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管理制度内容(六篇)
小学学生管理制度内容篇一
1、学生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学生人身安全。
2、学生在校园任何人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严禁老师、员工打骂学生。
3、学生之间应团结友爱,严防发生斗殴打架事件,故意伤害他人要负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4、学校任何部门不准组织学生开展有害学生身体健康的活动。如擅自组织造成后果的由组织者负全部责任。
5、学校任何人无权对学生进行人身搜查、限制人身自由、扣压物品或正常书信,更不准私拆他人信件、包裹。
6、不准歧视个别生理有缺限和“后进”的学生,所有学生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7、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应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劳动项目不得安排学生参加。
小学学生管理制度内容篇二
1.学校为确保学生安全,每天中午、下午各班应严格按规定时间放学,放学时实行按班有秩序的集中整队放学。
2.放学时各班在教学楼前排队,由各班班主任负责整队送队,将学生送指定位置。站队时做到“快、静、齐”。班主任要利用路队整队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纪律与安全教育。
3.每个班可将学生2个小队,每小队选出两名管理能力强的路队长,负责整队和维持本队秩序。班主任必须定位到整合后的路队进行跟踪送队,并要了解所送学生情况。
4.路队出校门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要服从送队老师的指挥。回家路上不玩耍打闹,不离开路队买零食,如发现穿插、奔跑、推拉、玩耍、大声喧哗、说脏话等违纪现象要给予扣分,这将作为循环红旗评比的一项重要依据。
5、路队长负责路队纪律,并每天向班主任汇报路队情况。班主任应经常了解有关学生路队中途情况,及时作出表扬和批评。
6.路队全部走完后,家长还没有来接的学生,由送队老师负责在门卫附近等候。
7.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校门外学校规定的地点接送,不可围在校门口。在校门口接孩子又不听指挥的家长,其子女所在班级在评比检查中扣分。
8、值班校委会成员在放学时分别提前到达学校南大门口,负责督查各班路队情况,督促学生家长在指定地点接送。
9.如遇恶劣天气,值周领导、值班教师、班主任要及时维持好放学秩序,确保全体学生安全离校。
10、各班主任要本着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值班领导和值班教师负责对各班放学路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11、学校在学期中将对各班路队情况组织一到两次的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评比方式为:一查、二看、三访。
小学学生管理制度内容篇三
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安全教育
1、加强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利用集会、晨会、班队会、橱窗等阵地进行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
2、加强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做危险动作,不玩危险性玩具,遇到伤害不慌张,沉着应对,设法自救,及时联系老师。
3、适当训练,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班队会、晨会时间,进行情境模拟训练、口语交际训练、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活动安全能力训练,普及知识,提高能力。
二、安全管理
1、定期召开值日组长、值日导师工作会议,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
2、明确值日组长和当天值日教师的工作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规范护导,安全防范,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3、值日教师及时到岗,密切关注学生活动,对危险^___及时制止,正确地处理突发安全事故。
4、发动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地排查活动安全的隐患,包括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5、设立年级、班级“安全检查员”和学校“文明礼仪小使者”。每到课间,楼道楼梯口、操场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佩戴红色“安检员”标志的学生和佩戴“文明礼仪使者”绶带的同学在巡视,并对同学友情提示“轻声、慢行、不要拥挤”“慢慢走,不要跑”“请不要追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等。
三、安全职责
在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工作由李慧珠校长总负责,大队部高云老师具体负责。各值日校长、值日组长负责当日安全工作,加强巡查、监督,担当督导工作,做好安全防范。
四、具体措施
1、丰富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
在小学生群体中流传的课余游戏活动,大多是内容单一、狭窄,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活动内容、过程、步骤适当地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并积极鼓励他们自己在原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新改革,推陈出新,使活动内容更加具体、规范、有意义。可以举办一次“我的游戏我做主”课间小游戏征集活动。
2、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
教师和学生做游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休息,使自己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同时,教师参与其中,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规范学生活动的游戏规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
小学学生管理制度内容(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