悬天飞瀑 位天金刀峡上峡口右侧日照壁,山崖崴峨,笔直冲天。一股银白色的飞泉傍着雄伟的山势从天而降,瀑高约150米,宽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时何因凿之无从考证。据当地一百岁老翁讲,曾有一远方老道在此修炼多年,后得道成仙,在某个久雨初晴的正午,驾一道彩虹而去。并说当年白莲教亦在此活动。

干旱时节,飞泉如银丝链串飘洒于天地之间;凉风拂过,泉水随风飘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点点滴滴甚似好看;山雨过后,山洪入峡,泉如潮涌飞演直下,瀑布猛增达十余丈,瀑声震声天动地,如百鼓齐鸣,其势如虹,十分壮观厅特。因此瀑布随雨旱时节变化显著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双面飞瀑。

崖半有一横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声如雷,震耳聋;水花飞油,空翠湿人衣;隔帘遥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远砚飞瀑,气势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绝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狮头峡 距神鹰峡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峡上段第二胜景狮头峡。此处峡岩突峙,形成幽窄深涧,栈道下溪流时而潺潺娓唱,时而如鼓咚响,栈道随峡崖急转弯处右岸,一巨大岩石突入峡空狮头下有一绿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闪光。

此峡又苍老的面容,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的脸,而其身上两层光滑柔顺的狮毛,又不可怀疑其狮王的身份。此峡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与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狮身人面遥相呼应。走进干回谷,为何右有神鹰左有雄狮镇守峡口呢?镇守干回谷的两兽乃是两神仙的坐骑,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饮了几杯瑶池美酒,昏昏大睡。于是两兽便私入凡间,又为金刀峡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爱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不料两神仙酒醒后发现坐骑不在身边,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两兽不从,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来捉拿。夫妻二人与天兵大战千余回合,王母为二人的深情所感动,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镇干回谷,保此地平安。

弥勒佛 位于金刀峡下段中部右侧,凭栈观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复他的名言:“笑 口常开、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难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逢阳光直射,则有一道七色彩虹横跨佛身,此谓佛光显现。佛经上讲,若遇佛光,必有好运。

老君醉酒 经过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区中部有一50余米的石龛。壁龛上小下大,上浅下深,龛底可容纳百余人。从龛顶坠落而下的一幅银帘,散珠溅玉,飘洒空际,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这才有神仙坐骑私下凡间,享受人间天伦的故事。

景区内为峡谷地貌,四季凉爽。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五

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历时70余年建成。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东有小佛湾、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桷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广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13处景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宝鼎山又名宝顶山、鸣凤山。位于 重庆市垫江县境东部跳石与沙河之间,是东山尾部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1063米,宝鼎山景因其峰高顶尖和常有凤凰鸣叫而得名。民国二十五年,清朝沙河乡殷姓举人的后人,送殷举人的“宝鼎”二字书法遗作一幅,刻立在寺庙大雄宝殿正面香台下的石壁上,从此名曰“宝鼎山”。

独特的山体构造,造就了宝鼎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引来了历史上宗教和旅游的繁荣。宝鼎山脉(东山)呈南北走向,宝鼎主峰峰顶由一礅巨石构成,呈凸出的半圆形, 东面是刀切斧劈似的悬崖,人称“舍身崖”。在峰顶的平台上,修有一个八边行的观景亭,名叫八角亭。正是这样的山体结构和山势走向,使八角亭成了难得的观云海、雾景、日出和赏月的最佳场所。从八角亭举目远眺,东南 方向的忠县、丰都、涪陵等县尽入眼帘,江河如玉带,道路似蛛网,炊烟缭绕,江山如画。倘若是有幸观看日出、云海、雾景,那更是如临仙境。八角亭的另一面就是宝鼎庙宇,背靠宝鼎主峰之陡峭悬崖而建,木石结构,造型美观大方,风格别致。屋宇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色彩纷呈。站在庙前小山坡的树林中可观庙宇全景,层层叠叠,如同忠县的石宝寨。难怪宝鼎山历史上令无数道士、禅师、官贵、文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宝鼎山山清水秀。跳石水库如一面明镜镶嵌在山脚,湖水清澈,宝鼎山的倒影清晰可见。湖面波光粼粼,湖中野鸭戏 水,湖边白鹭成群结队觅食。大坝护栏美观漂亮,为大坝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坝旁边还有一棵巨大的黄角树,呈伞状,十分壮观。石砌大坝高百米,雄伟的堤坝展"高峡平湖"英姿。正在拟建中的龙滩水库位于山的另一边——沙河,它将是重庆市第一宽水面的人工湖,到时两水夹一山,旅游潜力更大。

宝鼎山自然景观非常优美 ,可谓人间仙境,“道”、“佛”均视其为理想的修身养性之地。唐朝初年,道教盛行(唐朝皇帝为了提高其身价和地位,巩固其统治,认“老子”李尔为祖先,于是大兴道教)。唐贞观四年,一云游道长路过宝鼎山,远看宝鼎主峰象一仰卧着的道士。爬上山顶一看,宝鼎最高峰又象一盘腿坐着的道士,主峰两边的两个小山峰似道士的双膝。“盘腿道士”前面有一小山峰,恰似一只香炉,香炉下还有一只昂着头的石龟,遂以为此山与道家有缘。且“山顶群峰争雄,山峦重叠,绝壁连峰。腑瞰大地,低万岭于天微,小千家于树点,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置身山中,四周诸峰环绕,绿荫如盖,青松翠竹,云蒸霞蔚,花草茵馨,藤萝垂挂。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春赏百花争放,夏听幽谷蝉鸣,秋看满山红叶,冬望皑皑白雪,再加上那百听不厌的阵阵松涛,更使人留连忘返。”(摘自原《垫江报》周礼文文《旅游胜地宝鼎山》)。是难得的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于是上报朝廷在宝鼎山修建道观。唐朝开国功臣、门神尉迟敬德(因唐太宗李世明赐其姓胡,所以又名胡敬德)奉唐太宗李世明谕旨负责在宝鼎山修建道观——清风观的具体工作(清朝《县宗教志》记载:山上庙宇为唐朝胡敬德所首创)。一千年后的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湖南耒阳敖山一位姓贺的高僧云游四方(其碑文上记载其曾:踏过三山五岳,遍游南北二京),来到宝鼎,看到宝鼎山清风观虽然破败不堪,但此地风景优美,是理想的修身养性之地,于是重修庙宇,改道教的清风观为佛教庙宇“光相寺”,任33世主持(前32任主持是道长),人称其 “大智和尚”(其塔墓的碑文记载)。近一千四百年的宗教历史、文化积淀,又使宝鼎山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渝东区县,历史上在山顶修建道观、庙宇的及其少见,唯有垫江的宝鼎山!

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把宝鼎山的历史文化追溯到商朝,甚至更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瞎马寨附近一个叫店子垭口的地方,宝鼎林场挖土筑墙修建护林点时,出土了多件商代新石器,还有当时十分贵重的饰物——玉石绿母珠。这说明奴隶社会时瞎马寨就有人类居住和生活,据此推测:宝鼎山可能是原始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这些原始人类也许是土生土长垫江人共同的祖先。因此,宝鼎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宝鼎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堪称重庆的“黄山”——迎客松、云海、雾景、日出、卧佛、千年杜鹃树王、原始森林、紫杜鹃、红杜鹃等;人文景观可谓渝东的“峨眉”——历史悠久的道、佛文化及庙宇、泥塑、浮雕、书法、八角亭、塔墓等古迹。还有飞龙寨、唐朝的进士坟及出土的二级文物——铜镜、瞎马古寨原始人类生活遗址及出土的商代新石器、避暑、赏雪等, 共有景点、景区36个。

宝鼎山面向沙河方向的山脊、岩石上生长着许多漂亮松树,行如黄山的迎客松。这么多漂亮的迎客松集中在一个区域,是重庆市所罕见的! 因此,宝鼎山不愧是“渝东名山”!自唐朝以来,宝鼎山就成了宗教胜地和官贵文人的旅游胜地。有的还乘兴赋诗作词,刻于石碑之上。现还残存一块草书诗作,部分字虽模糊不全,但仍可辨其大意。

至解放初期,宝鼎山香火十分兴旺。最热闹的要数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期间,上山许愿、还愿、烧香拜佛的信徒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山上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卖茶水的、卖小吃的、买小商品的……。据当地老人讲:从六月初开始,邻近几个县的香客便从四面八方拥向宝鼎烧香。他们或敲锣打鼓,或抬牲挑烛,背背香筒,手握香烛,从山下的永安、跳石、沙河邻近的几个庙起香,向宝鼎山进发。沿途香不熄,口不停(每10来个人就有一个“叫口”领头诵经)。持续时间达 一月之久。

在“五宝鼎”(光相寺与南经堂之间的五个小山峰)附近,有一个四户人家的蔡家湾。他们不耕田,不种地,全靠开旅社、食店和买香烛之类的小商品生活。后因土匪占山为王,香客稀少而被迫搬离。每逢庙会,商家云集。更有少数有商业眼光的人,在山上的黄金地段搭建数十个茅草棚,搞起了摊位出租,竟然供不应求!庙会期间,仅山上开小吃店卖稀饭、凉面、凉菜、油炸食品和卖小商品的摊贩就达数十家之多。每天养活的叫花子就有五、六十个,足见其当时的繁荣景象。

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宝鼎游玩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以垫江、忠县、丰都的的游人居多。虽然那时没有上山公路,山上还是一片废墟,既无吃又无住的地方,但这一切都挡不住人们对宝鼎山的热情。特别是近几年,自发到宝鼎山旅游的人数剧增,据林场防火登记册记载,每年到宝鼎山的游人都在3万以上。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20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七

铜鼓滩,因水而生辉,也因水而充满灵动与激情。铜鼓滩峡谷漂流共有“五处绝漂”:“第一长滩”——珍珠滩,“第一美滩”——铜佛滩,“第一险滩”——老虎滩,“第一怪滩”——猪肚滩,“第一奇滩”——飞鱼滩。整个漂流行程中最令人刺激的珍珠滩到老屋檐一段,长达几公里的河段险滩众多,滩滩相连,滩潭交错,起伏跌荡,最大的落差达6米,漂流艇起伏于波峰浪谷之间,不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铜鼓滩最佳旅游季节

呈"v"型河谷的铜鼓滩,宽10至60米,最窄处仅几米,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气侯四季宜人,具有春早、夏凉、秋爽、冬暖的气侯特色。河水旱不枯,冬不凉,夏不涨,四季长泻。年平均气温达18c°以上。特别是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4c°左右,正当祖国北方万里雪飘之时,铜鼓滩漂流地区仍是一片葱绿,苍翠欲滴。呈现出"麦苗似菲,豆花似蝶"的景象。按中国科学院张宝坤方法统计,铜鼓滩漂流地区冬季较短,仅60天左右,而春、夏、秋三季长达300天以上。这里春早较为突出,2月中旬日平均气温高于10°c,4月平均气温已达18.6°c,春季温和降水适中,处处呈现春光明媚、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四处飘香的景象。这里夏季长达4个多月,从5月初开始至9月底结束,日平均气温达26.9°c,极端最高气温达41°c左右,夏季炎热正是人们放漂的最佳时期。由于铜鼓滩秋季凉爽宜人,10月平均气温可达18.2°c,11月平均气温14°c,也较为适宜放漂。因此四季都适合旅游。

万盛黑山风景区,位于万盛区东南边缘的景星乡。景区距万盛城区20公里。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既有奇峰、茂林、古树,又有溪流、峡谷、瀑布;既有古老的地质地貌、溶洞、石林,又有罕见的珍禽异兽,动物、猴群。这里人迹罕至,古为夜郎国夏宫,有着各种丰富的传说,加之层峦叠峰的群山森林中时有多雨多雾的茫茫烟雾,使整个景区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风景区山、林、水、瀑、洞、石、泉等构成姿态各异的自然景观。山有著名的黑山、小尖峰、天王峰、狮子槽、令牌山等,群山逶逦,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林有郁郁葱葱,绵延几十公里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望无际,波澜壮阔,苍翠浩翰。洞内有大佛洞、仙女洞等,洞中有洞,气象万千,各具特色;石则是出露年代古老的寒武系、奥陶系及志留系时期的各种石林、怪石,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如诗如画,其形成年代古老;泉是满山遍野流淌的各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泉水。黑山风景区的景观特点可概括为"幽"、"险"、 "奇"、"秀"四个字。

幽:绵延几十平方公里的森林,遮天蔽日,古朴幽深,古树参天,竹林密集,植被优良,树种繁多,枝叶茂盛,四季常绿,林中常有蝉鸣、鸟唱,泉水叮咚,更添山林之幽静。

险:集中体现在黑山数十处,悬崖高耸,峭壁对峙,"险"谷丛生的绝壁上,老鹰嘴让人一进入景区就体会到"险关",仰视不到顶,宽仅数米,长达几百米的一线天让人通过后才体会到黑山悬崖峭壁风光之险。

最新重庆廉政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