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心得体会报告 道德听课心得体会(七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道德课心得体会报告一
《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中的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到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中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
一开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助下才稍微明白一点,就这一点点,让我领略了他的辩证的哲学思想。
读完到《道德经》,使我对这位古代贤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养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人文知识、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释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与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躁胜寒,靓胜炅”则说明事物的对立面常常互相制约,特别是对立面的主导方面作用更大。
《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说出了做事的原则,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也说出了“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从而说明在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也说出了“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道德经》的许多哲学限于我的学识,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它真是获益匪浅。在我读完《道德经》后,忽然想起古代的另一位教育家----孔子,于是就有了对比的念头。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孔子还对饮食有研究。作为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学不能算作作哲学,他的观点,我认为其实是对现实中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的总结,只是别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时,还没有发现或许很少发现错误。孔子的哲学,我认为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只能说是孔子比别人多了一项概括的能力。比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是一般人们的生活规律,生活常识,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价值,说明了一点,就是一张教别人如何做菜的烹饪单子,别人看到只需要照着上面的步骤,基本上不需要考虑什么的。
但是老子不同。他的《道德经》从一开始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铭刻名也,非恒名也。”到最后的“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亦责于人。故有德思介,无德思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都是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哲学。如果从开始你不认真体会,你就没有办法领会到这些深刻的观点。他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哲学中辩证的方法写出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最后我感 谢徐老师能为我们大学生读经的活动作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远古的精髓,让我们对于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们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不会忘记我们以前的文明,从而增加我们的文化及道德修养。我真诚希望你的可能继续开展下去。
主题道德课心得体会报告二
好人就在你我身边,用凡人伟力坚守初心,让爱绽放!好人汇聚中原大地,用点滴善行春风化雨,温暖人间!2月28日晚,由河南省文明办主办、郑州市文明办等共同承办的
“河南好人德耀中原”——20_年度“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发布活动在郑州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共有157名身边好人荣登“河南好人榜”,接受礼赞。
发布活动现场,温暖人心的情景式儿童歌舞《好人就在身边》之后,第一位走上舞台的是河南好人罗德强。14年间,他奋不顾身救起15人。舞台上,他还介绍了来参加此次发布活动途中的特别经历:见一位老人落水,急中生智,脱下自己的外套,及时把对方救起。
“强呀,你也是上有老、下有老的人……”他牢记着老母亲的叮嘱,不过,一旦遇到有人落水,仍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前。罗德强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尽一份微薄之力,能利用自己所长,帮助挽救别人的生命,义不容辞!
接下来,一个个“河南好人”的故事接连呈现,感人至深:破案神速、因公伤残不下火线、被誉为“河南公安最美基层带犬民警”张琰;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重病婆婆与瘫痪小姑子的郭路平;信守对父亲的一句承诺、二十年无偿义务守护洛出书古碑和洛神庙的符少武;24年养育21个儿童的开封sos儿童村职业妈妈侯振华……活动现场,通过播放事迹视频、现场访谈、音乐歌舞等形式,生动展现了“河南好人”的大爱风采,诠释了人性的真善美,展现了道德的光辉,赢得了现场观众加油、致敬的掌声。
活动现场,多位“河南好人”代表还齐声宣读了《河南好人倡议书》。
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认真做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要求,20_年,省文明办分别于5月份和11月份开展了两次“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选树宣传活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广泛挖掘、严格审查,共向省文明办推荐了356名候选人。经过事迹整理、评委评议、网上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5大类157名身边好人荣登“河南好人榜”。
好人榜上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组成了出彩河南最绚丽的景象!好人群体,也是新时代的“平民英雄”。
据统计,自20__年至20_年,我省“中国好人”上榜人数已达1214人,选树“河南好人”共计1090人。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鹤壁、新乡、焦作、商丘、三门峡、濮阳清丰县等地相继建设了好人馆、好人公园、好人广场等,努力推动了文明传播,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20_年度“河南好人榜”的开启,也进一步凝聚起珍贵闪光的凡人伟力,鼓舞起全社会争当好人的道德风尚,让崇高精神血脉在中原沃土上绵延流淌。
主题道德课心得体会报告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
在生活中这样的镜头你一定不会陌生:公园里,给小朋友系鞋带;在家里,我们把自己煮好的饭菜端到晚归的妈妈手中;校园里,我们把一张废纸悄悄地塞进自己的口袋……
这就是道德的举动。
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尊敬和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难,其实你用心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因为道德有时是一种爱心。
20xx年5月12日,四川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
道德课心得体会报告 道德听课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