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素描校本课程教材 素描基础课程大纲(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281

素描校本课程教材 素描基础课程大纲篇一

新课程标准美术校本课程

——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彩画

学 科:

素描

编 者:

周丽凤、胡海林

目 录

第一章 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 第二章 素描静物教学教案„„„„„„„„„„„„„„ 第三章 素描头像教学教案„„„„„„„„„„„„„„ 第四章 水粉画教学教案„„„„„„„„„„„„„„„ 第一章

一、教学目的:

素描几何模型教学教案

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三、知识要点 1.观察方法:

“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素描大师揭示了这个观念问题,即素描不是再现形体,而是表现形体,表现对形体的看法,是代表着作者对物象的观察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

(1)概括地观察:把复杂的物象概括在简单的几何形里,把不规则的边线概括成直线,感受物象的整体大形。

(2)立体地观察:素描是一种造型艺术,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或多维的立体形象,正确分析立体物象的边线透视方向,表现在平面上时要理解其中的空间关系。

(3)联系地观察:每组物象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都有着内在的联系,物体相邻近的边线,对应的边线都需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才能分辨,比较就是联系地看。只有反复地比较才能准确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2.透视原理:

(1)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投影透视,4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

(2)强调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它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统称为“五调”。

3.写生中物体的分解

当看到组合石膏几何体的时候,我们须把这个组合体分解一下,如圆锥组合几何体我们把它分解成圆锥和圆柱这两个几何体来画,四棱锥组合体把它分解成四棱锥和长方体来画,等等。这样有助于我们把复杂的形体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画准每个几何体。

四、插入视频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

例如:一组石膏几何体写生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把握好整体构图,包括比例,特征还需要经常退远看。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及大体明暗,一般来说就是先找明暗交界线,然后画出背光面。

3.深入阶段是一幅用时最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方面把塑造全面推向具体化,另一方面要画出丰富明暗调子,使整个画面具有旋律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画所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还要画出对象的质感以及对象所处空间。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

六、课题作业

1.简单几何形体单个及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2--4张 学时:6--10学时 2.单体自然物象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1--2张 学时:6--12学时

七、优秀作品赏析

素描静物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这个重要画种的发展。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等等。使学生透彻的理解本门课程的具体含义,为接下来的素描静物实践训练作理论指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介绍素描的含义。2.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3.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作业练习实践法、直观演示法(画稿示范、作品赏析)。

第一部分 素描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

(一)何谓素描

1.素描(drawing),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2.用线条描写或单色、不加彩色的绘画。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绘画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3.素描是对物体用黑白灰三色将物体的亮面,阴影,投影画出来。在二维平面的纸上,勾勒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物体。

(二)素描的重要性

1.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2.素描是其它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3.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为复制或摹写的基础,但以它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特的。虽然各种艺术不一定都要先绘出素描稿,但素描却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

(三)素描工具

1.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铅笔、钢笔、炭笔、毛笔等。

2.素描作品尺寸与工具有很大关系:大幅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铅笔适合较小尺寸绘画;而钢笔画的作品尺寸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四)素描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构图完整,画面没有凌乱的感觉,同时形体要准确。2.基本色调要准确到位,这里的色调包括光影和物体的固有色。

3.要注意物体质感和份量感的表现。质感即物质感,就是物体材料的属性,比如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是金属的,玻璃的,还是陶瓷的等等;份量感就是物体在视觉上产生的重量,而不是物体本身的重量。

4.空间感的塑造是绘画的重点。空间感就是说整个画面的深度,这就包括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视觉距离,物体和背景的视觉距离。

(五)素描经常出现的几个错误

1.“灰”:画面发灰就是指在塑造明暗时没有把黑白色调拉开,“黑的不黑、白的不白”,用一种色调或相近的色调画了所有的物体,就容易出现灰的状况。

2.“花”:发花的原因是所有的物体在刻画的时候,都用了很深和很浅的同样色调去表现,缺乏过度的中间色调,只单个描绘物体,没考虑物体之间的明暗差异,或者该虚的暗部没有“藏”起来。

3.“脏”:脏往往是因为在修改的过程中,遗留下来不干净的色块和色斑,没有统一到全幅画面的整体中去。

4.“腻”:腻的主要原因是在刻画过程中对素描的“黑白灰三大关系”、明暗交界线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表现出来这些素描的要素。

(六)常用的素描用语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沉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体在量或尺寸方面的关系。3.构图:各部分物体在画面之中的协调安排。

4.线条:描述前进或后退的形状之变化方面的一条或多条断续线或连续线。5.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在素描静物中,可以简单理解为“物体中凸起来或凹下去的地方”。6.三大关系:又称“三大面”,黑、白、灰

7.五大调子: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8.立体感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特质。

第二部分 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一)素描习作方法与步骤的理论阐述

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打轮廓、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

1.观察

首先应该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几乎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一点。而许多初学画的同学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样认为画的成败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毛病。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结果。

因此,在素描习作中就不仅仅是要求训练具有自如的动手绘画功夫和准确敏锐的眼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训练有素的整体意识——整体的观察方法。整体的观察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素描习作练习所要表现的对象整体面貌有一个全面的感受认识。

2.构图

当我们把观察对象感受转换为具象画面时,就需要通过构图在素描纸上将它们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恰当的布局安排组合。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上下左右(或三角形构图法)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你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大形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或者三个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或上左右三点),用笔轻淡笔触长直线构图确定下来。

3.打轮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形,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直线,概括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为了能更好的捕捉到正确的大形,有时可以借助类似几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认识把握,使你能单纯的看到并画出对象整个形体的最基本特征,例如确定出对象的基本形是由呈什么形状的:是圆的、方的、三角规则还是不规则的等等什么形构成的,它的大动态又是如何的等等。在大的基本形体、比例、动态关系确定出来以后,一定要将画面放置到远处进行检查修改,力争做到生动准确。

4.塑造大关系 整体地铺设大的黑白灰素描关系,把全幅画面当成一个整体,所有物体的所有暗部,进行铺绘,并有区别的画出最黑(如最黑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次黑、深灰、浅灰„等层次。对于初学者来说,忌讳单个物体进行局部刻画,要养成整体观察和把握整组静物的习惯。

5.深入刻划

在这个阶段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是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深人;第二是怎样深入。

“画眼”和“最精彩的部分”,是深入刻画时,重点刻画和深入的入手点。从整体感受中获得的最突出、清晰、对比强烈,一下子就抓住并跳人你眼帘进人视觉,使你产生强烈表现欲望的部位开始,让这一个或者几个部位成为整幅画面的“领头羊”,刻画走在前边,其它次重点部位依次展开来。

深入刻划的过程,不仅是要求将塑造大关系时,表现出的概括的体面关系,逐渐由各种形状细小的转折体面来衔接过渡,使相对简单的形体本身与相互之间的来龙去脉关系丰富具体化;同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来描绘表现出对象特有的气质性格、质感、份量感、光感与空间感。

6.整理完成

整理完成的过程也就是调整大关系的阶段,它是我们进行素描习作的最后一个程序。

在前边作画的过程中,尽管我们也不断地强调整体意识,但因为每个过程中有其具体地重点倾向和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深入刻画阶段,由于能更好更具体详细地塑造出对象,理解分析的因素自然比较多,所以难免会暴露出顾此失彼或影响整体感的问题和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素描完成前对整个画面做一次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检查与调整。

首先,为了保证有清理的头脑和良好敏锐的感觉以便顺利地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最好能暂时离开画面几分钟到室外看看远处.放松一下大脑并使眼睛得到休息.。因为长时间地观察.理解分析与作画会使感觉和思维判断能力因疲劳而迟钝麻木,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是很难发现问题而进行调整工作的。

(二)素描习作写生的具体步骤

1.《有倒着的罐子的静物》写生步骤过程

过程步骤一:观察

过程步骤二:构图和打轮廓

过程步骤三:塑造黑白灰大关系

过程步骤四:深入刻画

过程步骤五:调整完成与原实物比较图2.《有玻璃杯的静物》素描写生步骤图

3.《衬布上的苹果》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

4.单个静物(苹果)的画法

5.素描静物的构图

6.视频: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见附件)

(三)实践写生或作业布置

1.课堂完成一幅素描静物写生作品。要求如下:

造型准确,刻画生动、深入,黑白灰关系明确响亮;时间为6课时;纸张大小为4k素描纸。

2.分组讨论法,谈一谈:如何解决素描绘画中的“灰”、“花”、“脏”、“腻”的问题。第三部分 素描静物示例范画 1.素描静物一

2.素描静物二

3.有香蕉的静物

4.水壶和苹果

5.有罐子的静物

6.有砂锅的静物

7.有玻璃杯的静物

8.砂锅和盘子

9.有香炉的静物(结构素描)

10.素描静物三

11.有不锈钢锅的静物

12.有高脚杯的静物

13.有水壶的静物

14.有篮子的静物

15.素描静物四 14.有八个瓶罐的静物

15.有水果刀的静物

16.素描静物五

17.有铜喇叭的静物

18.素描静物六

19.有向日葵花头的静物

20.有铜火锅的静物

21.有石膏像的静物

第三章 素描头像教学教案

头像(男老、女老、以男青、女青为主)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运用较好的观察方法,并通过对头部结构关系、明暗关系地理解归纳,从而能准确恰当地描绘对象的形和调子关系。

一、头骨、肌肉结构训练(一周时间):强调对结构的理解、记忆、熟练掌握(解决结构盲点)。

讲座安排:

1)头骨、肌肉结构的特点(比例、形状特征、位置点的把握)。2)头骨、肌肉结构之间的联系。3)与真人头像结构的联系。

4)与静物描绘的联系(结构、调子的规律性)。训练方式、内容:

1)头骨写生(局部、整体结构的理解、描绘)。结合讲座,约一个半小时。2)头骨默写(根据真人半默写、全默写)。

3)肌肉结构写生(局部、整体结构的理解、描绘)。结合讲座,约一个小时。

4)在头骨上加肌肉训练(默写)。

二、头像训练:强调对各结构特点的深入理解,强调结构的准确性,调子的有序、合理把握。

训练方式、内容: 1)结构训练

强调对头像结构的完整理解把握,面与面转折的连贯衔接,以及对头像结构的关键处的归纳、选择。约两到三张作业。

此处安排示范讲座,用以提高对头像的结构构成规律的认识。详细讲解头部五官及其它部分的结构关系特点、透视关系。约三个小时。

2)调子训练(明暗关系)

强调结构和调子的严密结合,能主动归纳出画面的调子属性(高、中、低调)使画面调子关系秩序化、整体化。约三张作业。此处安排示范讲座,讲解调子和结构的规律,头像整体的调子特点,局部结构的调子特点。与静物联系。

3)步骤训练

强调按作画五个步骤的方法严格进行(1观察、2构图造型、3抓结构关系画大的调子关系、4塑造、5整体调整)。注意各个步骤之间的连贯转换。约一星期。

按步骤内容安排五个针对性讲座: a.如何观察把握头像。b.如何构图 造型

c.如何抓结构关系 画大的调子关系 d.如何塑造 e.如何进行整体调整 总体结合对静物的认知。

素描头像容易出现的问题

素描头像教学一直是整个素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有衔接几何石膏、静物素描的作用,又是半身带手与全身人像基础。因而,教好它与学好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就高考美术而言,素描头像是我们每年经常碰到的考题。相对于半身带手、全身人物像,它是简单得多;但尽管如此能够切切实实画好的为数仍然不多,而存在的问题倒是方方面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的基本形特征” 总是把握不住。主要表现在把方形头画成长形头,把瘦形脸画成胖形脸,把女人形画成男人形,把青年形画成老年形„„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两眼的视线不统一,观察头像不整体,其距离画得过宽必然会拉宽脸部基本形,过窄脸部的基本形就会变瘦。2.五官画得过小,脸部就会挤成一团,造成脸部臃肿;五官过大,脸就会相对变小,从而使得它容不下五官,因此,头像也就变成了畸形。3.当眼睛移动向右时画左眼,移动向左时画右眼,画出来的两眼必然不会在同一视线上„„

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1.调整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看形不看线,显然有的人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只是看形的边缘变化而不看形的大特征。2.看形要花时间去比较线,找出大小、长短不一的正确比例关系。3.固定焦点透视的变化,观察形体时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位置。比如,画头像时自己位置的左右移动,就可能导致画面中鼻子、嘴、眼睛的方向与头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这些毛病的出现都是因为画者作画时没有注意到形体整体关系与透视变化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绘画进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基本形不准时,我们就应该马上停下来,从画面整体性把握的角度,来认真思考,反复分析基本形大动态的变化,以及形体整体调子的轻重变化。

二、“花”与 “乱”的缺点在画面中表现也很突出。它们是指画面形象上所出现的许多黑白相间花斑,好像水面上的浮光掠影,要么暗面到处都是光亮区域,要么亮面到处都是黑斑区域,让人感觉形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异常凌乱。产生花、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是由于过于刻画局部而没有顾及到其它部位的相互关联造成的,东一块西一块杂乱无章。2.是由于铺调子的色度不够均匀,第一层色度画不均匀,用线过于凌乱;再加上第二层色度也画得不均匀,线条还没有第一层重,这种不均匀的色度

2023年素描校本课程教材 素描基础课程大纲(5篇)

素描校本课程教材 素描基础课程大纲篇一新课程标准美术校本课程——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彩画学 科:素描编 者:周丽凤、胡海林目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