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枸杞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认识枸杞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教学重难点:

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1、课前5分钟播放歌曲《童年》。

2、师讲述:

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回了如诗如画的岁月。童年是美好的,是有趣的,是懵懵懂懂的。而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出示学习目标。

1、课前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老师想问一问,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个人?请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三叔和“我”分别是怎样的人呢?

(学生作答)

2、三叔在他生命垂危之际,悟出了什么?“我”从与三叔的交往、从三叔的话语里又悟出了什么?这节课通过《三颗枸杞豆》的学习,要探究完成以下两个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三、介绍读书方法,分点感知主体。

1、教者介绍读书方法——跳读。

这篇文章比较长,在课堂上读完要花很长时间。如何在作好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找出在课堂内我们需要的一些重要材料呢?

今天,老师将教给大家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这就是跳读。

(出示投影)

跳读是专门寻找所需材料的阅读方法。跳读不要求对文章必须从头至尾的通读,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选读某些章节就可以。跳读时要眼脑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迅速扫描,寻找所需材料。

2、齐读读书方法,教者强调跳读的方式。

3、教者出示读书目的,学生跳读课文。

读一读,议一议

(一):

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法,读一读“我”和三叔的两次对话,划出对话中不理解的语句,并提出来,讨论交流。

指名说,师及时予以鼓励。

注: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a:三叔为什么说“谁又不是这样呢”?

b: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这是为什么?

c:三叔三幅画的含义是什么?

d:“野豆角花,谁不认识!”这里为什么用“!”而不用“?”。

e:三叔为什么“狡猾“地一笑?

f:三叔为什么说“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g:三叔的眼睛为什么会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瘦瘦的脸颊为什么会升起两朵红晕?

h:“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o”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i:50节、52节、53节这三节是全文的重点所在,学生提出来的可能性最大,应着重引导。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你们这一组在初读课文阶段遇到的问题。有疑难之处可以和老师交流。刚才同学们讨论时,充分体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预习时,要养成小组交流的习惯。这样简单的问题课前就可解决,课内我们重点讨论比较难的问题。

(学生作答)

2、教者小结。

通过跳读,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抓一些重点词句如“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等。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含义。有时课文的写作背景对我们更好地把握课文也有帮助。希望同学们能将这种学习习惯保持下来。

四、深化感知,全面掌握。

1、教师投影出示以下问题:

读一读,议一议

(二):

三叔先后给我留下了五个谜语,分别是:

(1)三幅画儿,一幅是歪歪斜斜的塔,一座是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幅是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是三个谜语。

(2)画儿下面还有三个圆圆的“0”。

(3)三叔托父亲交给”我“的三颗枸杞豆。

你能猜出谜底吗?

2、指名读题。

3、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4、生回答,教师点评,及时鼓励。

5、师小结。

三叔一生屡立志向,但都因为没有持之以恒,而最终一事无成。为了不使三叔的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我们必须把握时间,珍爱生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

(教师板书)

五、升华主题,畅谈感想。

1、教者出示投影。

悟一悟,写一写:

请同学们用精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出你对时间、对生命的感悟。

2、学生拿出纸和笔,将自己所想到的写下来。

3、指名读,师及时予以鼓励。

六、总结全文。

三叔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虽然他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他都半途而废。临终之前,送我三颗枸杞豆作为永远的纪念。实际上三叔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学完这篇课文,我希望同学们能把握时间,珍爱生命,为自己的人生描绘青春年华最绚丽的一笔。

七、课后作业。

整理童年趣事,在日记本上写下来。(音乐响起)

认识枸杞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篇二

三颗枸杞豆 主备人:顾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蹑手蹑脚”“鲜为人知”“烦躁”“著作等身”“凄楚”等词语的音形义。(2)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行文思路。(3)学习描写景物和细腻刻画人物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自读感知,了解课文结构。

(2)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细致的描写。(3)合作学习,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描写景物,感悟景物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感情。难点: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感受撼人心灵的悲剧美。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3、品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感悟景物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感情,体会文章写景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3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童年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人生的历程;童年又像一幅多彩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每个人的童年乐园都有值得回忆的往事,下面让我们走进程海的《三颗枸杞豆》,探索他笔下“我”的成长历程。(板书:《三颗枸杞豆》)自学成果展示

1、积累字词

枸杞(gǒu)一绺(liǔ)叶鞘(qiào)腻味(nì)蹑手蹑脚(niè)蚱蜢(zhà)花蕊(ruǐ)香蒿(hāo)殷红(yān)鲜为人知(xiǎn)桦木(huà)半晌(shǎng)灯盏(zhǎn)擎(qíng)一摞书(luî)

2、优美词句积累

3、文章主要内容把握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速读课文,说说这是怎样的三颗枸杞豆?请一组同学依次说。

【学生活动】速读全文,提醒他们可以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提示】“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三叔送我的三颗枸杞豆”;“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等。

(2)这三颗有着特殊意义的枸杞豆,征服了年少的“我”,最终使“我”成为了一名植物学家。但在这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提示】“贪玩的我”“不爱读书的我”“爱逃学的我”“不怕打的我”“顽皮淘气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我”等。

(3)“我”为此经常挨打,但“我”并没有改变自己,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小说写了“我”与三叔的几次交往?

【提示】小说写了“我”与三叔的三次交往:初遇三叔(4~34段)、再遇三叔(35~54段)、三叔给我枸杞豆(55~59段)。(4)本文采用什么样的记叙顺序?

【提示】本文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三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

【方法引导】(1)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大声朗读。(2)文章着力刻画山谷里的树林,作者是采用怎样的笔法进行描绘的?(3)有关山谷里的树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景物描写融注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本文有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值得学习?

【点拨】(1)小山沟、小树林、阳光、蝴蝶、太阳。(2)作者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符合孩子的心理。(3)生动形象地衬托了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愉快生活。(4)从对春天山沟的魅力的描写,可见作者饱含喜爱的感情。(5)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载体体现景物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注人物情感等。2.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深入研读景物描写的有关语段,理解并思考浓墨重彩的描写方法以及酣畅淋漓的感情抒发。四 课内小结

本文是一篇文质优美的好文章,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美感;琐碎地讲解字词句的含义,会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本教学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讨论的学习方法,体会文章写景的方法和作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学会描写景物,感悟景物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感情。

教案设计: 初遇三叔

三颗枸杞豆

再遇三叔 三叔给我枸杞豆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感受撼人心灵的悲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景物描写的语段,注意回味其作用。

2.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的是奋勇向前,还是打退堂鼓呢?你接触过不少的人,有没有像文章中“三叔”的呢? 二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讨论交流,探究撼人心灵的悲剧美。【教师引导】(1)什么叫悲剧?

(2)本文的悲剧人物是谁?为什么说他是悲剧人物?(3)这个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悲剧效果是怎样得到表现和加强的呢?(5)这个悲剧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并能从自己的阅读积累中举出一两例悲剧。

【点拨】(1)悲剧即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2)本文写的悲剧人物是三叔。三叔是那样地瘦弱、三叔的深深叹息、三叔的命运等均表现三叔是一个悲剧人物。(3)他不是坏人,他犯了错,犯了不可原谅的错,他遇难而退,虚掷光阴,临终才幡然悔悟。(4)他知错想改,却已经无法改变,也来不及改变,但他还是在不懈地追求、向往。正是这种垂死的挣扎,无可奈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遭遇,才酿出本文的悲剧美。(5)三叔在生命最后一刻,并未屈服和妥协:对野豆角花“仔仔细细地望”,因为仔细望出了别人望不到的发现。三叔的追求、渴望,对时间和生命的顿悟化作为“我”勤奋的动力,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

2.深入思考,体会枸杞豆的内涵。

(1)自由朗读文章,找出写枸杞豆的句子,体会三叔生命最后一刻的举动。

【点拨】面对西沉的夕阳,三叔“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这两只伸出的手定格在我们的印象中,作者将他比作夸父,尽管三叔不似夸父英雄,但他们“追日”的影像是那么形似,这是无奈的追求,没有结局的追求。

(2)调皮捣蛋的“我”怎样理解“三颗枸杞豆”的内涵?

【点拨】这是三叔留下的,他是三叔一生的教训、悔恨。似三个零——三个理想无成;也似三滴泪,流在“我”的心上。凝聚着三叔期望钧三颗枸杞豆,让我了悟“生存的意义”,从而以此为起点,摆正对生活、对生命、对时间、对困难的态度。(3)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反馈

①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

【点拨】前进的车辆,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把太阳比喻为“红色的车轮”,含有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的意思。“红色的”是因为快要下山的太阳是红彤彤的

②“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啊!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你“想到”过要捉住太阳吗?)

【点拨】这里的太阳,实际是指时间,指生命。“捉住太阳”是指捉住时间,捉住生命,也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③“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为什么说把太阳一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

【点拨】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是说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像保尔所说的“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义。

④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

【点拨】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生命的路还很长,“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三 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

认识枸杞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5篇)

认识枸杞教案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把握金色年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