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7篇)
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篇一
这位主任叫××,今年38岁,系××县“农村经济建设标兵”和怀化市信用社系统“支农工作先进个人”。他参加工作20年,在山区农村信用社拼搏了20年,支农的红旗扛了20年,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一首爱农、帮农、富农、强农的歌。
这是张主任平日的一句口头禅。他1987年刚参加工作时,就在大山区中都信用社当出纳。从此,跟山区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到过5个山区信用社,上过4个工作岗位。每到一地,他都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搭种子、农药,帮犁田、打禾,搞果树嫁接,什么都干。特别是从1997年元月担任××信用社主任以来,更对支农服务情有独钟。
针对这种情况,张主任先是一番明查暗访,继而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召开了全社“解困定策会”。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它的出路在支农,它的发展靠支农,离开了‘三农’,信用社将一事无成。”
在他的主持下,信用社制订了“支农计划”,确定了“支农项目”,签订了“支农责任书”,开展了“支农大调查”,组织了“支农大援救”。
农业产业化建设,成了他支农的重点项目。去年元月,经北斗溪乡政府牵头,引进县香菇开发公司老板与当地两村38户村民合股创办了香菇产业。这是山区的一个特色产业,为了促其健康发展,去年信用社投入25万元贷款,农户得纯利13万多元。今年产业规模扩大一倍,张主任又支持40多万元贷款,预计年底农户可获纯利20万元以上。近几年,在张主任的鼎力支持下,××信用社所辖的××、北斗溪两乡先后发展了“牲猪”、“高山土鸡”、“柑桔”、“茶叶”、“香菇”、“金银花”等6大产业,每年可给山区农民创收3200多万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张主任支农的亮点项目。××乡来峰村离乡政府20多华里,山高路小,交通十分不便,山里农民卖头肥猪,光工钱要开支60多元,农民养头大肥猪只能赚40多元钱。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村里发动群众,于2005年动工兴建公路。开始没有列入国家“村村通”计划,资金缺口比较大,张主任便慷慨支持了4万元贷款。在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于2006年11月便建成通车。通车那天,村党支部书记翟光双拿着感谢信,敲起锣鼓,赶到信用社报喜,并把4万元贷款连本带息全部还清。××乡回春村,过去是个“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的落后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发动群众,投资投劳,修公路,砌水池,办沼气,架电线。在工程关键时刻,张主任给村里贷了2万元款。此举尤如雪中送炭,村里的四项工程很快竣工。如今,回春村评上了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成了市委书记的联系村,去年底,村里借的2万元贷款也如数退还。
张主任抓了“产业支农”和“新农村建设支农”,不但惠了农,而且兴了社。2000年,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原北斗溪信用社也并入了××信用社,到2006年末,××信用社职工增加到8人,存款余额达到1676万元,贷款总额达924万元,单位可用资金上升到750万元,企业盈利10万元,实现了整体提高。
“支农是个硬功夫,没有铁脚板不行”
××信用社所辖的两乡有22个村、181个村民小组、4516农户、16021人,最远的村离乡政府50多华里,一般村也离10多华里,而且开门就见山,出门便爬坡,工作十分艰苦。记得1997年7月,张主任第一次到金星村搞信贷调查。那天,秋阳似火,山路晒得冒青烟,当他爬了20多里山赶到贷款户家里时,突然昏倒在地。村民马上找来医生,打针抢救,才幸免一难。
从此,他苦练脚上功夫。每月要下乡20多天。他说:“支农是个硬功夫,没有铁脚板不行。”记得2005年,离乡政府30多华里的宝山村8组14户瑶族村民,在信用社还有1.2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费没领。如果让村民自己来信用社取款,不但要耽误20多个工日,而且资金在路上也不安全。想到这里,张主任便邀乡公安派出所干警,带上全部优惠资金,翻山越岭,直奔瑶村。中午时分就到目的地,他挨家宣传,挨家发款,不少瑶民都感激得流下了热泪,大家都留他们休息。可是,为了明天的工作,他们又连夜赶了回来。这一天,张主任整整爬了70多华里山路,一双运动鞋也磨出了两个洞。
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篇二
农村信用社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
郑贵英,女,中共党员,现年43岁,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龙马潭区信用联社官渡分社主任。参加信用社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信用社,分别在龙马潭区齐家分社、金龙信用社、官渡分社从事过出纳、储蓄、记账、分社主任岗位工作。在联社领导的精心培育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郑贵英同志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她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纯朴的思想去理解运用科学发展观,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荣誉,受到联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于2005年被区联社任命为官渡分社负责人。
郑贵英同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感到身上的担子不轻,暗下决心要尽快地学好业务,达到快捷、准确、周到的服务水平。于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熟记理解规章制度、服务规则,练习点钞、珠算。时间一长,与朋友的接触就相对少了,朋友们对她说:“你活得的真够累的”她淡然一笑,心里则提醒自己,这是自己的业务,一定要做得更好。通过多年的努力,郑贵英同志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一次一位农户拿零乱不整的钱来信用社存款,郑贵英同志专心整理的清点,很快把准确数字告诉了顾客,并退还了多的钱,顾客连声称谢。过一段时间,这位客户把存到邮政的存款也转到了官渡信用社。这件事让她认识到只要热心服务就会迎得信任,信心倍增的她,学习业务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劲头更足了。
郑贵英同志担任官渡分社负责人后,工作中做到公正、民主、透明,能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甘于牺牲、乐于奉献,几年来一直坚持和职工一起并肩作战,有困难一起迎难而上,把官渡分社的各项工作搞得井井有条,一步一个脚印,促进了官渡分社健康、稳定的发展。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官渡分社的存款由最初的4000万增加到了8300多万,四年净增了107.5%。面对工作量的急剧增加,郑贵英同志和分社的同事们一样,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迎难而上,用更多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官渡分社各项工作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
多年的业务知识积累和业务技能的提高,郑贵英同志在工作中
出了一定的经验,凭借这些经验,她多次为客户挽回了经济损失:2004年8月,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张5万的存单到官渡分社取款,通过多年办理业务的经验,郑贵英同志觉得这位年轻人眼神与一般客户不一样,接过存单看了一下储户名和金额,并要求他出示身份证,该年轻人说他是储户的儿子并出示了储户的身份证,郑贵英同志凭借自己的经验,总觉得这人不大对,便
打电话和存单上的客户核实情况,结果和郑贵英同志的判断一样,存单是被盗来的。在报警后,郑贵英同志和储户本人一起多方寻找刚才拿存单来冒取的人,最终将这名青年逮住,将存单拿回,给客户挽回了5万元的经济损失。
2005年1月的一天,适逢官渡场赶集,信用社客户很多,业务相当繁忙。临近中午下班时,一位老人神色慌张来到信用社,拿出他刚才存的存单,要求马上取款,并说他家人生病急切用钱。郑贵英同志一看客户脸色不对,没有为他办理取款,并为他取来开水,耐心地向他询问,方知道客户被人蒙骗,她马上通知家人把老人接回,避免了客户的经济损失,为此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当年,郑贵英同志被龙马潭区评为“维护治安先进分子”。
郑贵英同志被任命为分社主任后,狠抓了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不良贷款余额从2005年的60多万下降到了20多万,每年平均收回核销贷款近万元。在工作中,她遇到很多的困难和威胁,但她没有害怕,没有退缩。2007年,听说塘坡村一名贷款客户熊联海,将建房款用在了其他方面,在得知情况后,郑贵英同志马上到他家去现场了解,确认无误。为了不让信用社的资金损失,她及时想法把贷款户买的水泥拉出,并委托人将水泥卖掉,偿还了信用社的部分贷款。贷款户后来到信用社办公室:“要求郑贵英同志赔偿他的损失,要不然后果自负。”想到集体的利益,郑贵英同志并没有被吓倒,放下了个人安危,与这个贷款户斗智斗勇,最终贷款户在郑贵英同志的诚意打动下,将这笔贷款转到了他老实本分的哥哥名下。2008年,黄坳村14社一位刚从监狱释放劳教人员熊兵,来到信用社要求贷款,通过了解其回来后并无正当职业、无还款来源情况后,郑贵英同志断然的拒绝了他的贷款要求。不甘心的熊兵来到信用社,扬言:“谁不放贷款给我,我就不让谁过上安稳的日子。”郑贵英同志在单位和个人利益的权衡下,放下了个人利益,坚持了自己的立场,使信用社的资金没有放到无信誉的人的手里,避免了集体资金的损失。
在工作之余,郑贵英同志作为信合系统的兵头将尾,带领全社职工,学习其它知识和为人的道理。1996年,郑贵英同志得知其爱人教书的班上,有一个家境比较贫困的孩子,家住官渡乡塘坡村八队,其父母长期多病无劳动力,无经济来源供养读书。眼看一个好孩子将面临因为家庭条件而辍学,郑贵英同志心里很难受,便和爱人商量决定给予她帮助,从1996年起,她每月资助孩子生活补助100元,有时还给予一定的书学费,一直坚持了整整八年时间。2004年,这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现在也在云南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郑贵英同志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召着全社职工,职工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自觉地为信合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
郑贵英同志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和鼓励,没有满足,更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她始终坚信一句话“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但倘若用一根火
柴去点燃一堆火柴,则会熊熊燃烧”。在以后的工作中郑贵英同志将以新的起点、新的要求,为信用合作事业明天的辉煌加倍努力。
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篇三
农村信用社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信用社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郑贵英,女,中共党员,现年43岁,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龙马潭区信用联社官渡分社主任。参加信用社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信用社,分别在龙马潭区齐家分社、金龙信用社、官渡分社从事过出纳、储蓄、记账、分社主任岗位工作。在联社领导的精心培育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郑贵英同志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她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纯朴的思想去理解运用科学发展观,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荣誉,受到联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于201x年被区联社任命为官渡分社负责人。郑贵英同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感到身上的担子不轻,暗下决心要尽快地学好业务,达到快捷、准确、周到的服务水平。于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熟记理解规章制度、服务规则,练习点钞、珠算。时间一长,与朋友的接触就相对少了,朋友们对她说:
“你活得的真够累的”她淡然一笑,心里则提醒自己,这是自己的业务,一定要做得更好。通过多年的努力,郑贵英同志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一次一位农户拿零乱不整的钱来信用社存款,郑贵英同志专心整理的清点,很快把准确数字告诉了顾客,并退还了多的钱,顾客连声称谢。过一段时间,这位客户把存到邮政的存款也转到了官渡信用社。这件事让她认识到只要热心服务就会迎得信任,信心倍增的她,学习业务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劲头更足了。郑贵英同志担任官渡分社负责人后,工作中做到公正、民主、透明,能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甘于牺牲、乐于奉献,几年来一直坚持和职工一起并肩作战,有困难一起迎难而上,把官渡分社的各项工作搞得井井有条,一步一个脚印,促进了官渡分社健康、稳定的发展。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官渡分社的存款由最初的4000万增加到了8300多万,四年净增了107.5%。面对工作量的急剧增加,郑贵英同志和分社的同事们一样,没有退缩,没有抱怨,而是迎难而上,用更多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官渡分社各项工作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多年的业务知识积累和业务技能的提高,郑贵英同志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凭借这些经验,她多次为客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201x年8月,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张5万的存单到官渡分社取款,通过多年办理业务的经验,郑贵英同志觉得这位年轻人眼神与一般客户不一样,接过存单看了一下储户名和金额,并要求他出示身份证,该年轻人说他是储户的儿子并出示了储户的身份证,郑贵英同志凭借自己的经验,总觉得这人不大对,便打电话和存单上的客户核实情况,结果和郑贵英同志的判断一样,存单是被盗来的。在报警后,郑贵英同志和储户本人一起多方寻找刚才拿存单来冒取的人,最终将这名青年逮住,将存单拿回,给客户挽回了5万元的经济损失。201x年1月的一天,适逢官渡场赶集,信用社客户很多,业务相当繁忙。临近中午下班时,一位老人神色慌张来到信用社,拿出他刚才存的存单,要求马上取款,并说他家人生病急切用钱。郑贵英同志一看客户脸色不对,没有为他办理取款,并为他取来开水,耐心地向他询问,方知道客户被人蒙骗,她马上通知家人把老人接回,避免了客户的经济损失,为此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当年,郑贵英同志被龙马潭区评为“维护治安先进分子”。郑贵英同志被任命为分社主任后,狠抓了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不良贷款余额从201x年的60多万下降到了20多万,每年平均收回核销贷款近万元。在工作中,她遇到很多的困难和威胁,但她没有害怕,没有退缩。201x年,听说塘坡村一名贷款客户熊联海,将建房款用在了其他方面,在得知情况后,郑贵英同志马上到他家去现场了解,确认无误。为了不让信用社的资金损失,她及时想法把贷款户买的水泥拉出,并委托人将水泥卖掉,偿还了信用社的部分贷款。贷款户后来到信用社办公室:
“要求郑贵英同志赔偿他的损失,要不然后果自负。”想到集体的利益,郑贵英同志并没有被吓倒,放下了个人安危,与这个贷款户斗智斗勇,最终贷款户在郑贵英同志的诚意打动下,将这笔贷款转到了他老实本分的哥哥名下。201x年,黄坳村14社一位刚从监狱释放劳教人员熊兵,来到信用社要求贷款,通过了解其回来后并无正当职业、无还款来源情况后,郑贵英同志断然的拒绝了他的贷款要求。不甘心的熊兵来到信用社,扬言: “谁不放贷款给我,我就不让谁过上安稳的日子。”郑贵英同志在单位和个人利益的权衡下,放下了个人利益,坚持了自己的立场,使信用社的资金没有放到无信誉的人的手里,避免了集体资金的损失。在工作之余,郑贵英同志作为信合系统的兵头将尾,带领全社职工,学习其它知识和为人的道理。1996年,郑贵英同志得知其爱人教书的班上,有一个家境比较贫困的孩子,家住官渡乡塘坡村八队,其父母长期多病无劳动力,无经济来源供养读书。眼看一个好孩子将面临因为家庭条件而辍学,郑贵英同志心里很难受,便和爱人商量决定给予她帮助,从1996年起,她每月资助孩子生活补助100元,有时还给予一定的书学费,一直坚持了整整八年时间。201x年,这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现在也在云南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郑贵英同志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召着全社职工,职工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自觉地为信合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郑贵英同志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和鼓励,没有满足,更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她始终坚信一句话“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柴,则会熊熊燃烧”。在以后的工作中郑贵英同志将以新的起点、新的要求,为信用合作事业明天的辉煌加倍努力。郑贵英,女,中共党员,现年43岁,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龙马潭区信用联社官渡分社主任。参加信用社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信用社,分别在龙马潭区齐家分社、金龙信用社、官渡分社从事过出纳、储蓄、记账、分社主任岗位工作。在联社领导的精心培育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郑贵英同志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她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纯朴的思想去理解运用科学发展观,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荣誉,受到联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于201x年被区联社任命为官渡分社负责人。郑贵英同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感到身上的担子不轻,暗下决心要尽快地学好业务,达到快捷、准确、周到的服务水平。于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熟记理解规章制度、服务规则,练习点钞、珠算。时间一长,与朋友的接触就相对少了,朋友们对她说:
“你活得的真够累的”她淡然一笑,心里则提醒自己,这是自己的业务,一定要做得更好。通过多年的努力,郑贵英同志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一次一位农户拿零乱不整的钱来信用社存款,郑贵英同志专心整理的清点,很快把准确数字告诉了顾客,并退还了多的钱,顾客连声称谢。过一段时间,这位客户把存到邮政的存款也转到了官渡信用社。这件事让她认识到只要热心服务就会迎得信任,信心倍增的她,学习业务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劲头更足了。郑贵英同志担任官渡分社负责人后,工作中做到公正、民主、透明,能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甘于牺牲、乐于奉献,几年来一直坚持和职工一起并肩作战,有困难一起迎难而上,把官渡分社的各项工作搞得井井有条,一步一个脚印,促进了官渡分社健康、稳定的发展。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官渡
最新信用社主任先进事迹(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