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迟到呀教案(5篇)
不能迟到呀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盼盼迟到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中“快乐每一天”这一单元的课文。《盼盼迟到了》是让孩子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会安排一日的事务,逐步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体验到有序生活的益处。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盼盼迟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与解决,端正儿童惜时、守时、做事认真、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按时作息、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的习惯。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计划、不敷衍的文明行为。
3、知识与技能
学会安排一日的事务;学会料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简单事情,掌握刷牙、整理书包等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方法,让儿童体验到有序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在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教学重难点
学会安排一日的事务,并尝试在活动中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离开幼儿园,刚入学不久,对学校生活还不习惯,不能较好地安排自己一天的学习活动,上学迟到、上课找不到学习用品等各种的现状时有发生。面对而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性格特点在教育时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情感促其品德的发展。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着联系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的原则,本课采用创设—感受—内省—导行的预设情境型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整个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播放《上学歌》创设情境)小朋友们每天都要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可是今我们的好朋友——盼盼,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出示课题:盼盼),因为他——(出示迟到图片,板书:迟到了)。
2、观察图片,体会心情
(1)观察盼盼迟到时地模样:站在教室门口,衣服纽错了,头发乱成一团,头低着。
(2)了解迟到的害处
(二)联系生活,分组讨论
1、观察图片、找出原因
原来迟到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麻烦!盼盼为什么会迟到呢?让我们一起到他家看看吧!大家跟着我走,吁——轻点儿,别让盼盼知道了!(课件;出示盼盼家的图)
小朋友们,这就是盼盼的家,你们睁大自己的眼睛仔细地来看一看,盼盼到底为什么迟到了?(同组的伙伴可以轻声讨论)
a.迟到原因之一:贪睡不想起床
思考:别的小朋友都能按时起床,盼盼为什么起不来?猜猜,会是什么原因呢?(晚上看动画片时间太长写作业太慢耽误了时间跟家人外出回来晚了身体不舒服,起不来贪玩的盼盼,早上就起不来了。)
b.迟到原因之二:袜子找不到了
[图片:盼盼一只脚上套了一只袜子,正钻到床底下找袜子。]
提问:瞧盼盼在找什么呢?
睡觉之前,没有把第二天的衣物摆放整齐。
c.迟到原因之三:做事思想不集中
[图片:上厕所时,盼盼一边上厕所,一边玩小汽车。]
(耽误了时间对身体不好不卫生)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迟到过吗?你是怎么会迟到的呢?
(三)回归生活,促进成长
1、出主意、想对策,帮盼盼
盼盼在你们的提醒下,知道了自己迟到的原因,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不迟到,热心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a、迟到原因之一:贪睡不想起床
(1)[盼盼赖床图]为了能使盼盼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你对盼盼怎么说?(晚上早点睡,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还可以在床前放一个小闹钟,或者请爸爸妈妈早上叫他)
(2)学习儿歌:盼盼为了提醒自己按时起床,特地写了一首小儿歌,贴在床前,每天都读一读,你们想不想看看?
[出示:《起床》:
b.迟到原因之二:袜子找不到了
[图片:盼盼一只脚上套了一只袜子,正钻到床底下找袜子。]
(睡前要真理好第二天穿的衣袜,把它折好放在床边的椅子上)
c.迟到原因之三:上厕所玩玩具
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呢?(浪费时间,不讲卫生,对身体不好)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大便时,要思想集中,不看书报,不玩玩具,这样对身体好。
师:难怪盼盼会迟到呀,原来,他做好多事,把时间都耽误掉了呀。
师:小朋友想想,还会有什么原因会造成早上上学迟到呢?
1、吃早饭慢
2、上学路上玩儿
3、下楼忘带东西
师小结:看来造成迟到的原因还真不少,稍不留神,一不抓紧,就要迟到呢。那怎样才能不迟到呢?热心的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盼盼吗?
1、早睡早起有什么办法能按时起床吗?
老师送给早睡早起的小朋友一首儿歌,读一读,心情会很好的。
出示《起床》:“dīng līng dīng līng”闹钟响了,“bā zā bā zā”,眼儿睁了,“一二一二”自个起了,“hā hā hā hā”妈妈笑了。
(3)范读、领读、齐读。边拍手边读。
(四)延伸生活,指导行为
1、整理书包,指导方法
(1)文具盒和所有的书本拿出来,放在桌子的左角。
(2)看课程表。
(3)取出所需课本,按从小到大排列(可举出错误事例:乱七八糟叠放的书)
(4)(举起一包面纸)我们小朋友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随身带一包面纸,有了鼻涕、洗完手用纸擦一擦,可以把面纸放在书包旁边的小袋子里。
2、请学生重复过程:先看课程表,再按课程表拿出书,把书按大小放进书包里。
3、学生动手操作
(结束语)今天这堂课,我们帮助盼盼找到了他迟到的一些原因,还给他出了许多主意。作为感谢,盼盼还给我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出示花心:按时上学)你们看,只要大家都能够按照“守时花”上的去做,就会成为一个按时上学,不迟到的好孩子。背景音乐《上学歌》。
不能迟到呀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迟到、早晨、稻田、稻秧、赶紧、拉住、牛绳、小声、发生、表扬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看图运用“赶紧”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看图运用“赶紧”按“什么情况下,谁赶紧怎么样”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懂得要爱护庄稼的道理。
2、教学难点:“迟、晨、绳、紧”是字音难点。“紧、稻”是字形难点。正确理解秋生上学迟到与老师表扬秋生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迟到、稻田、稻秧、牛绳”等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2 两小节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
1、出示课题: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提问:这题目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问话)(提示:课题中问句不用标点符号)。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问句?(怎么)。
2、你读了这个题目觉得想提出什么问题?(1、谁问谁?
2、你指谁?
3、为什么会迟到?
4、迟到后怎么样?。。。。)
二、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要求边听边标好小节。
2、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碰到生字多拼几遍,分析字形,读句子想意思,提出不懂得地方。
2、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用生字卡片认读字词。
四、学习课文1、2 两段。
1、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节的课文投影,看投影,这是什么地方?田里种着什么?你知道稻秧有什么作用吗?(稻秧长大了就是稻子,稻子成熟了就是谷子。谷子碾成米,就是我们吃的大米了。)
(2)、秋生上学路过稻田看到了什么?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怎么样?(秋生看见牛在吃稻秧,他想不能再让牛吃下去了,稻秧吃掉了,稻子颗粒无收了。)
(3)、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图?指名读读第一段,现在老师把着段话修改以下,你觉得好不好。补足人称,让学生明确人称要用的恰当不要罗嗦。
(4)、齐读第一段。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早晨,秋生在上学路上看见一头牛在田里吃稻秧。于是他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幅图。
2、学习第2段
(1)出示第二段插图,提问:秋生在干什么
不能迟到呀教案(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