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礼仪的概念(5篇)
政务礼仪的概念篇一
政务礼仪
课程收益:
1.通过培训学习专业的个人职业形象规划,以适应不同商务场合的礼仪要求
2.通过学习迅速提升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
3.通过学习掌握不同环境的接待规范和技巧
4.通过学习知道在不同的宴请场合如何协调主宾的关系,达到最佳效果
5.通过学习达成融洽宾客关系,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目的课程内容:
课程大纲:
第一讲礼仪——个人素养的外在体现
一、重塑自我形象——礼仪的作用
内强个人素质、外塑机关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你的形象不仅仅代表自己
二、着装礼仪
着装的tpo原则
鞋袜的搭配原则
首饰、配饰的使用规范
色彩搭配
三、政务女性着装礼仪
工作妆的规范
女士着装、女性西装
裙装——女性的标志
“脚部时装”和“腿部时装”—— 鞋袜的搭配常识帽的禁忌
首饰、配饰的使用规范
四、政务男性着装礼仪
西装礼仪
衬衫的穿着与领带搭配
鞋袜的搭配常识
合理的饰物佩戴
五、个人仪容的塑造
头发、胡须以及体毛的修饰
牙齿、指甲、皮肤修整和护理
个人健康的心境
第二讲政务礼仪——使政务活动规范化
一、政务活动与公务礼仪
对外办公时需掌握的基本原则
政务仪式、政务活动礼仪规范
面对公众的形象
二、接待与迎送的礼仪
普通接待礼仪
座次安排的要求
特殊接待礼仪
三、会见与会谈礼仪
会见与会谈的分类
会见与会谈的时间安排
会场布置与座位安排
会见与会谈程序
会务中服务人员的礼仪
四、请示汇报礼仪
五、政务文书礼仪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公文礼仪
公文的递接
六、出差在外的礼仪
乘坐(交通工具)礼仪
如何面对客方的安排
公共场合拨打手机礼仪
如何合理使用您下榻的房间
七、乘车礼仪
车上乘客的座位安排
上下车礼仪
司机礼仪
第三讲会议礼仪
一、计划流程、运作筹备
明确会议宗旨
成立会务组
确定流程议程
合理的时间安排
做好接待安排
二、会场布置、会议座次
安排入场及坐次
配备会场服务人员
掌握会场节奏
合理有效的维护会场秩序(手机的处理)
三、会议传达、会后沟通
会议主持人的礼仪
发言者的礼仪
听众的礼仪
会议记要工作的要点
重要会议的评估成果(评估表建立)
会议传达的双流向
第四讲宴请礼仪
宴请的分类
中试宴请
西式宴请
正规宴会
普通宴会
二、宴请的简介
宴请的原则
座次安排
宴请的主题
男女宾客分别对待
三、宴请的准备
提前确定宴会的时间、地点、人员
合理的方式进行邀请
制定合适的菜单(不以昂贵为首要标准)席位编排(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习惯不同)布置现场
四、餐桌的礼仪
中西式餐具的使用标准
点菜与上菜的礼节
用餐的气氛以及禁忌
筷子与刀叉的使用禁忌
五、餐桌的入席与退席
六、茶、酒文化
东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第五讲电话礼仪——声音传递信息
一、基本电话礼仪
电话用语
建立声音形象
无往不胜的电话礼仪
二、拨打电话礼仪
通话前确定简洁合理的内容
时间长度的把握
如何表现文明
公务人员电话九戒
三、接听电话礼仪
接听电话基本用语
程序要求和语气要求
了解来话需求,合理应答
持机稍候和转达电话要求
第六讲工作沟通礼仪
一、公众沟通
公众的不认可将导致
公众常见类型及特点
沟通六道
公众异议的处理:
二、同事沟通
彼此尊重,换位思考
工作场合,摒弃私人感情沟通
如有误会,诚心化解障碍
影响同事关系的十个“小节”(与领导、与同事)
三、语言规范
问答用语
致谢用语
道歉用语
工作忌语
政务礼仪的概念篇二
政务礼仪第一讲
政务礼仪概述
一、如何理解“礼仪”
二、政务礼仪的功能
一、如何理解“礼仪”
1、什么是“礼”?
从概念上讲,“礼”字的本意是敬神,泛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今引申为敬意的统称,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礼的本质是“敬”,含有关心、友好、敬重、谦虚、体贴之意。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2、什么是“礼貌”?
所谓礼貌,是指人与人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友好的道德要求。
礼貌是一个人待人接物的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通过人的语言、仪表、仪容及举止等体现出来。
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两个部分。
3、什么是“礼节”?
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实际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4、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表示礼貌的仪式,是对礼节与礼貌的统称。
礼仪是有形的,其基本形态既受到礼的基本原则的约束,也受到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民俗等的影响。总之,礼仪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促进了解的一种形式,是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5、礼仪的分类
从内外分:把礼仪分为国内礼仪和涉外礼仪两大类。
从主体应酬的工作对象分:可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三种。
6、什么是政务礼仪?
政务礼仪,又称公务礼仪,通常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行使自己的职责时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二、政务礼仪的功能
1、塑造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政府机关在公务活动中通过讲究礼仪,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塑造出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有利于政府行为的顺利实施。
2、协调与公众的关系
解决矛盾,协调政府与大众的关系,应当首先考虑采取“礼仪”的方式。
3、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作用
礼仪可以净化公务员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品位。礼仪可 2 以矫正公务员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第二讲 形象礼仪
一、首因效应
二、塑造个人形象的总体要求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二、塑造个人形象的总体要求
1、男性个人形象塑造的要求
短发,清洁、整齐,不要太新潮。短指甲,保持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无汗味、异味;
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充满自信; 里;
白色或单色衬衫,领口、袖口无污迹;
领带:紧贴领口,系得美观大方(颜色、长短、领带夹);
西裤平整,有裤线;
每天刮胡须,饭后洁牙,杜绝口臭,并确信没有东西塞在牙缝 3 全身3种颜色以内。
二、塑造个人形象的总体要求
2、女性个人形象塑造的要求 发型文雅、庄重,梳理整齐;
正式场合长发要用发夹夹好,最好盘起来,不要用华丽的头花装饰品;
化淡妆,不用深色的口红,不在公众场合补妆
指甲不宜过长,并保持清洁。涂指甲油时不着深色;
裙子长度适宜,着肤色丝袜,无破洞(备用袜);
鞋子光亮、清洁; 慎用香水。
问题:作为一位职业女性,你认为“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句话在公务场合的化妆中是否合适?
第三讲 公务场合中的着装礼仪
一、着装的原则与禁忌
二、区分不同场合
三、遵守着装礼仪规范
一、着装的原则与禁忌
1、着装的原则
时间
地点
场合
正式场合忌穿:无领衫、牛仔服、超短裙、短裤、旅游鞋等
2、男性穿西装的七原则
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
要熨烫平整
要扣好纽扣
要不卷不挽 要慎穿毛衫
要巧配鞋袜
要少装东西
衬衣:要以单色为主,或选择较细条纹衬衣。
西装:不要让西装背部留有头皮屑, 黑色,黑青色,灰色西装最佳,西裤要笔挺,裤长以稍微盖住皮鞋为准。
三点一线: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他的衬衣领开口、皮带袢和裤子前开口外侧应该在一条线上。领带尖可千万不要触到皮带袢上!
如果你穿西装,但不系领带,就可以穿便鞋,如果你系了领带,就绝不可以了。
皮鞋: 要穿黑色或是(当西装为褐色时)褐色的单一颜色的简单式样的皮鞋.皮鞋应该擦好,并系好鞋带。
如果你穿的是三粒扣的西装,可以只系第一颗纽扣,也可以系 上上面两颗纽扣,就是不能只系下面一颗,而将上面两颗扣子敞开着。
穿双排扣西装所有的扣子一个也不能解开,特别是领口的扣子。
袜子:袜子的颜色最好与皮鞋一致.忌穿不过脚踝的袜子,特别是格子袜子。配正装一定不要穿白色的袜子 不要带没有意义的首饰,比如大的戒指和粗手链。特别提请注意:公务场合应穿两粒扣西装。
4、女性公务人员着装的禁忌
禁忌一:过于杂乱 禁忌二:过于鲜艳 禁忌三:过于暴露 禁忌四:过于透视 禁忌五:过于短小 禁忌六:过于紧身
二、区分不同场合 公务场合
所谓公务场合是指执行公务时涉及的场合。它一般包括重要会议场所以及在外出执行公务等情况。公务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注重保守,宜穿套装、套裙。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选择长裤、长裙和长袖衬衫。不宜穿时装、便装。必须注意在非常重要的场合短袖衬衫不适合作为正装来选择。社交场合
对于公务人员而论,所谓社交场合是指工作之余在公众场合和同事、朋友友好地进行交往应酬的场合。社交场合着装的要求为时尚个性,宜着礼服、时装等。休闲场合
休闲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舒适自然。
三、遵守着装礼仪规范
制服的穿着的禁忌
制便混穿、又脏又破、随意搭配。
西服的穿着要求
西服穿着讲究“三个三”,即三色原则、三一定律、三大禁忌。
三色原则
三色原则的涵义,是指男士在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全身颜色必须限制在三种之内。
三一定律
“三一定律”的含义是指男士穿着西服、套装外出时,身上有三个部位的色彩必须协调统一,这三个部位是指鞋子、腰带、公文包的色彩必须统一起来。最理想的选择是鞋子、腰带、公文包皆为黑色。
三大禁忌
袖口上的商标没有拆除;
在非常正式的场合穿着夹克打领带;
男士在正式场合穿着西装时袜子出了问题。有两种袜子不穿为妙:尼龙丝袜和白色袜子。附一:女士裙装的穿着规范
(一)套裙穿着有四大禁忌
1.穿着黑色皮裙。2.裙、鞋、袜不搭配。3.光脚。
4.三截腿 所谓三截腿是指,穿半截裙子的时候,穿半截袜子,袜子和裙子中间露一段腿肚子,结果导致裙子一截,袜子一截,腿肚子一截。
(二)套裙穿着和搭配的七大注意
一是大小适度。上衣最短可以齐腰,裙子最长可以达到小腿中部,上衣的袖长要盖住手腕。
二是认真穿好。要穿得端端正正。上衣的领子要完全翻好,衣袋的盖子要拉出来盖住衣袋或披、搭在身上;衣扣一律全部系上。不允许部分或全部解开,更不允许当着别人的面随便脱下上衣。
三要注意场合。女士在各种正式活动中,一般以穿着套裙为好,尤其是涉外活动中。其它情况就没必要一定穿套裙。
女士裙装的穿着规范
四是套裙应当协调妆饰。通常穿着打扮,讲究的是着装、化妆和配饰风格统一,相辅相成。穿套裙时,必须维护好个人的形象,所以不能不化妆的,但也不能化浓妆。选配饰也要少,合 乎身份。在工作岗位上,不佩戴任何首饰也是可以的。五是兼顾举止。套裙最能够体现女性的柔美曲线,这就要求你举止优雅,注意个人的仪态等。女士裙装的穿着规范
六是要穿衬裙。穿套裙的时候一定要穿衬裙。特别是穿丝、棉、麻等薄型面料或浅色面料的套裙时,假如不穿衬裙,就很有可能使内衣“活灵活现”。
七是穿衬裙的时候裙腰不能高于套裙的裙腰,不然就暴露在外了。要把衬衫下摆掖到衬裙裙腰和套裙裙腰之间,不可以掖到衬裙裙腰内。
附二:男士西装的穿着规范
1.西装的套件。西装有单件上装和套装之分。非正式场合,可穿单件上装配以各种西裤或牛仔裤等;半正式场合,应着套装,可视场合气氛在服装的色彩、图案上选择大胆些;正式场合,则必须穿颜色素雅的套装,以深色、单色为宜。
2.衬衫。与西装配套的衬衫须挺括、整洁、无皱折,尤其是领口。衬衣袖子应以抬手时比西装衣袖长出1.5-2厘米左右为宜,领子应略高于西服领,下摆要塞进西裤。如不系领带,可不扣领扣。
3.领带。领带必须打在硬领衬衫上,要与衬衫、西服和谐,其长度以到皮带扣处为宜。若内穿毛衣或毛背心等,领带必须置于毛衣或背心内,且西服下端不能露出领带头。领带夹是用 来固定领带的,其位置不能太靠上,以衬衫的第4粒纽扣处为宜。
4.西装的纽扣。西装有单排扣和双排扣之分。双排扣西装,一般要求将扣全部扣好;单排扣西装,若是三粒扣子的只系中间一粒,两粒扣子的只系上面的一粒,或者全部不扣。
男士西装的穿着规范
5.西装的帕饰。西装的胸袋又称手帕兜,用来插装饰性手帕,也可空着。手帕须根据不同的场合折叠成各种形状,插于西装胸袋。
6.西装要干净、平整,裤子要熨出裤线。
7.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且要上油擦亮,皮鞋的颜色要与西装相配套。穿皮鞋还要配上合适的袜子,使它在西装与皮鞋之间起到一种过渡作用。
第四讲
见面礼仪
一、称呼礼仪
二、介绍礼仪
三、名片的使用礼仪
四、握手礼仪
一、称呼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依照惯例,最正式的称呼有三: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一类可广泛使用的尊称。
不适当的称呼主要有: 其一,无称呼; 其二,不适当的俗称; 其三,不适当的简称; 其四,地方性称呼。
二、介绍礼仪
介绍一般分为介绍自己、介绍他人、介绍集体。
(一)介绍自己
1、进行自我介绍,应注意三点:
先递名片 时间简短 内容完整
2、正式自我介绍的内容:
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二)如何介绍他人?
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先后顺序。标准做法: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介绍他人的礼仪顺序
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二、介绍礼仪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
(三)如何介绍集体?
介绍集体,一般是指被介绍一方或双方不止一人。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介绍他人的情况。有鉴于此,替别人做介绍时的基本规则是可以使用的,其基本规则是: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而在介绍其中各自一方时,则应当自尊而卑。
三、名片的使用礼仪
1、交换名片的顺序
在公务或商务场合交换名片时,往往不止与一人交换名片,而通常是要与许多人交换名片。在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讲究先后次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进行。位卑者应当首先把名片递给尊者。
2、名片的递交
关注两点:一是应在见面之初递上名片;二是递送名片时应郑重其事。
应注意的细节:
递送名片时应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对着对方后递给对方。若对方是外宾,应将名片上印有英文的一面对着对方。将名片递给他人时,应说“多多关照”“常联系”等话语,或是先做以下自我介绍。
3、递交名片时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用左手递交名片
不要将名片背面对着对方或是颠倒着面对对方。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不要以手指夹着名片给人。
4、名片的接受
他人递名片给自己时,应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
三、名片的使用礼仪
接受名片时,双手捧接,或以右手接过。不要只用左手接过。接过名片后,要从头到尾把名片认真默读一遍,意在表示重视对方。
最后,接受他人名片时,应使用谦词敬语。
四、握手礼仪
2、握手的要求
(1)目视对方。(2)面带笑容。(3)稍事寒暄。
(4)稍许用力。一般情况,相互间握下即可。如果是热烈握手,可以使劲摇晃几下,这是十分友好的表示。(4)时间适度。通常以三至五秒为宜,除非关系亲近的人可以长时间握手外,一般都是握一下即可。握手时应两眼注视对方的眼睛,表示诚意。
3、伸手的顺序
在正式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职位、身份高者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手。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首先伸手。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手。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手。
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到者先伸手。主人待客时应先伸出手来,与到访客人相握。客人告辞时,应由客人首先伸手与主人相握。
4、行握手礼的禁忌
三心二意
戴着墨镜、帽子。
戴着手套(社交场合,女士除外)只用左手
与异性握手使用双手
第五讲 公务交往中位次排列礼仪
哪些场合需要考虑座次礼仪? 组织会议时,你需要考虑会场座次; 接送客人时,你需要考虑乘车座次; 和人交谈时,你需要考虑会客座次; 上下楼梯时,你需要考虑行进次序; 出入电梯时,你需要考虑先后次序; 商务谈判时,你需要考虑谈判座次; 双边签约时,你需要考虑签字座次; 参加宴会时,你需要考虑就餐座次;
工作生活中,你还需考虑更多座次礼仪……。
一、行进中的位次排列
平面行进时
并行时,讲究内侧高于外侧,中央高于两侧。单行行进时,讲究前方高于后方。上下楼梯时
一般而言,上下楼梯时,宜单行行进,以前方为上。但男女同行时,上下楼梯宜令女士居后。
一、行进中的位次排列 出入电梯时
出入无人值守的升降电梯,一般宜请客人后进,先出。出入房门时
出入房门时,若无特殊原因,位高者先出入房门。若有特殊情况,如室内无灯而暗,陪同者宜先入。
二、乘坐轿车的位次排列
1、商务面包车
上座位为车辆中前部靠近车门的位置。
此类汽车上座位置的确定,一般考虑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上下车的便利性。
2、越野吉普车
前排副驾位置为上座位。
越野车功率大,底盘高,安全性也较高,但通常后排比较颠簸,而前排副驾的视野和舒适性最佳,因此为上座位置。
3、双排座轿车 情况一
主人或熟识的朋友亲自驾驶汽车时。这种情况下,副驾位置为上座位。你坐到后面位置等于向主人宣布你在打的,非常不礼貌。
如果有两位客人,则与主人较熟悉、关系密切的一位坐在前面副驾位。
情况二
专业司机驾车,一般商务或公务接待场合。这时,主要考虑乘 车者的安全性和下车时是否方便,第二排司机斜对角位置为上座位。而前排副驾一般为陪同人员座位。情况三
职业司机驾车,接送高级官员、将领、明星知名公众的人物时。这种场合下,主要考虑乘坐者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司机后方位置为汽车的上座位,通常也被称作vip位置。
三、会客时的位次排列 1.自由式
特点:不分身份、不分地位;
范围:适合非正式交往如亲友团圆、同学聚会,以及难以排列座次的时候,比如都是重要客户,无法分清主次时。2.中心式
特点:犹如众星捧月,具有较明显的尊卑关系;
范围:适用于主题庆祝、给重要人物或长辈过生日、老师和专家小范围讲学等场合。
3.相对式
特点:相对而坐,有一定距离;
范围:主要用于公事公办,需要拉开彼此距离的情形或用于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特点:平起平坐,亲密友善; 范围:主要用于会见朋友宾客或较为轻松的场合。例如: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熟人或老朋友来访等。
四、会议的位次排列规则
1、小型会议 面门为上
居右为上(进门方向)居中为上 自由而坐
2、大型会议
大型会议应考虑主席台、主持人、发言人位次。主席台的位次排列规则 大型会议位次排列规则 大型会议位次排列规则 规则一:前排高于后排。
规则二:中央高于两侧。
规则三:右侧高于左侧(政务会议则为左侧高于右侧)主持人之位,可在前排正中;也可居于前排最右侧。发言席一般可设于主席台正前方,或者其右前方。
五、排序的一般游戏规则
第一个游戏规则,就是要遵守惯例
如国内许多地方选举,通常以候选人姓氏笔画多少来进行排序,而国际会议则是按照拉丁字母顺序。如联合国大会上各国 的发言顺序,就是按照各国国名字母排列。第二个游戏规则,就是内外有别
以右为上是国际惯例,而以左为上是我国传统。
五、排序的一般游戏规则 第三个游戏规则,中外有别。
国内政府会议及公务场合,座位讲究左高。一般商务场合及国际交往中,座位以右为尊。
中国人常说男左女右,体现出一种男尊女卑,女性的地位不高。但外国朋友如果看到中国人的结婚照片(男左女右),反而会以为女主人的地位很高。
第四个游戏规则是,确定左和右。这里的左右是指当事人之间左和右。
六、照相时的位次排列
合影留念时,一般由主人居中,主人右侧为第一主宾的位置,左侧为第二主宾,双方其他人员相间排列,两端的位置不要留给客方,由主方人员把边。第一排人员的安排既要考虑人员的身份,又要考虑场地的大小,能否摄人镜头。人数多时还应准备阶梯架。
六、照相时的位次排列
七、社交场合排列座次时的五大技巧
第一个技巧,叫做面门为上。就是说,在室内活动的话,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是上座,雅座包间一般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都 是主位,我们说是买单的位置,因为它视野开阔,标准的报告厅、会场主席台都是面对正门的。
第二个技巧,居中为上,就是中央高于两侧。
第三个技巧,以右为上。目前在我国主要是在政务礼仪中比较通行,一般的社交场合和商务交往乃至国际交往我们现在都是趋同,遵守国际惯例,而国际惯例都是以右为上。
七、社交场合排列座次时的五大技巧
第四个技巧,前排为上。人大也好,政协也好,单位内部开会也好,台下坐的也好,台上坐的也好,是不是第一排的人位置高,前排为上。
第五个技巧,以远为上。以远为上,就是距离房间正门越远位置越高,离房门越近,位置越低。
八、中式宴会的位次排列:桌次和座次
1、桌次
宴会桌次排列礼仪 以右为上
居中为上以远为上
(即离房间正门越远,位置越高)
2、宴会座次(见下页图)
面门居中者为上,坐在房间正门中央位置的人一般事主人,称为主位。主人右侧的位置是主宾位。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 主左宾右分两侧而坐; 或主宾双方交错而坐; 越近首席,位次越高; 同等距离,右高左低。宴会座次示意图
第六讲
接持来访的礼仪
(一)接待礼仪
接待人员对来访者,一般应起身握手相迎,对上级、长者、客户来访,应起身上前迎候。对于同事、员工、除第一次见面外,可不起身。
不能让来访者坐冷板凳。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来访者,应安排秘书或其他人员接待客人。不能冷落了来访者。要认真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公务往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访者都是为了谈某些事情而来,因此应尽量让来访者把话说完,并认真倾听。
对来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答复。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再联系。
对能够马上答复的或立即可办理的事,应当场答复,迅速办理,不要让来访者无谓地等待,或再次来访。
正在接待来访者时,有电话打来或有新的来访者,应尽量让秘 21 书或他人接待,以避免中断正在进行的接待。
对来访者的无理要求或错误意见,应有礼貌地拒绝,不要刺激来访者,使其尴尬。
如果要结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如“对不起,我要参加一个会,今天先谈到这儿,好吗?”等,也可用起身的体态语言告诉对方就此结束谈话。
(二)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房里的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
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三)当面接待礼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殷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后,要起身相送。
第七讲 会议礼仪
会议的通用礼仪,主要有以下几点:(1)发放会议通知时应阐明日的。
(2)拟发好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开会时间、开会地点、会议主题及参加者等内容。要提前一定的时间发通知,以便使参加者有所准备。
(3)安排好会场。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的多少而定。如果会场不易寻找,应在会场附近安设路标以作指点。第七讲 会议礼仪
(4)开会的时间宜紧凑。开“马拉松”式的长会,往往上面在作长篇报告,下面却在交头接耳呵欠不断。所以,“短小精悍”,有效地利用时间,讨论实质性的问题,应视为开会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条。
(5)迎送礼仪。凡是一些大型或中型会议,对会议参加者要认真做好迎送工作。一般应在会前组成一个会务组,专门处理有关 23 问题。
第八讲
宴会礼仪
邀请:向客人发出邀请要有提前量,不能临时邀请。宴会前,重要客人要作好迎接。
安排菜肴前,要问明客人的饮食禁忌。
陪同人员要随时观察客人的酒杯、水杯,及时添加酒水。不能从自己的酒杯中给客人加酒,饮酒时不能把酒洒到菜肴中。
宴会中,主副陪不能长时间离开餐桌,其他陪同人员不能随便座到主陪的座位上,也不宜长时间座在别人的座位上。
席间,如有客人去洗手间,陪同人员应主动起身引领。要掌握好宴会进度,宴会即将结束前,陪同人员要提前安排好车辆,并提前结帐。
必须把自己打扮的整齐大方,这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要按主人邀请的时间准时赴宴。
当你走入宴会厅时,应首先跟主人打招呼。入席时,自己的座位应听从主人或招待员的指派。用餐一般是主人示意开始后方可进行。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席间,言谈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饮酒要适度,不能失态,酒后不宜谈论重要工作,尤其不能酒后许诺。
宴会未结束,自己已用好餐后,不可随意离宴,要等主人和主宾先起身离席。
第九讲 电话礼仪 一、一般电话礼仪
(一)打电话
在打电话之前,请做一下准备,将所要说的问题和顺序整理一下。拨通电话后,应当先自报一下家门和证实一下对方的身份。
政务礼仪的概念(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