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 前行者(五篇)
谍战剧 前行者篇一
四个字可以形容——“不堪入目”,这种剧按照六老师的说法,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甚至这些所谓的谍战剧还有一首通用的打油诗,“特务多为美娇娘,恐怖起来吓得慌。敌我之间恋爱忙,动作枪战齐上场。”
不过,幸好《潜伏》出现了。
《潜伏》的爆红打破了这一刻板化的印象,主角不再只是脸谱化的形象,剧情也不再是错漏百出。
《潜伏》中也有爱情,但爱情却不是《潜伏》中的重点,奋斗和牺牲才是《潜伏》着墨的地方,这也能体现出《潜伏》的不可替代与无法超越。
正是因为这份匠心,我们才能看到精彩纷呈的人物群像,
比如一心为国的余则成、老谋深算的吴站长、心狠手毒的李涯、唯利是图的谢若林、阴险小气的陆桥山、匹夫之勇的马奎。
他们之间的高手对决让《潜伏》成为了国产谍战剧中的天花板,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谍战剧也可以险象环生、迷雾重重。
可是,《潜伏》开播至今已经过去十二年了,中间零零散散出现过几部好的谍战剧,但是都没有达到当年《潜伏》的热度与口碑。
如今《潜伏》原著小说作者龙一的又一抗日谍战力作《党小组》被改编成电视剧《前行者》了,主演是实力派演员张鲁一和聂远。
他们之间的黑白对决,让这个全新反转的谍战故事充满了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以及投机主义,不知道能否复制《潜伏》的奇迹。
除了张鲁一和聂远之外,本剧的女演员韩雪、郭晓婷同样表现不俗。
张鲁一自然不必担心,他的履历表上有《红色》这样的抗日大剧,聂远也出演过《光荣与梦想》这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
他们俩对于谍战题材驾轻就熟,而对于韩雪和郭晓婷来说,她们对这种题材的涉猎相对较少,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
但是她们用出色的演出交出了较为完美的答卷。
韩雪饰演的陆怡,表面温柔似水柔弱无助,实际心思缜密深沉。
郭晓婷饰演的江韵清,是贞德女校爱国学生,性格直爽嫉恶如仇,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思想追求进步,有着很强的冒险精神。
这种演技上和对人物塑造上的突破,让她们不负好演员之名。
另外,本剧的故事背景也引人入胜。
1931年的上海法租界,背景错综复杂,党派之争、汪伪、青帮、日本人、法国人等多方势力轮番登场,卧底、暗杀、窃取情报、锄奸、火拼等剧情轮番上演。
还有那些拥有赤子之心的爱国青年,这些势力在上海这片大地上明争暗斗、多次斡旋,形成犬牙交错之势。
每方都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一旦有所闪失就有可能被取而代之,这样复杂的局势能够让《前行者》大放异彩。
地下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斗争,犹如处于悬崖之上,但他们的信念是立于悬崖,生死一线;舍生忘死,拨云见日。
既然斗争这么凶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命丧当场,像马天目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能坚持下去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是希望带来的信仰,这个是希望是国家不再有战乱,人民不再被荼毒,这个信仰是为了新中国前进。
他们失去的是家人、朋友、爱人和生命,我们得到的是国家,一个和平的国家,一个有未来的国家。
所以谁说中国人没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国家,马天目知道、江韵清知道、吴忠信知道、江汰清知道,你我也知道,这何尝不伟大呢?
谍战剧 前行者篇二
不声不响的《前行者》,凭什么竟达到了今年谍战剧集体演技天花板?
观众讨论的谍战脸,到底是什么?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好演技?不妨就拿《前行者》这群低调的演技派,说说事。
来,开整!
1、赵阳演陈烈:平康白雪,润物无声
谁还认得,这是《少年包青天3》中温润如玉的公孙策,
《沉默的真相》里宁直不弯的平康白雪朱队?认不出,认不出就对了。
《前行者》中,真正的地下工作者,就是要让人认不出。
《前行者》中,他是乱世上海,为了崇高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地下党员陈烈。
剧中的陈烈,就在一个藏字。
掩护身份,古董商人,看起来老实,木讷,其实心思细密,沉着冷静。
这个角色,必须要藏,藏,就不能有过多的形体动作,话也少。
表演中,就绝不能动静太大,哪怕是在狱中和马天目接头时,内心已经天翻地覆,表面也得不露声色,这就要考验演员的表现力、感染力和情绪传达。
一段高标准的表演,观众一眼就知道这个角色经历了什么,现在的情感和状态是怎样的,好的表演还会在瞬间感染观众,让观众的情绪随演员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看赵阳的表演,虽然喜怒不形于色,但却自带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感,让人汗毛倒竖。
面对唐贤平的审讯和心理战,他也带着异于常人的冷静,好像是没有表情,其实是以静制动,照样能让整场戏充满张力。所以这样的过招,才更看得过瘾。
而在被被叛徒裴如海连开数枪壮烈牺牲之前,你看角色的表情,你能感受到他穿透银幕的那种,坚定、不屈和不惧。
发现了什么?
没错,每当角色离牺牲更接近,观众也离这个人物的内心,更近一点。
到最后,无需一句台词,演员含蓄而克制的表演,已经将一个虽千万人俱往矣的革命志士的形象演得栩栩如生。
表演的最高境界,在于共情!
让观众都能感同身受。平康白雪之后,赵阳又做到了。
2、霍青演叛徒裴如海:这才叫谍战脸
手刃陈烈的,正是在《前行者》中的头号叛徒——裴如海,饰演他的演员,名叫霍青。
正是因为裴如海叛变,才使得我上海地下党组织几乎被一夜倾覆。
而他的到来,也使得马天目依靠智商和友情,轻易唬住重情重义的唐贤平的局面彻底改变。
游刃有余,变成了如履薄冰。
零号文件暗度陈仓的一石三鸟之计,也因为这个叛徒的到来,遭遇彻底失败,陈烈壮烈牺牲!
这个叛徒,真是让观众恨不得冲进屏幕,暴打他一顿。
但,正是这种令观众恨之入骨的大反派,才最考验演技。
因为这样的反派太多了,如何坏的有层次感,让观众过目不忘,正是霍青的拿手好戏。
而霍青的表演,也堪称变脸演技。
谁还记得,这是新《三国》中的鲁肃先生,
或者《大江大河2》中的马保平?
多数时候,霍青演的,其实是正面人物,他长得其实也是一张标准的正派脸。
然而一旦在谍战剧中演叛徒,他扮演的裴如海瞬间在表情和姿态中带出一股如影随形的阴森,这种在动作表情之外四溢而出的情绪气息,成为他在这部剧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
应该说这股情绪气势的创造方法,正是角色魅力的来源。
反派容易脸谱化,但霍青牢牢抓住了这个人物叛变后多疑、敏感的心理特点,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将角色的心理状态给演绎了出来。
虽然他身体没有在颤抖,但观众却能看得出人物
谍战剧 前行者(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