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鼻饲法的实训体会 鼻饲的实训目的(五篇)
鼻饲法的实训体会 鼻饲的实训目的篇一
一、实习时间:4周二、带教目标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教科书及参考书,学习和初步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2.了解和熟悉xxx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xxx科常见疾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诊治方案的制定。
4.掌握和熟悉xxx系统常见基本技能操作和常用药物剂型和剂量。
5.学习xxx科病历书写内容和掌握病历书写。
6.熟悉xxx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措施。
7.了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三、带教措施
1.入科教育:介绍本科室有关规章制度、人员、设备、技术专长、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等。
2.加强实习生日常管理,专人负责教学工作。原则上均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带教,附带教老师名单。
3.安排实习生参加全院和本科室业务学习、科室组织病案讨论等。
4.安排实习生参加每日交班和查房并进行每周一次教学查房。
5.安排专门讲座(每月一次业务讲座,附讲课表)。
6.实习生每月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一份大病历。
7.完成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实习生认真书写实习小结,交给带教老师和科室主任审阅,科室对每位实习生进行综合评价。
8、每季度对科室教学工作实施进行一次评估。
四、要求掌握的本科室常见疾病(由科室根据教学大纲自行拟定)
五、要求掌握的本科室常见基本操作(由科室根据教学大纲自行拟定)附件一:带教老师名单
附件二:教学讲座课表
鼻饲法的实训体会 鼻饲的实训目的篇二
浅谈鼻饲的实习带教 钟慧娟 张荣侠
(泗洪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泗洪 223900)
摘要:鼻饲作为胃肠内营养的一种方法,是不能经口进食患者补充营养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也是护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操作技能。针对护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使教学更贴近临床,是带教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根据临床教学工作情况,在鼻饲的实习带教中总结经验,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关键词: 鼻饲 护生 实习带教
鼻饲法是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达到补充营养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操作不当,不仅影响或延误治疗,甚至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为了使护生更好地掌握此项护理技术,拥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我们对在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生加强了鼻饲的实践性教学。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操作前评估
1.1 评估患者是否适合鼻饲置管 患者神志是否清楚,烦躁还是昏迷;患者是否合并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情况如何,痰液多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置管方法。
1.2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 如既往有无鼻饲经历,是否紧张,是否了解插管目的,是否愿意配合插管等。
1.3 评估患者鼻腔情况 如鼻腔粘膜是否肿胀,有无炎症、鼻息肉或分泌物等。1.4 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鼻饲是一项具有风险,较为复杂的操作,操作中有可能误入气管、置管不成功、甚至因难以耐受强烈刺激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患者及家属具有知情同意和对治疗的选择权,应在操作前,由医生向患者告知,签字同意后方可执行。2 操作环节解析
2.1 带教老师需向护生详细讲解鼻饲置管过程,并逐个解析各环节,如食道的三个狭窄、置管长度、置管手法、患者体位、胃管固定方法等,务必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2.2 用物准备 备齐治疗盘、治疗碗(内有胃管、止血钳、压舌板、纱布2块)、50ml注射器、温开水、鼻饲液(38℃~40℃)、听诊器、胶布、别针、小夹子、石蜡油、松节油、棉签、治疗巾等。
2.3患者准备 神志清楚根据病情取半卧位、坐位或右侧卧位,坐位可减轻胃管通过咽部时的呕吐反射,使胃管易于插入;右侧卧位可借助解剖位置使胃管易于插入;昏迷者取去枕仰卧位;气管切开及痰液较多者吸痰后半小时操作;有义齿者取下妥善保管。3 置管
3.1 操作者要有冷静沉稳的心态 紧张的情绪不仅会传递给病人,影响患者的配合,也会影响操作者自身,降低插管成功率。护生第一次进行实践操作,紧张在所难免,带教老师应耐心细致的指导,给予护生心理支持,使其沉着冷静地进行操作,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
3.2 置管前准备 用物备齐后至患者床前,再次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测量置管长度,传统方法为发际至剑突,成人长度约45cm ~55cm。因目前应用的一次性硅胶胃管,第3个侧孔位置距离胃管顶端较长,为了预防食物反流,置管时应在常规长度基础上增加7cm ~10cm[1]。然后以石蜡
2023年鼻饲法的实训体会 鼻饲的实训目的(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