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报告 心理疏导培训心得(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孩子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4、不苛求过去,满怀信心对待未来;业精一分汗千滴,爱心一颗花万朵。
5、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审问之,笃行之。
6、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7、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8、读书,是一种享受。夜守书斋,远离尘世的浮华,台灯的柔光下,文字的气息,夜的寂静,心的安然......
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1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12、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13、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5、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7、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18、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19、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
2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21、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灵感。
22、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23、重复是学习之母。
24、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6、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27、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28、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29、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0、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描写孩子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沉淀一杯水清澈一颗心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的各种非正常的现象,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同学们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让同学们知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事物、现象,而这些事物与现象(比如影视作品中的接吻镜头)的存在是否正常合理,这需要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初步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事物、现象。
2、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比如当下流行于小学生中的“老公”“老婆”的称呼),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来自我调节,从而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中高年级
ppt课件
活动一:我们是快乐的花儿
主持一: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多么动听,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主持二:这些美丽的小花就代表我们自己,花是美丽的,我们同样是美丽的。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老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主持一:我们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和“风雨”,经历“虫害”和“风雨”的花儿有的能茁壮成长,有的则凋零枯败。
主持二: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虫害”与“风雨”,比如我们思想中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想法,这些不正确的看法与想法就像害虫一样侵蚀我们的身体与心理,让我们的成长过程不那么顺利和快乐。
主持合:今天就让我们和老师一起当一个辛勤的园丁,来捉除我们思想中——大害虫,那些不正确的看法和想法。
活动二:我们是辛勤的园丁
1、情景表演:“老公”“老婆”风波
(1)、情境表演:在主持人的安排下,请一组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2)、老师帮忙:老师帮助“小老师”解决问题。
(3)、案例讨论:课件播放网络案例,小组内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网络案例: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近日,记者在洪山区某小学采访时,一名五年级班主任桂老师告诉记者,五六年级男生和之间喜欢“乱说无聊话”,如“谁喜欢谁”、“谁有几个老婆、谁有几个老公”等,以此为乐的多为男生。被“乱点鸳鸯谱”的不仅不反感,反而觉到很好玩。
五年级(2)班小倩(化名)成绩好,长得漂亮,性格也乖巧。她常常成为男生说无聊话时“喜欢”的对象,还被班上同学推选为“班花”,和选出来的“班草”并称为“金童玉女”。有一次,一个男生在黑板上公开写“小倩,我喜欢你!”其他同学便起哄:“他俩结婚生了十男十女!”
讨论:对于这些现象,你们以前怎么看?对于这些现象,你们现在又是怎么看的?
(4)、专家观点:课件出示专家观点,学生借鉴思考。
专家观点:武汉市教科院德育教研室主任王一凡认为,小学生互称“老婆”、“老公”只是对成人世界的简单模仿,并不了解“老婆”、“老公”、“结婚”的真正含义。家长和老师不必惊慌,只需适当引导,让孩子们认识“老婆”“老公”这些家庭角色背后的伦理关系和责任。“爸爸是老公,妈妈是老婆,他们结婚才有了你。如果爸爸随便喊别的阿姨‘老婆’,妈妈和你一定会不高兴的,对吗?”类似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随便喊“老公”“老
孩子心理疏导的心得体会报告 心理疏导培训心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