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突发情况处置办法(五篇)
行车突发情况处置办法篇一
单位考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题目~
1.机车出入段的补充规定有哪些?
答;(1)机车出入段均应在站、段分界扳道房处一度停车签注出、入时间。站、段值班人员未得到对方同意,不得放行机车。
(2)机车出入段及在一条走行线上需跟踪放行时,只准放行2台次,天气不良、能见度不足200m时,严禁跟踪;正线上禁止跟踪放行机车。2.旅客列车换挂机车,确保安全正点的规定有哪些?
答;列车在图定中途更换机车站,机车车钩由机车乘务员在库里检查好,机后一位前钩由客列检人员(无客列检人员时,由机车乘务员)检查,并置于开放状态,保证车钩状态良好;挂车时机车乘务员不再检查车钩,但应按规定进行连挂;机车连挂一度停车时,距离停留车列(脱轨器、防护信号)的距离不得小于10m.3.司机发现相互连接的车钩水平中心线高度差超过75mm时应如何办?
答;司机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或列检人员进行处理。在未处理矫正前,严禁擅自开车。
4.列车自动制动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简略试验? 答;(1)客列检作业后,旅客列车始发前;(2)区间列检所对无调车作业的中转列车;(3)更换机车或更换乘务组时;(4)无列检作业的始发列车作业前;(5)列车软管有分离情况时;(6)列车停留超过20min时;
(7)列车摘挂补机,或第一机车的自动制动机损坏交由第二机车操纵时;(8)机车改变司机室操纵时;(9)单机附挂车辆时。
5.什么情况下使用制动效能证明书?
答;(1)编入列车的关门车数超过现车总数的6%时,按《技规》第201条规定计算闸瓦压力,并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交与司机。(2)货物列车在接近长大下坡道区间的车站,应进行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列检应填发制动效能证明书交给司机。(长大下坡道为:线路坡度超过6%。,长度为8km,及其以上;线路坡度超过12%。,长度为5km及其以上;线路坡度超过20%。,长度为2km及其以上)6.旅客列车编挂关门车的规定?
答;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在运行途中如遇自动制动机临时故障,在停车时间内不能修复时,准许关闭一辆,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7.货物列车编挂关门车的规定有哪些?
答;编入列车的关门车数不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尾数不足一辆按四舍五入计算),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三辆车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二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
8、列车发车前,司机应做到什么?
答;(1)发车进路准备妥当,行车凭证已交付,出站(进路)信号机已开放,发车条件完备后,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方可显示发车信号或向运转车长显示发车指示信号。
(2)运转车长得到发车信号指示后,确认列车已完全具备发车条件,方可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发车人员应依式中转运转车长的发车信号。
(3)司机必须确认占用区间行车凭证及发车信号或发车表示显示正确后,方可起动列车。
(4)因曲线等原因姆斯基难以确认运转车长发车信号时,经铁路局指定的车站,可由发车人员直接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
(5)单机、动车、重型轨道车及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均由发车人员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
(6)通信记录装置良好的车站,单机、动车、重型轨道车及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准许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车。9,机车乘务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调度命令? 序号 命 令 项 目 1 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路用列车 2 临时变更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 双线反方向行车及由双线改为单线或恢复双线行车 4 变更列车径路 列车在区间内停车或返回 6 去区间内停车或返回 临时由区间内返回后部补机的机车 8 发生行车设备故障,灾害或封锁施工后,以及列车中挂有限速的机车、车辆等,需要使列车临时减速运行,一停再开或特别注意运行 9 超长,欠轴列车或列车挂有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 10 旅客列车加挂货车 11 单机附挂车辆 半自动闭塞区间,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 在非到发线上接发列车 14 临时加开或停运列车 双线区间在区间内进行跨线装卸作业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16 双线区间在区间内有除雪机、起重机工作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17 双线区间在区间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18 临时利用本务机车调查作业 19 利用施工特定行车办法行车 20 较规定时间提前或延迟施工 电气化区段正线,到发线接触网停电或送电 22 列车调度员认为有必要记录的上述以外的命令 10.单机挂车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所挂车辆的自动制动机作用必须良好,发车前列检(无列检是由车站发车人员)按规定进行制动试验;
(2)连挂前由车站彻底检查货物装载状态,并将编组顺序表和货运单据交与司机;
(3)在区间被迫停车后的防护工作由机车乘务组负责,开车前应确认附挂辆
数和通风状态是否良好;
(4)列车调度员应严格掌握,不得影响机车固定交路和乘务员劳动时间;(5)不准挂装载爆炸品、超限货物的车辆。
单机挂机时,可不挂列尾装置。
11、在什么情况下,应停止使用基本闭塞法而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 答:遇下列情况,应停止使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1)基本闭塞设备发生故障(包括自动闭塞区间内两架及其以上通过信号机故障或灯光熄灭)时;(2)发出挂有由区间返回后部补机的列车时,或自动闭塞区间发出由区间返回的列车时;
(3)无双向闭塞设备的双线区间反方向发车或该按单线行车时;
(4)半自动闭塞区间,发出须由区间返回的列车,由未设车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或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并压上出站方面轨道电路发车时;
(5)在夜间或遇降雾、暴风雨雪,为消除线路故障或执行特殊任务,开行轻型车辆时。
12、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是什么? 答:使用自动闭塞法行车时,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为出站或通过信号机的黄色灯光、绿黄色灯光或绿色灯光、特快旅客列车由车站通过是,为车展信号机的绿黄色灯光,遇站间未设通过信号机是,发出列车的行车凭证由铁路局规定。
13、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什么情况下使用绿色许可证?
答:(1)出站信号机不能显示绿色灯光仅能显示黄色灯光是,办理特快旅客列车通过;
(2)出站信号机故障时发出列车;(3)由未设车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4)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发车;(5)发车近路信号机发生故障时发出列车;(6)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发车进路信号机发车。
14、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什么情况下使用绿色许可证?
答:(1)出站信号机不能显示绿色灯光或绿黄色灯光,仅能显示黄色灯光时,办理特快旅客列车通过;
(2)出站信号机故障时发出列车
(3)由未设出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4)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发车;(5)发车进路信号机发生故障发出列车。(6)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发车进路信号机发车。
15、自动闭塞分区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时的行车办法?
答: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包括现实不明或灯光熄灭)时,列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司机应使用列车无限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为车辆乘务员),通知不到时,鸣笛一长声。停车等候2min,该信号机仍未显示进行的信号时,即以遇到阻碍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最高不超过20km/h,运行到次一通过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运行。在停车等候同时,与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前行列车司机联系,如确认前方闭塞分区内有列车时,不得进入。
装有容许信号的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时,准许铁路局规定停车后起动困难 的货物列车,在该信号机前不停车,按上述速度通过。当容许信号灯光熄灭或容许信号的通过信号机灯光熄灭时,司机在确认信号机装有容许信号是,仍按上述速度通过该信号机
装有连续式机车信号的列车,遇通过信号机灯光熄灭,而机车信号显示进行的信号时,应按机车信号显示运行。
司机发现通过信号机故障时。应将故障信号机号码通知前方站。
16、使用电话闭塞法的行车凭证是什么? 答使用电话闭塞法行车时,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路票。当挂有由区间返回的后部补机时,另发给补机司机路票副页。17车站行车室内一切电话 终端时的行车办法?
答:车站行车室内一切电话中断时,单线行车按书面联络法,双线行车按时间间隔法。列车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均为红色许可证。
在自动闭塞区间,如闭塞设备作用良好时,列车运行仍按自动闭塞法行车,但车站与列车司机应以列车无限调度通信设备直接联系(说明车次及注意事项等)。入列车无限调度通信设备故障时,列车必须在车站停车联系。
18、列车运行中遇有信号显示不明或危机行车和人身安全时,应立即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特快旅客列车发生意外,不危及本列车安全时,可不停车,继续运行,同时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就近车站处理。
19、在区间内列车停车进行防护、分布运行、装卸作业或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后再开车时,司机必须检查实验列车制动主管的贯通状态,确认列车完整,具备开车条件后,方可起动列车。有运转车长的列车,应按运转车长的发车信号起动列车。
20、引导接车时有哪些规定? 答:凡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不能使用或在双线区段由反方向开来的列车而无进展信号机时,应使用引导信号或派引导人员接车。
引导接车时,列车以不超过20km/h速度进站,并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由引导人员接车时,应在引导员接车地点标处(未设者,引导人员应在进站信号机、进路信号机或站界标外方),显示引导手信号接车。列车头部越过引导信号,即可关闭信号或收回引导手信号。
21出站信号机发生故障时的行车办法? 答:出站信号机发生故障时,除按规定交递行车凭证外,对通过列车应预告司机,并显示通过手信号。装有进路表示器或发车线路表示器的出站信号机,当该表示器不良时,由办理发车人员通知司机后,列车可凭出站信号机的显示出发。
22、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限调度通信设备通知两端站、列车车调度员及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为车辆乘务员),报告停车原因和停车位置,根据需要或运转车长指示迅速请求救援。需要防护时,列车前方由司机负责,列车后方由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为车辆乘务员,无车辆乘务员为列车乘务员)负责。如遇自动制动机故障时,旅客列车司机应通知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为车辆乘务员)立即组织列车乘务人员拧紧全列人力制动机,以保证就地制动;其他列车司机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向列车调度员报告,请求救援。
对已请求救援的列车,不得再行移动,并按规定对列车进行防护。车站值班员接到司机通知后,应将区间内列车运行情况通知司机,并立即使用列车无限调度通信设备转告区间内有关列车。在停车原因消除前不得再放行追踪。续行列车。
23、列车被迫停车可能妨碍邻线时,司机应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邻线上运行的列车和两端站,并与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为车辆乘务员)分别在列车的头部和尾部附近邻线上点燃火炬;在自动闭塞区间,还应对邻线来车方向短路轨道电路。司机应亲自或指派人员沿邻线一侧对列车进行检查,发现妨碍邻线时,应立即派人按规定防护。入发现邻线有列车开来时,应鸣示紧急停车信号。车站值班员接到列车被迫停车可能妨碍邻线的通知后,在原因消除前不得向邻线放行列车。
24、哪些情况列车不准分部运行? 答:(1)采取措施后可整列运行时;
(2)对遗留车辆未采取防护、防溜措施时;
(3)遗留车辆无人看守时;(4)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时。
25、列车必须分布运行时应如何办?
答:在不得已情况下,列车必须分部运行时,司机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前方站和列车调度员,并做好遗留车辆的防溜和防护工作。司机在记明遗留车辆辆数和停留位置后,方可牵引前部车辆运行至前方站。在运行中仍按信号机的显示进行,但在半自动闭塞区间,该列车必须在进站信号机外停车(司机已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车站值班员列车为分部运行时除外),将情况通知车站值班员后再进站。车站值班员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封锁区间,待将遗留车辆拉回车站,确认区间空闲后,方可开通区间。
26、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放置响墩防护的规定是什么? 答: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分别根据下列规定放置响墩防护:
(1)已请求救援时,从救援列车开来方面(不明时,从列车前后两方面),距离列车不小于300m防护。
(2)电话中断后发出的列车(持有附件3通知书1的列车除外),应于停车后,立即从列车后方按线路最大速度等级规定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位置处防护。(3)对于邻线上妨碍行车地点,应从两方面按线路最大速度等级规定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位置处防护,如确定列车开来方向时,仅对来车方面防护。(4)列车分部运行,机车进入区间挂取遗留车辆时,应从车列前方距离不小于300m出防护。
防护人员设置的响墩待停车原因消除后可不撤响墩。
27、哪些情况下列车不准退行?
答(1)按自动闭塞法运行时(列车调度员或后方站车站值班员确知区间内无列车,兵准许时除外);
(2)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已指派胜任人员并携带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简易紧急制动阀时除外);
(3)在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不良条件下,难以辨认信号时;(4)电话中断后发出的列车(持有附件3通知书1的列车除外)。挂有后部补机的列车,除上述情况外,是否准许退行,由铁路局规定。
28、列车必须退行时如何办?
答:在不得已情况下,列车必须退行时,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时为指派的胜任人员)应站在列车尾部注视运行前方,发现危及行车或人身安全时,应立即使用紧急制动阀或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司机,使列车停车。
列车退行速度,不得超过15km/h。未得到后方站(线路所)车站值班员准许,不得退行到车站的最外方预告标或预告信号机(双线区间为邻线预告标或特设的
预告标)的内方。
车站接到列车退行的报告后,除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外,根据线路占用情况,可开放进站信号机或按引导办法将列车接入站内。
29、救援列车开行的规定?
答:向封锁区间发出救援列车时,不办理行车闭塞手续,以列车调度员的命令,作为进入封锁区间的许可。当列车调度电话不通时,应由接到救援请求的车站值班员根据救援请求办理,救援列车以车站值班员的命令,作为进入封锁区间的许可。
司机接到救援命令后,机车乘务员必须认真确认。命令不清、停车位置不明确时,不准动车。
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在接近被救援列车或车列2km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同时,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与请求救援的机车司机进行联系,或已在瞭望距离内能够随时停车的速度运行(最高不得超过20km/h),在防护人员处或压上响墩后停车,联系确认,并按要求进行作业。
30、进站、出站、进路、通过信号机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乘务员应如何办?
答:进站、出站、进路和通过信号机的灯光熄灭、显示不明或显示不正确时,均视为停车信号。
31、列车运行中发现响墩爆炸声及火炬信号的火光司机应如何处理?
答:响墩爆炸声及火炬信号的火光,均要求紧急停车。停车后如无防护人员,机车乘务人员应立即检查前方线路,如无异状,列车以在瞭望距离内能是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蛋最高不得超过20km/h。在自动闭塞区间,运行至前方第一个通过信号机前,如无异状,即可按该信号机显示的要求执行;在半自动闭塞区间,经过1km后,如无异状,可恢复正常速度运行。
32、在容许信号钱货物列车可不停车的补充规定
答:自动闭塞区段,装有容许信号的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时,凡超过1500t的货物列车准许不停车,按《技规》251条的规定办理。
33、列车分部运行的补充规定有哪些?
答:(1)按《技规》第292条的规定,将遗留车列放风制动,放置铁止轮器等安全措施后,方准提钩。
(2)须分部运行时,机车司机在司机手册内记明遗留车辆数和停留位置,将学习司机(随乘司机)留在区间按《技规》和本规则规定做好防护工作后,方准牵引列车前部车辆按信号机显示要求运行至前方站。
(3)如未断钩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摘钩点,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前部车列最后一辆自动制动机作用良好和遗留车列与救援机车连挂的隔离车辆。如发生断钩时,机车司机应向车站值班员报告断钩位置。
(4)挂取遗留车列时,应确认全部连挂妥当并试拉、试风后,方准松开人力制动机、撤出铁止轮器。
34、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时办理行李的补充规定? 答: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或在越过发车进路信号机的线路上发出列车时,自动闭塞区段,按《技规》第250条之规定,发给机车司机绿色许可证;半自动闭塞区段,车站值班员确认进路准备妥当后,以调度命令通知机车司机,并口头通知运转车长。
35、运行时发现列车折角塞门关闭时应如何处理?
答:(1)机车乘务员要沉着冷静,加强配合,切忌惊慌失措。
(2)动力制动良好的机车,司机实施常用制动最大减压量,缓解单阀,动力制动给至最大值,注意撤砂,防止滑行。装有列尾装置的货物列车,应采用列尾装置主机排风制动。
(3)无动力制动或动力制动不良的机车,应立即使用紧急制动停车。
(4)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前方站或列车调度员有守列车首先呼叫运转车长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鸣示紧急停车信号。
(5)动力制动良好的机车,司机禁止使用非常制动(已改造电路的机车除外),禁止使用紧急停车按钮或拉非常放风阀。
36、特定指导手信号显示方式:昼间为展开绿色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夜间为绿色灯光高举头上左右摇动。
37、特定引导接车时的规定?
答:引导接车并正线通过时,准许列车司机凭特定引导手信号的显示,以不超过60km/h速度进站。
38、办理施工特定行车时,车站与司机递交行车凭证和调度命令时有何规定? 答:准许车站不向司机递交书面行车凭证和调度命令。蛋车站仍按规定办理行车手续,并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其通信记录装置须作用良好)将行车凭证号码(路票为电话记录号码、绿色许可证为编号)和调度命令号码通知司机,得到司机复诵正确后,方可显示通过手信号。列车凭通过手信号通过车站。
39、双线反方向行车有何规定?
答:(1)双线区间设有反方向闭塞设备时,列车进入区间的列车凭证为调度命令和出站信号机显示的绿色灯光,并确认反方向发车进路表示器显示的白色灯光。
(2)双线区间未设反方向闭塞设备或反方向闭塞设备故障时,应停用基本闭塞法行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路票,并在路票上加盖“反方向行车”章。(3)为装设反方向发车进路表示器或发车进路表示器故障时,发车人员口头(在具备良好转接设备和通讯记录装置的条件下,可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机车司机及运转车长后,列车凭调度命令和出站信号机显示的绿色灯光进入区间;进站时,按反方向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行车。
40、双线区段的车站,原规定为正线通过的列车临时变更进路时怎么办?
答:双线区段的车站,原规定为正线通过的列车临时变更进路(直进测出、侧进直出、侧进侧出)时,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机车司机,如来不及预告时,应使列车在站外停车后,再开放信号机,接入点内。
41、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与车站联系不上司机应做到哪些?
答:(1)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如不能与车站取得联系时,本务司机可委托邻线列车向车站回报,或摘开本务机车机车运行至前方站报告(在半自动闭塞区间,本务机车必须在进站信号机外停车,将情况报告车站值班员后再进站)。上述条件不具备时,机车司机(运转车长)可指派机车乘务组、列车乘务组及其他铁路员工,使用一切可利用的通讯、交通工具向就近车站报告。
(2)机车摘车钱,由机车司机、运转车长(车辆乘务员、列车乘务员)负责组织对区间停留的列车(车列)按规定采取防溜措施。
42、列车冒进信号机司机应怎么办?
答:列车冒进信号机后,不得擅自动车。司机必须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按车站值班员的指示办理。
43、发生坡停需要救援时司机应做到哪些?
答:(1)停车后立即痛斥两端站、追踪列车和运转车长(2)赢立即请求救援并报准停车位置和列车编组。(3)按规定做好防溜和防护。
44、吊车作业有哪些速度要求?
答:吊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及安全距离,并遵守下列规定:
(1)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不准超过40km/h;推进运行时,不准超过30km/h。(2)调动乘坐旅客或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限货物的车辆时,不准超过15km/h。
(3)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不准超过5km/h。
(4)在尽头线上调车时,距线路终端应有10m的安全距离;与特殊情况,必须近于10m时,要严格控制速度。
(5)电力机车在有接触网重点的线路上调车时,应控制速度,机车距接触网终点标应有10m的安全距离。
(6)遇天气不良等非正常情况,应适当降低速度。
45、调车作业或变更计划司机应掌握哪些规定?
答: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不超过三钩或变更计划不超过三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变更股道时,必须停车传达。仅变更作业方法或辆数时,不受口头传达三钩的限制,但调车指挥人必须向有关人员传达清楚,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46、调车作业中单机、牵引车辆的规定?
答:在调车作业中,单机运行或牵引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由机车司机负责;推进车辆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由调车指挥人负责,如调车指挥人所在的位置确认前方进路有困难时,可指派调车组其他人员确认。
47、调车作业中司机动车的规定? 答:没有看到调车指挥人的起动信号,不准动车,答单机返岔子或机车出入段时,可根据扳道员显示的道岔开通信号或调车信号机显示的信号动车。无扳道员和调车信号机时,调车指挥人确认道岔开通正确(如为集中操纵的道岔,还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后,向司机显示起动信号。
48、在超过2.5%坡度线路上调车作业的规定(技规232条)
答:调车作业摘车时,必须停妥,采取好防溜措施,方可摘开车钩;挂车时,没有连挂妥当,不得撤除防溜措施。
转场或在在超过2.5%坡度线路上(驼峰作业除外)调车时,10辆及以下是否需要连接软管及连接软管的数量,11辆及以上必须连接软管数量,由车站和机务段根据具体情况共同确定,并纳入《站系》。
49、越出站界调车的规定?(技规238条)
答:越出站界调车时,双向区间正方向,必须区间(自动闭塞区间为第一闭塞分区)空闲;单线自动闭塞区间,闭塞系统必须在发车位置,第一闭塞分区空闲,经车站值班员口头准许并通知司机后,方可出战调车。
单线半自动闭塞区间和双线反方向出战调车时,须有停止基本闭塞法的调度命令,与邻站办理闭塞手续,并发给司机出战调车通知书。50、跟踪出站调车的规定?
答:跟踪出站调车,只准许在单线区间及双线正方向线路上办理,并须经列车调度员口头准许,取得邻站值班员的承认号码,发给司机跟踪调车通知书。(附件
5)在先发列车尾部越过预告、接近信号机(或靠近车站的第一个预告标)或《站细》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方可跟踪出站调车,但最远不得越出站界500m。更多相关铁路主题: 非正常行车
行车突发情况处置办法篇二
广铁(集团)公司机车乘务员 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应急处置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铁道部《技规》和集团公司《行规》等有关规章制度,并结合管内机务行车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机车乘务员对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处臵和操作。集团各单位轨道车及自轮运转设备司乘人员可参照本办法。
第三条 各机务运用单位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宗旨,切实抓好本办法的培训、考试工作,全面提高机车乘务员的素质。
各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考试措施,分类反复学习。编写出乘考核题库,并按类组织4次考试,考试成绩与乘务员的收入挂钩。
第四条 要立即完善各单位“110”故障台的职能职责。“110”故障台不仅要对机车乘务员进行机车故障应急处理指导,同时也要对机车乘务员途中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办法及监控装臵操作指导进行指导。“110”故障台人员必须选派运用业务精、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组成,并首先掌握好本办法。
第二章
列车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
第五条 列车运行中制动失效(折角塞门被关闭)时的处理
1.发现列车折角塞门关闭、制动失效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2.装有列尾装臵的列车,司机在采取自阀紧急制动的同时,应使用列尾装臵控制盒摇控排风,如因电气化干扰或隧道影响,未收到反馈语音时,应连续多次按键发码排风,而且还应“紧急排风”和“常用排风”交替使用,确保摇控尾部排风停车万无一失。
3.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运转车长(无守列车除外)拉紧急制动阀停车,并报告前方车站值班员。
4.如遇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应鸣示紧急停车信号(连续短声),通知运转车长和车站值班员采取停车措施。
5.有电阻制动的机车,制动主手柄臵取把位,手柄回零位,合主断路器同时采取电阻制动,施行电阻制动时,应使机车闸缸压力缓解至150kpa以下。
第六条
单机运行中制动失效时的处理
1.发现单机制动失效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2.迅速拧紧手制动机;装有蓄能制动器的机车,还应立即使用蓄能制动器。
3.有电阻制动的机车,制动主手柄臵取把位,手柄回零位,合主断路器同时采取电阻制动,施行电阻制动时,应使机车闸缸压力缓解至150kpa以下。
4.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前方车站值班员。在一切制动失效后,紧急情况下,可采取反向逆电措施。
第七条
列车发生脱轨、颠覆而侵占邻线时的处理
1.司机应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讯设备通知邻线上运行的列车和两端站,并与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由车辆乘务员,无车辆乘务员时由机车乘务员)分别在列车的头部和尾部邻线上点燃火炬,如发现邻线有列车开来时应鸣示紧急停车信号。
2.自闭区段应立即对邻线短接轨道电路。
3.乘务员根据担当值乘区段列车最高速度等级及列车车种,立即在列车头部和尾部的邻线上,按线路最大速度等级规定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处放臵响墩防护;如确知列车开来方向时,仅对来车方向防护。
备注: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km/h防护距离不少于2000m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60km/h防护距离不少于1400m
货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h防护距离不少于1400m
行包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20km/h防护距离不少于1100m
其他情况下防护距离不少于800m
4.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请求救援,并报告机调室。
第八条 运行中发现山体滑坡、线路被埋或断轨变形时的处理
1.立即停车。
2.将地点及现场情况迅速通知两端站车站值班员并转告列车调度员、运转车长、后续列车及机调室。
3.对列车做好防溜措施并按规定防护。
4.若发现妨碍邻线时,应立即停车并对邻线防护,同时将情况及地点迅速报告两端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当邻线有列车开来时应尽可能及时通知邻线司机使其停车(显示停车信号、鸣示紧急停车信号或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
5.听从车站值班员的指挥。列车需退行时,不得超过15km/h。
第九条 列车(机车)运行中发生火灾时的处理
(一)机车发生火灾时:
1.立即停机(电力机车立即将调速手柄臵于零位,断开主断路器,降下受电弓)、停车、拉开蓄电池闸刀,切断外部电源。
2.根据火灾情况和地点,选择好停车位臵,避免停在桥梁、遂道等不利灭火地点,尽量维持进站停车处理。(注意:运行中应关闭门窗,防止火借风势)。
3.按规定使用灭火器灭火;若木制器械着火,确认与电器无关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4.如果火灾威胁蓄电池组时,除立即断开蓄电池开关外,应取下熔断器,并将蓄电池各连线拆除。
5.火灾扑灭后,应仔细检查机车设备损坏程度,如确认能够继续运行时,应将损坏的处所处理好后方可维持运行。如无法处理时,应及时请求救援。
(二)列车发生火灾时:
1.立即停车,在接近车站时可减速维持进站停车,以便组织抢救灭火,但尽量避免停在特大桥梁,隧道、易燃草秸房舍或居民稠密区。电气化区段,并应立即通知车站要求供电部门停电。
2.根据火情,必要时应通知就近站和运转车长,请求协助灭火。自闭区间还应通知后续列车,并按规定进行防护,双线区间妨碍邻线时,还应对邻线进行防护。
3.列车发生火灾不足以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时,应降低速度运行至前方站处理。
4.列车发生火灾威胁列车运行安全时,需分隔甩车时,停车后应在着火车辆后端摘钩,向前拉50m以上地点停车,再由着火车辆前端摘钩,再向前拉50m以上,把着火车辆隔离(摘车时注意对后部车辆制动防溜)。
5.如情况危急,可根据货物的性质、风向、地理位臵、设备条件等具体情况机动处理。
6.司机应鸣示警报信号(一长三短),动员附近人力、物力进行灭火,对火灾车辆必须彻底扑灭并经检查确认后,方可挂运。
第十条
运行中遇响墩爆炸声或火炬火光的处理 1.立即紧急停车。
2.停车后,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两端站值班员、追踪列车、运转车长,报告停车原因和停车位臵。
3.及时搜寻、联系防护人员,了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如无防护人员,目视范围确认无异状,以最高不超过20km/h的速度继续运行,注意不间断了望,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运行1km后,仍无异常时,半自动闭塞区段即可恢复正常速度运行;自动闭塞区段按前方信号机的显示要求运行。
第十一条
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停于无电(无网、接触网分相绝缘区)区后的处理
1.立即降弓,就地制动停车,不准退行,并向相关车站值班员和列车调度员报告停车原因和停车位臵。
2.列车停于区间时,按列车救援程序办理,请求救援时要根据机车停车位臵,判断能否用电力机车在前部救援,并从救援机车开来方向距离列车不少于300米处进行防护(有运转车长时,通知运转车长负责后部防护)和做好防溜措施。
3.列车停于站内时,需要顶送开车时按以下程序处理(本务机车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时,不得采用本办法。)
(1)顶送开车须有列车调度员发布的调度命令(并注明出站或不出站),该命令分别交给本务司机、运转车长、顶送机车司机及车站值班员。
(2)顶送机车挂好后,全列充风并按规定进行制动试验。
(3)本务机车司机听到车站“顶送机车挂好”通知、确认出站信号机开放(有行车凭证)后,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助理值班员“可以顶送开车”。按规定发车后,顶送机车司机即可顶送开车。
(4)当顶送列车进入区间本务机司机确认接触网有电后,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顶送机车司机,顶送机车司机听到通知后及时停车。停车后由运转车长负责提钩摘管(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由顶送司机负责,并重新接通列尾装臵制动软管或重新吊好尾部车辆制动软管),然后本务机进行试风,由运转车长以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开车(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由司机掌握开车)。顶送机车确认进站信号、调车信号开放或扳道员的道岔开通信号后,进入股道内。
4.列车被迫停于接触网电分相前方,不具备越过电分相条件时,比照第1、2款办理。
第十二条 电力机车运行中遇接触网突然无电(停电或零压保护动作)的处理
1.立即采取降弓停车措施,确认弓、网状态。
2.装有机车车顶绝缘检测装臵的机车,应立即对车顶高压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检测,判断车顶高压设备无接地和
绝缘降低后,换弓验电正常后维持运行。检测到车顶高压设备有接地点或绝缘降低时,如高压隔离一架受电弓后正常,使用另一架受电弓维持运行,否则立即请求救援。
3.目视接触网和受电弓具体状态,有异状后不得升弓。接触网异常时,立即向车站值班员或行车调度员汇报,按其指示办理;机车受电弓异常时,按照申请停电处理程序办理。
申请停电处理程序
(1)隔离故障受电弓(电、气路均必须隔离)。(2)接到停电的调度命令时,与车站核对时刻。(3)升弓验电后挂接地线。(4)3min后上车顶处理。
(5)处理散落部件(捆绑后检查各部件与车顶部距离要超过放电间隙)。
(6)提前3min下车。如故障没处理完,应再次办理申请停电手续。
(7)申请送电维持运行,并及时申请换车。
4.如确认接触网停电,应将情况(区间、具体地点、时间等)向车站值班员报告,并通知后续列车和运转车长。
5.电力机车停车时间超过30min时,应对列车进行防溜,有运转车长时还须通知运转车长做好车辆防溜。
6.车站通知来电,升弓验电,确认网压正常后,按规定开车。
7.如已采取防溜,开车前应确认列车防溜措施撤除,具备开车条件。
第十三条 列车运行中刮弓后的处理 1.立即停车。2.检查判断:
(1)受电弓未散架未超限,隔离后弓,使用机车车顶绝缘检测装臵对车顶高压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检测,判断车顶高压设备无接地和绝缘降低后,换升前弓不跳主断维持运行。检测到车顶高压设备有接地点或绝缘降低时则立即请求救援。
(2)受电弓散架未超限,按上述方法检查处理后,低速运行至前方站申请调入无电区或停电处理。运行中加强对故障弓的了望,如发现超限则立即停车请求救援后申请停电处理;检测到车顶高压设备有接地点或绝缘降低时则立即请求救援。
(3)受电弓散架且超限,立即请求申请停电处理。3.检查确认接触网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向车站值班员和列车调度员通报。
第十四条
运行中车辆分离后的处理
1.当机车与机后第一辆发生分离时,应迅速判明原因,立即连挂。
2.站内车辆分离时,应通知车站并会同车站处理。3.如区间车辆分离,应及时判明原因并连挂,并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将停留区间里程位臵、车次、分离时间、分离车的位臵、车号、开钩的位臵及状态(前、后钩)等基本情况报告就近车站、后续列车,做好记录。
4.无随车列检时,应迅速判明分离原因:
车钩、风管无损坏或更换车钩、风管后可以继续运行时:连挂后应查询尾部风压正常,并对制动机进行简略试验后保压制动,待机班人员回到机车后再缓解开车。如查询不到尾部风压或尾部风压异常及无列尾装臵的列车时,司机应指派机车乘务组人员携带手持电台到列车尾部进行检查,确认列车完整,具备开车条件后方可开车。通过车站时应通知车站值班员注意确认尾部车辆号码或标志。
5.长大上坡道线路上遇列车后部车辆分离时,不得连挂,对后部车辆采取防溜措施并请求救援。
6.风管损坏时,拆卸机车前端风管替换;车钩损坏时,视分离辆数在列车的具体位臵,就近拆卸机车前端车钩或最后一辆车辆后部车钩替换。损坏的车钩、风管应随车带回,到达终点站后将破损的风管交列检,换回机车风管;损坏车钩的残体带回,以便分析调查。
第十五条
列车冒进信号机时的处理
(一)进出站信号机在关闭状态下:
1.冒进进站(接车进路)时,司机不得擅自移动列车,应报告车站,由车站派人登乘机车显示调车手信号使之进站。
2.列车冒进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时,司机除迅速报告车站值班员外,应使列车退至出站信号机前方。
3.已挤坏道岔不得后退。4.立即将情况报告机调室。
(二)进出站(进路)信号机在开放状态突然恢复定位或灭灯,造成列车冒进停车时,司机待车站值班员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说明情况后,冒进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可将列车移动进入站内;冒进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时,可待车站通知后继续运行。
第十六条 发生挤岔时的处理
1.立即将情况报告车站、机调室。
2.复式交分道岔、可动心轨道岔挤岔后不得移动,经工、电部门检查后再确定处理方法。
3.上述以外的道岔被挤后,如机车车辆停留在道岔上时不得后退,应按顺向缓慢移出,待机车车辆移出道岔后,经工、电部门检查加固并同意后,方可退移。
第十七条
列车运行中严重晃车时的处理
列车运行途中,司机发现严重晃车时,必须立即减速慢行或采取停车措施,并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将晃车地段里程向就近车站值班员报告;同时在《司机手账》做好记录。
第十八条
运行中发生机车走行部异常时的处理
1.立即停车检查,判断不危及行车安全时,可维持进站停车再处理。
2.如遇机车拉杆、吊杆松脱及轮箍松驰、外串等严重故障时应及时向机调室汇报,必要时请求救援,不得盲目冒险运行,以免扩大后果,造成事故。
3.如能判断故障处所并及时排除,确认对行车安全无碍时,方可继续运行。
4.当需要进入电力机车走行部底部处理故障(含处理路外伤亡、碰撞耕牛等)时,必须先降下受电弓,以防触电。
第十九条
运行中发生交通肇事时的处理
1.立即停车,并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无论何种情况,机班必须有人看守机车。
2.妨碍邻线时,应立即对邻线进行防护。
3.及时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运转车长(无守列车除外),并向就近车站报告事故情况。
4.按运行中碰撞异物危及安全时的处理要求,检查机车车辆状态。能继续运行时,必须对线路障碍物的清除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担任旅客列车时通知运转车长,由其与随车列检检查车辆的情况);无守列车由学习司机(副班司机)检查;机车由司机负责检查,开车前再与负责检查的人员联系,确认符合运行条件后再开车。
5.需请求救援时,要按规定做好防溜和防护工作,已请求救援的列车,不得再行移动。
第二十条 运行中撞异物危及行车安全时的处理
1.立即停车,如妨碍邻线应立即对邻线防护,同时尽快(可动员附近人员协助)清除障碍物。
2.通知前、后方站、运转车长,如为旅客列车时应通知运转车长转告随车列检,对车辆走行部进行检查。
3.检查机车走行部(货物列车还需检查车辆走行部),清除异物,确认不影响行车安全。如发现机车车辆走行部部件松脱危及行车安全时,无法处理,不得再行移动,立即请求救援;如确认不危及行车安全时,方可继续运行,运行中加强对走行部的了望。
4.如机车前端的列车管、供风管漏风时,可关闭其故障塞门维持运行(在中间站、继承站交班时应与接班司机讲明,若机车入库必须报活)。
5.开车前应与运转车长联系(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必须查询列尾)得到其允许,并进行简略试验后方可运行。
6.开车后司机应及时将停车情况通知车站并按规定通知机调室。
第二十一条
发生路外伤亡时的处理
1.停车:发生路外伤亡时,除特殊规定列车(军专特运、动车组等)外均应立即采取停车措施。
2.防溜:列车停车后处理路外伤亡时,必须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并有人看守机车。
3.联控:在站内发生路外伤亡停车后,应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车站,协助车站人员处理。在区间发生路外伤亡停车后,应立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后、前方车站及运转车长。
4.处理:学习司机(副班司机)随即前往现场,检查确认已死亡时,应将尸体清出线路(包括道心、枕木头);若现场检查发现有伤者,旅客列车应要求将伤者抬上列车送前方站抢救,货物列车无法将伤者抬上列车时,应将伤者抬出线路臵放于较平坦的地方,立即通知车站紧急派人抢救,在征得车站同意后先行开车。
5.汇报:将现场概况向车站报告,对不能继续运行的机车及时发出救援请求。特快旅客列车在区间发生路外伤亡如停车后,若人已被撞出线路或整列车已越过时,汇报车站后开车。
6.检查:再开车前必须按规定检查机车和试风正常。第二十二条 运行中列车紧急制动停车后的处理
1.立即臵大闸于制动区,解除机车牵引力,严禁缓解机车制动力,直至列车停稳,并注意观察总风缸压力,低于450kpa时,立即降弓。
2.停车后,缓解列车充风,如充风异常(达不到定压),按下列程序处理:
(1)如有可能妨碍邻线时,立即对邻线进行防护。学习司机(副班司机)携带手持电台,向后检查。确认不妨碍邻线时,即(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司机)撤除邻线防护。
(2)担当旅客列车的司机应立即与运转车长联系(动车组司机通知机械师),要求其转告列检人员检查车辆制动机,判明停车原因,并将情况向就近车站汇报。
(3)担当货物列车的司机除应检查机车外,还须对后部车辆的车钩状态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时要迅速处理。对车辆制动机的检查时,可采用在列车中部关闭折角塞门的办法,判断故障车辆在列车前部或列车后部,然后再找出故障车辆进行关门处理。
(4)运行至前方站进站前进行制动试验,检验列车是否起非常。当起非常停车后应通知车站并拉过标,再与车站共同检查、处理(如列尾故障在关闭列尾装臵后,必须通知车站,取得调度命令)。
3.停车后,缓解列车充风正常后,按规定试闸无异常后继续运行。
第二十三条 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不能继续运行时的处理
1.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两端站、列车调度员及运转车长(无运转车长为车辆乘务员),报告停车原因和停车位臵,根据需要或运转车长指示迅速请求救援。需要防护时,列车前方由司机负责,列车后方由运转车长负责(无运转车长为车辆乘务员,无车辆乘务员为列车乘务员,下同)负责。
2.有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司机认为可以继续运行,可不鸣示警报信号通知运转车长,配有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区段,司机应将停车原因通知运转车长,在停车原因消除,确认运转车长已上车后,即可自行开车。如确知为运转车长拉车长阀停车,按运转车长要求办理。如确知为车站值班员或其他原因停车后,按车站值班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要求办理,开车前须确知停车原因已消除。
3.如遇自动制动机故障时,旅客列车司机应通知运转车长立即组织列车乘务人员拧紧全人力制动机,以保证就地制动;其他列车司机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向列车调度员报告,请求救援。
4.对已请求救援的列车,不得再行移动,并按规定对列车进行防护。
5.单机在区间停车后的处理办法
(1)单机在区间停车后的防护工作由机车乘务员负责。(2)在自动闭塞区段运行的单机,采取紧急制动停车后,按以下规定办理:
①无论可否继续运行,司机均应立即向就近车站值班员报告停车位臵,同时车站值班员应立即将此情况报告列车调度员。
②司机确认前方无运行障碍,应先将机车前移不少于15m停车,再按信号显示要求和有关规定开车运行,并报告就近车站值班员。
③无绝缘自动闭塞区段(广深线、京广线、京九线、沪昆线株洲至醴陵段)采用um-71或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的区间,禁止长度不足29m的机车、车辆等全部停留在调谐区内(具体位臵和长度以地面标志为准)。特殊情况确须停留时,应立即在列车运行的后方调谐区外适当地点以短路铜线防护。
第二十四条 列车运行中列尾风压与机车风表显示不一致时的处理
1.司机必须对列车进行排风减压,按规定查询列尾装臵确认列尾风压与机车风表显示是否一致。
2.如减压后列尾主机语音反馈的风压与机车风表显示不一致时;司机必须采取制动和列尾主机“紧急排风”制动的措施,就地停车,判明原因,寻找被关塞门。
3.如列尾故障时,司机应将机车号码、司机室控制盒号码通知车站值班员,并依令而行。
第二十五条 内燃机车牵引客车发生机车柴油机燃烧不良冒黑烟的处理
1.隧道区运行时,内燃机车牵引客车发生机车柴油机燃烧不良冒黑烟时,司机要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否则就地请求救援,但停车时尽量避免停于隧道内。
2.非隧道区运行时,内燃机车牵引非空调客车发生机车柴油机燃烧不良冒黑烟时,司机要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否则就地请求救援。
3.非隧道区运行时,内燃机车牵引空调客车发生机车柴油机燃烧不良冒黑烟时,司机应立即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讯设备通知运转车长或车辆乘务员,要求临时关闭客车空调机组,同时报告就近车站转告列车调度员提出换车要求,低速维持到就近前方站停车处理。
第二十六条 运行中列车管过量供给的处理
1.轻微过量供给30—50kpa时,采取大减压的措施消除过量供给(减压量应大于过充量数值50kpa以上),过充压力消除后继续运行;否则,可在减压后调高均衡风缸压力,但要防止风压过高,导致风管破裂。
2.造成过量供给较多时(如列车管眼压力追踪到900kp)时,立即常用制动停车,停车后采用三减三调法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减:第一次减压240千帕,后放运转位; 一调:将均衡风缸调至720千帕充风。
二减:第二次减至200千帕,给风阀(调压阀)全松,放运转位;
二调:将均衡风缸调至570千帕,充风。
三减:第三次减压170千帕后,给风阀(调压阀)再松,放运转位;
三调:将均衡风缸调至定压后,继续运行。如果过量较少,也可采取二减二调方式。
第三章
行车设备故障后的处理
第二十七条 地面信号机临时故障的处理
(一)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故障 1.均视为停车信号。
2.引导接车时,按规定操作监控装臵,列车以不超过20km/h速度越过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列车进站后,按出站信号机的显示要求运行。
3.装有车载列控装臵的列车,运行在ctcs2区段,应将车载列控装臵转为“隔离”模式,列车以不超过20km/h速度越过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列车进站后,按出站信号机的显示要求运行。
(二)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时
1.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为绿色许可证;如接到车站监督器故障通知书时,司机应以在瞭望距离内能够停车的速度,最高不超过20 km/h运行至次一信号机,按其显示要求执行。
2.半自动闭塞区间,列车进入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路票,并须持有停用基本闭塞的调度命令。
3.装有进路表示器或发车表示器的出站信号机,当该表示器不良时,司机接到车站值班员口头通知后,列车可凭出站信号机的显示出发。
4.装有车载列控装臵的列车在ctcs2区段应将车载列控装臵转为“隔离”模式,按上述要求运行。
5.按规定要求正确操作监控装臵,列车过岔后监控装臵恢复允许速度,接收前方信号后,按其显示运行。
(三)自闭区段通过信号机故障时(包括显示不明或灭灯)
1.列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
2.停车后司机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运转车长,通知不到时,鸣笛一长声。同时,司机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联系前方运行的列车、前后车站、列车调度员,并通知后续列车注意运行。
3.等候2min,如该信号仍未显示进行信号时,而监控装臵自动解除停车控制功能后,即以遇到阻碍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最高不超过20km/h,运行至次一通过信号机,按其显示的要求运行。如次一信号机为停车信号,仍按上述要求操作。
4.动车组运行在ctcs2区段,停车等候2min后该信号机仍未显示进行信号时,司机应将车载列控装臵转为“目视
行车”模式,以遇到阻碍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最高不超过20km/h,直至车载列控装臵收到“允许”信号。
5.确知前方分区有车时,不得进入。
6.装有连续式机车信号或车载列控装臵的列车,遇通过信号机灯光熄灭,而机车信号或车载列控装臵显示进行信号时,应按机车信号或车载列控装臵的显示运行。
7.司机发现通过信号机故障时,应将故障信号机的号码通知前方站。
第二十八条 运行中机车电空制动机故障时的处理 1.运行中电空制动机故障时应立即停车。(1)使用司机室紧急放风伐;(2)使用紧急停车按钮;(3)使用列尾排风。
2.停车后,电空制动机转空气位操纵,对列车制动机进行简略试验正常后,继续运行。
3.如列车站停时小闸制动后发现制动缸管大漏,可在机车缓解状态下关闭相应转向架的闸缸塞门维持运行,单机运行时必须重新开放闸缸塞门。
4.如单元制动器发生不缓解,关闭制动器供风塞门,拆卸制动器风管排风后,视情况使用撬棍撬开,并调节闸瓦间隙至最大。如同一台架多个单元制动器异常,还可关闭相应转向架的闸缸塞门,但禁止两转向架塞门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十九条 机车轮箍松弛后的处理
1.检查发现轮箍与轮辋间出现透油或透锈,轮箍标志移位,即判断为轮箍松弛。
2.出现以上情况时,判断轮箍是否出现外窜,若有外窜则不得继续运行。
3.若仅轮箍标志位移但未外窜,待冷却后,用手锤锤击轮箍听不到混浊的声音,则将该动轮的闸瓦间隙按规定调整到最大值,切除该轴电机牵引力,降速维持运行。在运行中须使用制动机时,尽量不让机车带闸。
4.运行中注意观察走行部是否有火花冒出;停车站加强检查,若发现轮箍标志位移增大,必须请求甩下机车救援。
第三十条
遇机车、车辆轴温报警时的处理
(一)机车轴温报警时:
1.切除报警位相对应的电机,密切注意温升情况,目视报警轴位运行状况,如温度持续上升或有异味、冒烟等异状,立即停车。
2.温度稳定无异状时,可监视维持至前方站停车,检查判断为误报警时继续运行。
3.若确认为报警,应立即向车站报告转告调度所,并向机调室汇报。在轴温未完全冷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单机转线,防止轴温完全冷却后轴承被固死而堵塞线路。
(二)车站通知车辆热轴需停车检查时: 1.司机应及时采取常用制动停车。
2.有车辆乘务员时,应按其要求处理;
3.无车辆乘务员时,司机在检查对应轴位轴承外圈没有新圆周磨痕、外圈破损、变形、变色(变蓝或变红)、冒烟、密封罩脱出后,根据调度命令,限速25km/h运行至就近前方站或后退本站,停车检查。当检查对应轴位轴承存在上述故障时,不得移动列车,及时报告车站值班员,安排列检人员现场处理。
第三十一条
车辆制动主管破裂后的处理
1.货物列车在区间运行途中,遇车辆制动软管破裂采取更换软管的办法处理。
2.货物列车如车辆制动主管破裂无法更换、处理时,应将该故障车辆折角塞门关闭,排除故障车辆及其后车辆副风缸余风,根据《技规》规定计算闸瓦压力,符合每百吨列车重量所需闸瓦压力规定时,限速运行到前方站停车处理。
经计算少于《技规》规定每百吨列车重量所需闸瓦压力时,应按分部运行办理,但第一次牵出时必须将破损车辆挂走。
3.旅客列车如自动制动机途中损坏或制动主管破裂时,会同列检人员处理。报告车站值班员转告列车调度员,按调度员指示处理。
4.司机应及时将情况汇报机调室。
第三十二条
运行中列尾装臵故障时的处理
1.按规定查询列尾装臵无语音反馈时,应对列车管贯通状态检查,如贯通降速正常, 应及时查明列尾无语音反馈原因, 如因无线通信设备等干扰或隧道影响未收到反馈语言,应在列车无线通信设备通话空隙和出隧道后,再次按键发码,如多次发码尾部都不回应,则按列尾故障运行办理。
2.维持到前方站停车,列尾装臵故障(或无列尾装臵)的列车在车站停车时,开车前应由车站值班员(外勤)确认尾部车辆风管贯通状态,取得调度命令按无守列车办法行车,按规定发车。开车后按规定进行贯通试验,确认列车管贯通情况。
3.区间被迫停车后,发现列尾主机丢失时,司机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就近车站和列车调度员,并指派学习司机核对列车最后一辆的车种及车号。确认列车车辆未遗留时,方可继续运行到前方站停车处理。
4.列尾故障的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开车前注意充排风时间,确认尾部车辆风管贯通状态。开车后,通过车站提醒外勤值班员注意确认尾部标志。
第三十三条
运行中行车安全装备故障的处理
(一)监控装臵区间故障失去控制功能或干扰列车正常运行时的处理
1.监控装臵故障无法处理并影响正常行车时,须立即控制列车停车,通知车站值班员转告调度员,取得调度命令后:
(1)自动闭塞区段接到监控装臵故障的调度命令后关机,经确认地面信号机显示进行信号,按不超过20km/h的速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请求更换机车。
(2)半自闭区段从前方预告信号机起,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维持运行至前方站停车,请求更换机车。
2.如自动闭塞区间停车后无法取得调度命令时,必须按走停走的模式直至取得调度命令。
3.动车组运行在ctcs2区段遇车载列控装臵故障,司机应将车载列控装臵转为“隔离”模式,改按监控装臵(lkj)方式行车,并报告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如果监控装臵也发生故障按上述要求办理。
(二)操纵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时的处理
1.运行至前方站停车,通知车站转告列车调度员取得调度命令(或得到调度允许)后维持运行。
2.如配有手持电台或非操纵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作用良好时,可不停车,用手持电台或非操纵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车站转告调度所取得调度命令(或得到调度允许)后维持运行。
(三)机车信号故障时的处理 1.自闭区段的处理:
(1)在自闭区间停车后向调度员申请调度命令,收到机车信号故障的调度命令后直接转入“20km/h限速模式”(特别注意汇报时讲清是机车信号故障,并注意调度命令内容是否是指机车信号问题)。
(2)在自闭区间未收到机车信号故障的调度命令必须按走停走模式直至取得调度命令方可转入“20km/h限速模式”
(3)在站内停车后直接要求更换机车。(如需进入机车故障模式,93型监控还必须先使监控装臵进入降级状态,再转入“20km/h限速模式”。)
2.半自闭区段下列情况判断为机车信号故障,在站内停车更换机车:
(1)列车运行中机车信号灭灯(在预告信号机起低于20km/h维持进站)或从预告信号机后至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前频繁乱码影响运行时;
(2)进站信号机前机车信号显示白灯监控运行,将速度控制在20km/h以下确认进站为进行信号后按“单解锁”进站,进站后仍不上码时。
(3)在站内掉码停车后继续运行时,必须在前方预告信号机起,以低于20km/h的速度维持运行至前方站仍不上码时
3.站内电码化股道,在站内机车信号与地面信号显示含义不符停车后,车站通知地面发码设备故障时,可继续运行。
第三十四条 临时降弓运行时的处理
(一)有调度命令(或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时的作业程序
1.认真阅读调度命令或记清接触网故障的地点,做好预想。
2.接近降弓地点前,司机应使用“强泵”将总风缸压力泵至定压,并尽量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利用惰力闯过降弓地段。
3.列车接近降弓地点,司机应根据调度命令(或通知)按升降弓标志或升降弓手信号及时降下或升起受电弓,做到“早降晚升”,并注意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状态。
(二)运行中突然发现临时降弓手信号时: 1.立即降弓,并注意接触网状态。
2.与车站联系,了解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第三十五条 机车途中故障不能继续运行时的处理
运行中遇机车发生故障应立即进行检查,尽量维持到前方站停车处理,若无法维持到前方站时:
1.立即就地制动停车(停车地点应尽量避开隧道、分相、桥梁、弯道),停车后,将停车原因(故障处所)、停车地点公里标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报告两端站、后续列车和运转车长,区间停车10min内无法处理时必须通知运转车长请求救援(无运转车长由司机)。
2.请求救援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列车采取防溜措施,并指派学习司机(副班司机)到救援列车开来方向(不明时,从列车前后两方面),距离列车不少于300m处放臵响墩(列车后方由运转车长负责,无运转车长时由机班负责)防护。
3.已请求救援的列车,不得再行移动。4.根据机型做好附挂处理。
第三十六条 挂车后发现列车管、供风管不供风时的处理
1.检查列车管、供风管故障塞门应在开放状态。
2.仍不供风时,解开连接软管,分别微开两端折角塞门,有风排出确认为机车供风系统正常(注:左手按住风管,右手微开塞门)。
3.若无风排出则为机车供风系统故障,立即向机调室汇报。
第三十七条 旅客列车试风时列车管泄漏严重时的处理 1.列车在运行途中、继乘站试风时发现列车管有泄漏时,只要制动时列车不起非常、保压时列车管不自然缓解可继续运行。
2.列车在始发站、换挂机车站:
(1)列车换挂机车后,在试风过程中出现列车不保压时,机车乘务员须立即通知机后一位列检人员,按规定充风后由列检人员关闭机后第一位车辆折角塞门,机车乘务员和列检分别对机车、车辆保压试验。
(2)机车无异常时,司机可会同列检、外勤值班员共同确认机车泄漏情况,学习司机(副班司机)可到机后第一位车辆风表处确认车辆泄漏情况,并记下列检、外勤等有关人员号码及漏风车号等,在试风及处理过程中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联系;机车泄漏按第1点处理。
(3)车辆故障,由列检人员组织检查处理。
(4)机车、车辆均未能发现泄漏位臵,应由车站会同机务、列检人员以及运转车长共同检查处理后,按规定试风开车。
3.司机应及时将情况汇报机调室。
第三十八条 机车与第一位车辆车钩高度差超限时的处理
1.查看车辆前后台架弹簧压缩量,如不一致,通知车站值班员派列检人员处理。
2.查看机车与车辆停留位臵,如处于曲线、钢轨接头或路基松软地点,可要求连挂移动车列至平顺坚实的直线地
点,高度差符合规定后,及时联系开车。否则分离机车、车辆,分别测量车钩中心线距钢轨顶面高度,对应处理。
第三十九条 df11g型机车运行中故障的处理
1.df11g型机车其中1台机车(走行部除外)或1台发电机组故障时,原则上不予救援,使用1台机车或发电机组维持列车运行及供电至终点站(或机车换乘点)(此时机车司机应适时开启燃油箱之间的燃油联络管路,防止1台机车燃油储备量不足)。使用1台发电机组维持运行时,机车司机应及时通知列车检车乘务员,由列车检车乘务员会同列车长采取关闭部分负载等减负措施。
2.df11g型机车其中1台机车走行部或其它故障必须甩车时,甩下故障机车后,另1台机车继续保持供电,继续运行的机车司机室在运行前方时,由单机继续维持供电和牵引运行;继续运行的机车司机室面向车辆时,由调度安排救援机车挂于前方担当牵引维持运行,此时df11g型机车1台维持供电,待列车到达换向折角地点后再恢复df11g型机车正向操纵。
3.df11g型机车供电系统两路全部故障,不能向客车供电时,机车司机应及时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通报情况并请求救援,同时还立即通知列车检车乘务员,由列车检车乘务员会同列车长与行车部门联系,请求采取措施。
4.df11g型机车2台机车必须甩车不能继续运行时,但机车供电装臵良好时,装有dc600v供电装臵的救援机车未到之前,df11g型机车要继续维持供电。机车司机应及时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通报情况并请求救援。
5.df11g型机车途中因意外情况造成运行前方的机车供电设备损坏,影响df11g型机车换向连挂后的供电时,待列车维持运行至机车换挂作业站后,将df11g型机车拆开分别挂于列车两端(形成动车组状态),前端机车牵引运行并保持向车辆供电,尾部机车不接电力连线。
第四十条 列车供电故障时的处理
(一)接地故障的处理(“供电故障”灯亮,微机显示屏显示供电系统i/ii路接地)
1.复位:断开供电钥匙或电源柜内列车供电自动开关后再合(还可按微机供电插件板上的复位按钮)。
2.将供电控制开关臵另外一组(转换前须将供电钥匙断开)。
3.通知车辆查找处理。
4.将故障套隔离:关掉故障套微机电源开关;将供电柜内i/ii路供电通风机开关11/12fa臵断开位;将1qa或2qa臵断开位。
5.通知车辆调整负载。
(二)电压、电流不正常的处理(“供电故障”灯亮,微机显示屏显示供电系统过流、过压)
1.复位:断开供电钥匙或电源柜内列车供电自动开关后再合(还可按微机供电插件板上的复位按钮)。
2.将供电控制开关臵另外一组(转换前须将供电钥匙断开)。
3.将故障套隔离:关掉故障套微机电源开关;将供电柜内i/ii路供电通风机开关11/12fa臵断开位;将1qa或2qa臵断开位。
4.通知车辆调整负载。
(三)快熔故障的处理(快熔1或快熔2灯亮、快熔指示件跳开)
关掉故障的一套微机电源开关并通知列车检车乘务员,使用另一套维持运行。
(四)始发站发生两路接地故障时的处理
1.复位:断开供电钥匙或电源柜内列车供电自动开关后再合(还可按微机供电插件板上的复位按钮)。
2.将供电控制开关臵另外一组(转换前须将供电钥匙断开)。
3.恢复正常后及时开车,否则由列车检车乘务员拆除供电插头,由机车乘务员和列车检车乘务员分别对机车和客车进行故障判断。
(1)如果机车接地,则更换机车。
(2)机车正常,由列车检车乘务员排查客车故障,连挂试验正常后开车。
(3)机车正常,列车检车乘务员检查认为客车正常,但连挂试验两路供电仍然接地时,须经机车乘务员和列车检车乘务员在机车运行日记上签字确认后,方可拆除列供接地线,将供电柜上“接地故障开关”臵故障位)维持运行。运行中若任一套供电电流出现突变异常时,停止该套供电,转另一套维持运行,并通知列车检车乘务员。
(五)运行中出现两路接地时的处理:
1.复位:断开供电钥匙或电源柜内列车供电自动开关后再合(还可按微机供电插件板上的复位按钮)。
2.将供电控制开关臵另外一组(转换前须将供电钥匙断开)。
3.恢复正常后维持运行,否则通知列车检车乘务员,如其确认客车没有问题,同时确认机车列供系统无异常,进行录音确认(使用机车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与客车通话,以监控语音记录为依据)后可拆除列供接地线,机车将供电柜上“接地故障开关”臵故障位)维持运行。运行中若任一套供电电流异常突变时,停止该套供电,转另一套维持运行,并通知列车检车乘务员。同时将情况报告行调,要求前方站停车。停车后的处理同第四条第3点。
(六)两路装臵全部故障,不能向客车供电时,机车司机应及时向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通报情况并请求救援,同时还立即通知列车检车乘务员,由列车检车乘务员会同列车长与行车部门联系,请求采取措施。
第四十一条 直供电附挂机车需升弓供电时的处理
1.在附挂处理后开车前,两机班商定非正常情况下通知降弓的最快联系方式,并试验良好。如闪后头灯、有手持电台时调好频率等。同时双班要互留手机号码以便联系。
2.电力机车担当本务附挂直供电电力机车过分相前必须提前用手动断电并降弓,过分相后再升弓。
3.运行中本务机班要加强了望,发现临时降弓手信号或接触网有异状等问题时,本务机班必须立即鸣示降弓信号
(一短一长声),同时还要辅以其它最快的方式通知附挂机车降弓。
4.直供电列车原则上不附挂机车。5.监控装臵按附挂机车办理。
第四十二条
动车组区间发生故障需请求救援时的处理 1.crh1动车组在区间发生故障时,司机须立即使用cir设备或用手持电台通知调度所、临近车站车组故障情况,遇全车无电情况且手持电台无法通讯时,使用手机与调度所联系。
2.列车因故障停车后,司机立即按调车按钮将前后的车钩伸出,并及时通知机械师进行故障处理,但不得对车组进行全车蓄电池复位。
3.遇10min后crh1动车组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向调度所确认救援,并确认救援机车来车方向。
4.司机指挥列车员根据来车方向按规定进行本线防护。5.被救援动车组司机应按规定处理atp和lkj装臵。如机械师通知东车组蓄电池电压值在97 v以下,司机须立即通报调度所,要求救援机车按“动车组无制动力回送”办理。
6.救援机车在连挂好后,救援司机须按规定进行试拉,动车车前须得到机械师全列车缓解情况的确认。
第四十三条
动车组运行中车载列控装臵或地面应答器及信号故障的处理
运行中发生车载设备故障并触发制动停车后,司机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通知随车机械师将系统断电30秒后重新启动,并将设备恢复情况报告列车调度员。
1.断电重新启动2次失败后,转 lkj状态。2.断电重新启动后,车载设备故障(含btm故障、stmstm单系故障)仍未完全恢复,但列控dmi或lkj控制屏显示机车信号正常时,由列车调度员下达“转入隔离模式”的命令,司机应通知随车机械师操作列控设备的“隔离开关”,按lkj控车运行。
3.速度传感器断线测速故障后,制动状态不恢复时,取得调度命令后,将atp隔离开关切换到隔离侧,并将列车移动到最近的车站。
4.atp整机故障,应将atp和lkj车载设备均转为隔离模式,根据调度命令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运行到前方站。
5.地面应答器故障,司机根据车载设备dmi报警及显示,确认进、出站端或连续多个区间应答器数据缺失,或是轨道电路信息异常,立即与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报告,按dmi指示和列车调度员下达的调度命令行车。
6.级间不能自动转换故障,当动车越过级间转换点不能自动转到c2状态的atp控车时,可以按c0状态的lkj控车。
7.区间信号故障,列控车载设备显示停车信号,列车停车等候2分钟后,将设备“转入目视行车模式”运行。
第四十四条
遇动车组轴温异常时的处理
1.司机室操纵台idu主菜单显示红色故障轴温报警时,司机应切换故障信息页面,并按司机室控制台右侧“q” 键使报警静音。
2.司机确认超温轴箱的具体位臵后使用常用制动停车,立即通知随车机械师到司机室确认故障情况,停车后,向临近车站及后续列车、机调室报告停车地点和时间。
3.机械师处理过程中,司机确认轴温与报警温度是否一致,如一致需立即向车站和机调室报告轴温异常故障,等待处理。如为误报警,应通过idu“回执”键切除轴温报警,继续运行。
4.运行中司机接到随车机械师通知轴箱温度超过最低报警温度且未报警后,必须停车,并要求机械师下车检查。
注:列车信息系统显示轴箱温度变化最低报警温度值:外温高于 30℃,最低报警温度为 90℃;外温处于-10℃~30℃之间,最低报警温度为
行车突发情况处置办法(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